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际

|

即时国际

|
发布: 9:00pm 16/10/2022

分析

二十大报告

分析

二十大报告

解读二十大报告涉台部分 学者:从量变到质变

(台北16日中央电)台湾学者涉台部分主轴是“反独与反外部势力”。对北京而言,台湾问题已“量变发生质变”,镶嵌在美中战略竞争里。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星期日上午10时开始做简短版二十大口头报告,在2小时宣读这份报告中,三部分提及台湾议题,分别是过去5年的回顾、过去10年的回顾,以及展望未来5年的工作。

ADVERTISEMENT

台湾中央社报道,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贤受访时指出,从整体报告来看,过去的“急港缓台”已发生变化,从北京角度而言,现在香港稳定,但台湾议题却悬著,从报告中可以看到顺序要发生改变。

王信贤指出,习近平在报告时三方面提及台湾议题的部分,皆提到了“反独与反外部势力”,这代表“反独与反外部势力”成为非常大的主轴,特别是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与“台湾政策法案”的事件,让北京认为真正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已发生了量变到质变。

对比十九大报告,“九二共识”数度被提起,但是这次二十大报告仅提到一次,他分析,从北京角度来看,台湾问题已非单纯的两岸关系,如是单纯的两岸关系,北京提反独、促统、促融、“九二共识”即可;但现在的问题是,即便“最乐观”的台湾各政党都承认“九二共识”,问题都解决不了。

王信贤指出,对北京而言,台湾问题就是美中问题,再加上美国民主党与共党和对于以台湾作为遏制中国崛起的最重要筹码与手段,没有减缓还更加加大,台湾问题已镶嵌在美中战略的竞争当中。

被问及台湾议题的主轴发生变化,未来的对台工作会出现哪些相应的改变?

王信贤特别提及中共二十大报告中的“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两部分,都隐含谈到了台湾问题。

在“全面依法治国”方面,提及涉外领域立法,反映在北京感受到近年美国对其长臂管辖,以及外国以法律处理涉及台湾的问题,如美国的“台湾政策法案”,须关注北京是否会去反制。

在“国家安全部分”,提及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等,台湾议题应也是被纳入他的整体安全里。

王信贤也说,促融仍会进行,但是现在的促融已与十八大、十九大不同。过去强调三中一青、青年创业园区等吸引的方式;近2年开始,促融则带有经济制裁,胡萝卜跟棒子同行,“软的一手,硬的一手”体现在经济社会融合当中。

此外,他也提及,政治定位的“一中原则”和“九二共识”也没有改变。但是,推进统一与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尽管未出现“两制台湾方案”的字眼,但二十大报告表述的“推进同台湾各党派、各界别、各阶层人士就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开展广泛深入协商,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也有其中之意。

最后,王信贤认为,报告最后谈及的是关键,也是习近平在宣读二十大口头报告的涉台主要内容,当中有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跟过去最不同的是强调“反独与反外部势力”两者的连结。

值得关注的是,他指出,在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方面,之后先提的是反外部势力,再来是台独,与前两部分的“反独与反外部势力”,顺序发生了改变,这也体现两岸关系发生质变,因此针对的部分也发生改变。美中之间台湾问题成为重中之重,中共越来越在意的程度是极高的。

二十大报告当中的展望部分,台湾议题被放在第13项“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当中最后一段提及,“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广大台湾同胞”。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