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边缘评论

|
发布: 7:20am 12/09/2021

安焕然

边缘评论

香港

选人不选党

马来西亚日

安焕然

边缘评论

香港

选人不选党

马来西亚日

安焕然.梦想共和国

安焕然

当梦想共和国的本体不存在,那一切一切的战绩和选票、席位,都是假象。

收到母校成功大学历史系郑永常老师邮寄来他的新书《的回忆》。很是感怀。这是我第一次以新纪元大学中文系教授身分,也是第一次以学生的情谊,为老师的回忆录写推荐,竟成了书中的“名家推荐”。

ADVERTISEMENT

太抬举我了。和老师在WhatsApp聊了起来,郑老师回说:“小时候,生活困苦,但有读书心,就一直往前走。你是我第一位指导的学生,你今天的成就,令我十分欣赏。”“我们都是很努力之人。”“也有理想和抱负,不能辜负上天对我们的恩惠。”

而我给《香港的回忆》的推荐短语是这样写的:“郑永常老师一直以‘一个中国人的认知’在生活着,然而香港是他的故乡,现在是台湾人,多样性的身分认同让郑老师有了更多元的关怀向度和观察视角。《香港的回忆》有别于刻板东方之珠的风华与市侩,而是一部从香港低下阶层出身奋进的史学工作者的心路历程。他的故事、文青的作品、治史的精神和师承感怀及经验谈,是一种很难得的奋发正能量。”

郑老师出生于香港,博士学术背景是出自钱穆等在香港所创之新亚研究所,是中国经济史专家全汉昇的高足。1990年代初来台湾成功大学历史系任教,开课东南亚史和中国明史,而我是郑老师来台任教所收的第一个研究生。

老师的经历,他的认同意识,不论在今之台湾或香港、中国,都是非主流。但也正因为这个自觉与坚持,不随俗乡愿,有了更强的学术和思维的独立性。郑老师是读书人,也参加过示威游行,声援过六四,也参加过倒扁红衫军活动。读书所为何事?他带着家人舟车劳顿参与游行,又所为何事?但他也看到现在很多时候“民主”都是被政党利用为夺权的工具,理想性沦丧殆尽。然而老师仍正向的勉励年轻人说:“其实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会,也都面对转型阶段,我们是否准备好面对新的挑战?重要的是不怨天尤人,每一天都是新机会,不必憧憬过往的历史,要为自己创造未来前进的道路。”(《香港的回忆》页135)。

同样地,在学术和教学上,郑老师秉持钱穆先生所一再强调的,对我们的研究对象和关怀者,要有一份温情与敬意。可能是师承关系吧,我们师徒仍坚毅、踏实的走着。纵然,那始终是边缘的脚步声。

我为什么要诉说这一段师生情缘呢?其实这一阵子脑海一直盘旋着1970年代李双泽改写蒋勋原词的《少年中国》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以及歌里强烈要表达的声音。

李双泽算是一个短暂而传奇的人,他父亲是菲律宾华裔,小时母亲把他带到台湾求学。大学时代他因“可口可乐事件”掀起“唱自己的歌”的台湾校园民歌风,可惜英年早逝。相较于李双泽的《美丽岛》,我更喜欢他《少年中国》的意境,却也绝对不是因其国家政治认同,而是歌里的那份对人民、对大地的人文关怀和那个难以言喻,我们心中所拥有的对“梦想共和国”的追求。

YouTube有部《再见李双泽》纪录片。片中受访的蒋勋说了一段很让人共鸣的话。不仅是讲台湾,也适合用于马来西亚华社。李双泽救人溺毙后,如何回看李双泽的年代,蒋勋说:“那是一个梦想共和国的年代。我记得在李双泽那边认识的所有的朋友,在他去世以后走向统派,走向独派;走向蓝,走向绿,走向各个不同的角度。可是在那个之前,没有这个东西。我想有的话就只有一个叫做梦想共和国。那我希望这个梦想共和国还可以完成。今天这个共和国支离破碎,所以因此很可能台湾很多角落让人沮丧,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个梦想共和国本身不存在。如果这个梦想共和国的本体不存在,其他所有看起来好像落实的东西其实是假象。因为它没有真正的力量。所以我相信今天还坚持在唱双泽基本的歌的很多朋友,他们是了解这个原点的。所以他们也希望能够把这个梦想共和国,在这个岛屿上重新再能够建立起来。”

而我的,为什么一直批评那个“选党不看人”的烂论调,关键也在这里。当梦想共和国的本体不存在,那一切一切的战绩和选票、席位,都是假象。

前夕,记下我沉痛而仍要有力量的寄语。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