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读家

|
发布: 8:23pm 08/03/2021

潘舜怡/抗战的激情

作者: 潘舜怡

“乐器弹奏是有音无词,弹指之间也足以使人投入历史的长河。换着是一个合唱团唱出同一首歌,岂不是更令人慷慨激昂?它岂不加深个人对历史与民族的认同?的确,爱国歌曲的歌声中有自豪、有仇恨、有痛苦、有激动。”——麦留芳

ADVERTISEMENT

1930年代至1970年代,对于大部分新马两地华人群体而言,正盘旋于“国家现代性”、“民族意识”、“社会认同”、”“个人身分认同”等问题之间。麦留芳的《虚拟认同——早期马来亚华人的爱国歌曲》(2012年出版),恰好透过考察时期的马来西亚中文爱国歌曲的来源、类型与传播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上世纪新马华人的民族、语言、文化与音乐创作中认同转变的更完整图像,呈现了20世纪华人“集体文化记忆”中的“声音面貌”。

麦留芳除了在本著作试图厘清抗日、反殖民等爱国歌曲的类别,也尝试辨析歌曲演唱的群体类型以及演唱场合,探讨这些早期左右翼爱国歌曲的创作意义。鉴于此,麦留芳提出了数个有趣的观点:

首先,麦留芳透过古典诗词分析来阐述歌曲的“亡国之音”与“兴邦之调”的功能性,例如晚唐杜牧诗《秦淮夜泊》的“后庭花”在魏晋南北朝被视为“靡靡之音”,具有“借古讽今”之意。此音乐传统延续至1930年代的电影歌曲创作,即电影曲目在不同的政权领导下播放,展现截然不同的意涵——相同的歌曲在社会摆荡间或成为具有凝聚力的 “救国之歌” ,或被列为腐蚀社会的 “禁歌”。

与此同时,作者也提出马来亚多数的宗乡会馆均设有音乐组——“乡音地方戏”流行于小镇;现代音乐、歌咏则流行于大城镇的侨民学校、技艺团、商业歌台等政治、教育或娱乐空间。换言之,这些爱国歌曲在20世纪新马华人社群的集体认同中,随着政权的交替而产生出变化。麦留芳称之为“虚拟的认同”。

总括而言,麦氏的《虚拟认同——早期马来亚华人的爱国歌曲》可谓新马现代爱国歌曲研究的抛砖引玉之作。此书除了收录多首可贵的歌曲文献史料,也勾勒出南洋华人移民史与音乐文化之间的光谱,为我们带来新马社群“个人与集体”、“私人与公共空间”、“政治与艺术”之间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启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