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专题

|
发布: 9:44pm 24/07/2021

各國援助配套大比拼1 | 佔GDP30%比美韓新泰印高 · 5300億抗疫 援助不喊停

作者: 吴珍妮,林雪睛

各國援助配套大比拼(1)

報道/吳珍妮,林雪睛

ADVERTISEMENT

冠病疫情從去年爆發之後,全球各國相繼淪陷,在不同的封鎖政策下,無一倖免地面對經濟大受打擊的共同命運。

為了協助受到疫情影響的人民和商業活動,各國依據本身情況推出各項刺激經濟配套以拯救經濟;我國從去年開始至今,也推出了總額5300億令吉的8個刺激經濟配套及相關政策,來援助各個層面的人民。

各界對各項配套的反應不一,有者暫時得到一個喘息的機會,有者仍面對茫然的未來。儘管在整個大環境下,這些援助屬杯水車薪,至少在某個程度上,仍然能夠協助部份人民和商家應急,先渡過生死關頭。

公積金局兩名官員向會員解釋如何通過線上申請i-Sinar提領第一戶頭。
公積金局兩名官員向會員解釋如何通過線上申請i-Sinar提領第一戶頭。

我國政府推出的配套若與與其他國家相比,又是怎樣的情況呢?

根據國家機構經濟刺激協調及執行單位(LAKSANA)最新發表的“疫情期間各國政府援助比較分析報告”,我國因應冠病疫情而推出各項刺激經濟配套,已經超過去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0%以及佔今年GDP的15.8%。

這份報告彙集了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澳洲、紐西蘭、中國、臺灣、韓國、英國、美國13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所採取的措施作出對比,包括所投入的撥款,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

如果與鄰國相比,我國投入在刺激經濟配套的撥款所佔的國內生產總值比率,比鄰國來得高,其中包括新加坡的是19.3%、泰國12.9%、印尼4.9%。

至於其他國家如中國則是3.4%、韓國16.1%、澳洲10.5%、紐西蘭22.4%、英國24.6%、美國17.7%。

本報訪問了財政部國家預算案辦公室主任佐漢馬慕,針對政府在制定和落實援助配套的過程作出講解。他說,我國各項刺激經濟配套的總值佔GDP的20%,在推出最新的“保護人民與經濟復甦援助配套”(PEMULIH)後,則超過了GDP的30%。

他指出,從去年開始,政府推出了8個刺激經濟配套,顯示政府為了應付冠病疫情主動地作出迅速和積極的反應,並且一些計劃也具有策略性和革新,致力於為有需要的人民提供援助。

已推出8刺激經濟配套

“我們也有研究其他國家所推出的計劃,以及各項刺激經濟配套的規模,在GDP的比率不會比其他主要的國家少。”

他指出,雖然我國所推行的的措施和方式與其他國家不一樣,但是所照顧的目標群體是相同的,各項計劃也涵蓋了所有領域。

他說,儘管我國配合冠病疫情,在不同的時期已經推出8個刺激經濟配套,總值高達5300億令吉,但是政府也瞭解,無論是投入多少錢推出多少配套,都無法彌補飽受疫情影響而失去收入或無法營業的人民和企業所蒙受的損失。

“因此,根據其他國家的經驗,最重要的還是我國能夠走出疫情危機和行動管制令,重新開放經濟和社會領域,我國才能夠邁向經濟復甦之路。

政府之前公佈的8個經濟配套分別是去年推出的關懷人民振興經濟配套(Prihatin)、關懷人民振興經濟中小型企業附加配套(Prihatin PKS Tambahan)、國家經濟重振計劃 (PENJANA)和我們關懷援助配套 (Kita Prihatin);今年則有安心援助配套(PERMAI)、經濟與人民強化配套(PEMERKASA)及其加強版(PEMERKASA+)、PEMULIH。

胥視時勢疫情規劃各個配套

首相丹斯里慕尤丁於6月28日宣佈總值1500億令吉的PEMULIH復甦配套,包括政府直接注入100億令吉的撥款;加上此前的7個總值3800億令吉的援助和刺激經濟配套,總共為5300億令吉。

佐漢:政府根據當前時勢的發展及情況進行規劃,並且視各個階段的需求而調整策略。
佐漢:政府根據當前時勢的發展及情況進行規劃,並且視各個階段的需求而調整策略。

佐漢指出,這顯示了政府在能力所及之處,致力於推出足以應付情況所需的刺激經濟配套。

援助配套之多,讓民眾感覺眼花撩亂,分不清哪個是哪個,實際上,每一個配套的推出時間和重點,都跟當時的局勢發展和人民所需有關。

佐漢說,政府是根據時勢的最新發展,推出各項不同的配套,例如首個配套是關懷人民振興經濟配套(Prihatin),在去年實施首次行管令(MCO)後推出,包括自動暫緩還貸、人民關懷援助金(BPR)、支持企業繼續營運的措施等。

