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
发布: 7:00am 07/09/2020

【看不见的距离/01】疫情之下,我们的距离何止一公尺

作者: 白慧琪、图:受访者提供

一公尺有多长?喏,(双手张开)那样长。或者,像儿童书桌那样高,约客厅大门那样宽,约一把吉他那样长,约单人床褥那样宽……冠状病毒病(Covid-19)全球大流行后,一公尺是公共场所中人与人之间的(安全?礼貌?法定?)距离。

ADVERTISEMENT

2020年,“保持距离”成了全人类务必遵守的行为。这段至少1公尺的长度模拟了我们交谈时口水、喷嚏飞溅的距离,相隔1公尺能避免新型冠状病毒乘着飞沫降落到他人身上,传播开来。

于是,生活充斥了粘黏在地面上的粗胶带和张贴在各处的海报,都在提醒着“距离!距离!”那些看不见,没提醒的“距离”呢?

近午,吉隆坡半山芭车多、人多,热闹。还有一份热来自太阳直射,头皮、肌肤吸收后再从鼻子呼出打在口罩里闷出蒸气,难耐。半山芭综合商业广场(ICC Pudu)大门的排队人龙伸了出来,街道双层停车依旧严重,对比起5月份那两周的半加强行动管制期,社区元气算是复原不少了。

张先生戴着口罩站在街口等朋友喝茶,想到一会儿到咖啡店又要写名字,不免觉得有些麻烦。不只咖啡店,去百货公司、商场,每去一处都要量体温、写名字和洗手消毒……

“如果查到没有写名字啊,要被罚1000块(令吉)啊!”这82岁的老人家不忘提醒,“一定要写全名!那些咖啡店的人教的。”他记得清楚,不登记名字会被罚款,还说智能手机都不只1000令吉,“都没钱买手机了,还要被罚款?”

他没有智能手机,无法用MySejahtera扫描店家的QR码。人生中第三支手机摆在胸前口袋中,是新版的诺基亚3310。“我老家伙用普通的,能打电话就好啦。”

张先生自称老家伙,用普通的手机,能打电话就好。
张先生自称老家伙,用普通的手机,能打电话就好。
张先生人生第三支手机,新版诺基亚3310。
张先生人生第三支手机,新版诺基亚3310。

78岁的杨先生不一样,知道登记名字或扫描登入的用意,“如果有人中病(冠病)的话,就可以找到接触过的人。”他智能手机里的MySejahtera应用程式是孩子帮忙设定的,却没什么使用。“他们scan(扫描)了我就跟着一起进去啰。”

“不方便用啊……”杨先生把智能手机收好放回包包里。智能手机比较像是他用来看新闻的工具,并没有申请行动数据配套,回到家才连上无线网络。他还有另外两支旧式手机,打电话接电话就够用了,而且签订不同电信公司,总不会收不到讯号了吧。

半山芭区长者不少,武吉免登区国会议员政治秘书李明康观察到,出入商店时手写登记名字的人居多。一开始,很多人也不太明白登记的用意是方便追踪曾与确诊者接触的人,所以都随便填写,姓名不完整。也许前阵子警察突击检查,不少民众吓到了,实名登记情况才有所改善。

李明康记得,MySejahtera登记制启用至今,只有两三家商家因为家里没年轻人帮忙,而到国会议员服务处求助设定,打印出QR码。

梁女士(62岁)是家有儿女帮忙的,把QR码打印出来放在店门口,也放一本簿子在旁,让顾客自行选择何种登记方式。过了设定这一道坎,使用就不是问题了。“Scan不会麻烦啦,一直以来都有用(智能)手机,不会难啦。”她对智能手机不陌生,平时到商店、巴刹都是自己扫描登入。

林老板与太太在半山芭卖鸡饭,曾遇打死不登记姓名的食客。
林老板与太太在半山芭卖鸡饭,曾遇打死不登记姓名的食客。

鸡饭档口前摆好登记簿子、QR码、体温计和消毒洗手液。
鸡饭档口前摆好登记簿子、QR码、体温计和消毒洗手液。


手机登记,长者嫌麻烦不用

可就是有固执的人,死都不肯扫描登入或登记名字。卖鸡饭的林老板说到这就生气,某个五十多岁的食客好几次来都不要登记名字。林老板知道,万一警察突击检查,有食客没登记可是要罚款的,反问食客若不要登记不如打包?那食客不知神气什么反呛:“不吃你这家,我去下一家吃啦!”到底最后鸡饭有没有吃成,林老板也不知道,他才没空跟着对方去下一档查看。