“去年年中,MCO之後開放各個領域重新營運後,政府推出國家經濟重振計劃(PENJANA),主要是以刺激經濟發展為主,例如推出小型工程,讓基層人民受惠、協助中小型企業轉型等。”

一二階段發援金 三四階段助窮戶   

他進一步解說,今年年中,政府宣佈的經濟與人民強化配套加強版(PEMERKASA+),也是配合國家復甦計劃(PPN)各個階段的需求而設,在一、二階段時,允許開放的領域有所限制,因此為人民提供援助金;第三、四階段則針對性援助窮人。

“至於對企業方面的援助也是如此,開始時為不能營運的企業提供薪資補貼,到了年杪,則針對屆時還不能營運的企業提供援助。”

他說,以全國冠病疫苗接種計劃為例,去年提呈2021年財政預算案時的撥款為30億令吉,當時的計劃是為80%人口接種疫苗,之後宣佈強化配套(PEMERKASA)時,增至50億令吉撥款,PEMULIH再增加撥款8億令吉,總共達58億令吉,那是因為提前獲得疫苗及開設更多疫苗接種中心,和購買足夠為130%的人口接種的疫苗。

“政府在規劃各個配套時,是因應當前時勢的發展及情況,我們優先考慮為有需要的群體提供援助以及視各個階段的需求而調整策略。”

參考他國 援助繼續推行

佐漢指出,雖然我國在草擬計劃時也會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可是各國的情況不同,因此也不能一概而論,而最重要的是我國政府採取了完善、符合良好實踐的措施協助人民和企業。

“迄今為止,這些配套已經為經濟注入2000億令吉,並有超過2000萬名人民受惠和240萬名企業家受惠。”

他指出,政府已經採取全面性的措施協助人民和企業,而這些援助還是會繼續推行,以商界而言,去年已經投入150億令吉協助企業繼續營運及保住就業機會,這是對商界所撥出的一大筆撥款,這是前所未有的政策。

“我們還是會繼續研究及關注其他國家所推行的計劃,探討是否還有一些領域是可以推出各項計劃,目前我們對於我國所推出的各項配套感到滿意。”

為了抗疫而實施行管令後,政府推出現金援助計劃和薪資補貼,協助受到影響的人民和企業。
為了抗疫而實施行管令後,政府推出現金援助計劃和薪資補貼,協助受到影響的人民和企業。

一些援助計劃 其他國家沒有

詢及大馬人常以鄰國新加坡的救濟計劃作比較,佐漢表示:“與新加坡相比,他們有推出租金救濟計劃及更高程度的薪資補貼,但是如果只是比較其中一兩項計劃,或許我國有不足之處;

但是,我國所推行的一些計劃,則是其他國家沒有的。”

他舉例說,我國所推出的提取公積金和暫緩還貸計劃,在申請條件方面比較寬鬆。

佐漢坦承,新加坡的財務狀況更加強勁,該國多年來都保持財政盈餘,持有的儲備金豐厚,足以撥款及推出各項刺激經濟計劃。

“反觀我國,多年來都是財政赤字,繼承的政府債務及負債超過1兆令吉,這是我國政府在注資為人民和企業提供援助配套時,所面對的侷限。”

他說,然而,在危機的時刻,即使財務狀況有所限制,政府還是敢於撥款,在能力所及之處,還是盡力協助人民。

“即使赤字一再調高,今年也可能調高,政府還是會協助人民。”

從疫情爆發至今,政府根據不同時期的需求推出各項計劃,其中提取公積金計劃從過去的i-Lestari、i-Sinar,到如今的i-Citra。
從疫情爆發至今,政府根據不同時期的需求推出各項計劃,其中提取公積金計劃從過去的i-Lestari、i-Sinar,到如今的i-Citra。

制定政策主要參考英國

財政部長東姑賽夫魯於去年提呈2021年財政預算案時預計的財政赤字佔GDP的5.4%,今年3月推出總值200億令吉的“經濟與人民強化配套”(PEMERKASA)後則提高至6%,但是還在法定的範圍內,今年則可能再調高。

另一方面,佐漢指出,在制定政策方面,我國主要參考的其中一個國家是英國,英國在早前已經清楚規劃了詳細的計劃,包括根據各項特定因素的目標達成後,何時重新開放經濟和受惠領域。

他說,在規劃各項配套和國家復甦計劃時,我國主要是為了達致三大目標,也就是控制疫情、協助受影響的人民、支援企業。

“因此,我們看到政府依據三項指標,決定邁入4個階段的門檻,包括每日病例、醫療設備的能力以及疫苗接種率。”

他表示,政府會監督目前的情況,根據情況的變化作出調整。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