7月31日起,政府透过电子钱包发放50令吉ePenjana消费金额。那就得备有一支智能手机,下载电子钱包和注册MySejahtera。柔佛北干那那区州议员杨敦祥这两周忙着在咖啡店或马来档口摆临时柜台,协助长者处理这事。

“可以用孙子的手机安装(应用程式),然后买炸鸡给他们吃,还有回扣。”杨敦祥有时这样劝说长者。很多老人家没有智能手机,或嫌使用麻烦,因此既没有MySejahtera也没有电子钱包。

再加上北干那那是小镇,只有一家霸级市场、油站和快餐店接受电子钱包付费,一般商家并不普遍使用。ePenjana有它的“推动力”,推着长者去申请电子钱包和MySejahtera。但到头来,大部分人还是习惯手写登记名字。

杨敦祥偶尔经过镇上咖啡店,发现不到半天,登记簿子就填满姓名和电话。他问过一些长者,都觉得打开手机按来按去很麻烦,写字更快。也是,很多长者的手机只用来划脸书和打电话。“可是写会不会比较不卫生呢?一支笔那么多人用过……”

林老板至今用了几本登记簿子。
林老板至今用了几本登记簿子。

杨敦祥近来在咖啡店设流动柜台,帮长者设置MySejahtera和电子钱包。
杨敦祥近来在咖啡店设流动柜台,帮长者设置MySejahtera和电子钱包。


小记/人与人vs人与科技的距离

哈,好像把长者说得只会向“钱”看,只有罚款和援助金才能让他们乖乖听话,该记名时记名,又或勇于向科技再踏前一步。

“没有智能手机,那就手写吧!”这话没错,眼前最棘手的问题似乎解决了。可细想,这话立基于科技、网络便利和掌握能力,甚至还有资讯理解和分辨能力。远离都市的乡镇,也许网络设施基础设施都备不齐,长者可能还搞不清楚防疫措施,就被当作鸭子赶上架。最后,只好靠“威逼”(罚款)和“利诱”(援助金或回扣)让他们赶紧适应新常态。

回过头,你是否会拉近距离,向身边的长者多解释几句呢?

3月份实施行管令初期景象。
3月份实施行管令初期景象。

从社交距离谈起……

“社交距离”或“Social Distancing”,至少在2020年上半年充斥我们的生活。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划手机,都重复听到或看到这些字眼。冠状病毒病肆虐下,人人必须保持至少1公尺距离、戴口罩和勤洗手,我们更习惯把这3件事合称“SOP”。

7月31日,卫生部通过推特宣布“社交距离”改称为“物理距离”(Physical Distancing,也译作“身体距离”)。其实,早在3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学家范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就提倡以“物理距离”代称。她说,“保持物理距离以免病毒传染,是非常必要的。但,这不代表我们要与亲爱的家人朋友断绝社交联系。”

“现代科技进步到,就算我们的身处在不同空间,也能用很多方式保持联系。”范科霍芙说,“不说‘社交距离’是因为我们仍保持联系。”说来,是一种身离心不离的概念,我们身体不能太靠近,但情感交流还必要的,在这艰难时刻心灵还能保持健康。

说到“社交距离’,这原是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T. Hall)提出“人际距离学”(Proxemics)的其中一项。其他还包括公共距离(Public Distance)、个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及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

霍尔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表现了彼此的关系。你我一定有过类似经验:刚认识不久的人或陌生人突然贴近到面前,会有一种泡泡被刺破的感觉,我们感到不舒服,自然而然想弹开,退后几步到觉得安心舒服的距离。人际关系距离范围就这么隐形存在着。

想像自己站在圆心,你能让谁进入到圆周的哪个范围,能直击红心最贴近你?能零距离贴在身旁的大概唯有亲密伴侣、父母或子女。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约0至46公分,距离近到能够感受彼此气息、体温。

相识且有一定程度情谊的,例如朋友、亲戚、同事,相对舒适的距离是46至122公分,称作个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我们能看得清楚彼此,自然交谈,声量略为大声。

接下来就是社交距离,约122至210公分,和陌生人或刚认识的人保持这个距离较为舒适。这种关系,不必仔细端详彼此的五官,听到对方在说什么即可,不用那么靠近啦。

最后一种,公共距离(Public Distance)约210公分以上,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像开会、演讲,与会人不需要眼神交接,声音交谈比较重要。

延伸阅读:
02/学习的距离:线上教学,最难克服的距离
03/爱情的距离:我在这边,爱人在那边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