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迦南地

|
发布: 7:00am 04/07/2023

改革

温思拯

迦南地

价值观

制度化复原

改革

温思拯

迦南地

价值观

制度化复原

溫思拯.復原機制與改革

温思拯

政府和企業無法突破革新的主因不是缺乏有遠見的領導者,乃是缺乏制度化復原的機制。

大馬經過3年多的疫情和3次的政權更替,普遍上人們已經習慣了危機與改變。然而,大多數人還是渴望有穩定的政府和發展。因此,希盟與國陣也打出穩定牌來吸引選民的支持。

ADVERTISEMENT

儘管安華自上任來就以清廉打貪作為其中一個主要的政治議程,但近來發生的機場貪腐事件不禁讓人覺得打貪口號只是一種政治宣傳,因為整個政府體制依然沒有多大的改變。

再者,政府極力打貪不能給人民帶來直接的好處,因為人民依然面對不斷高漲的物價,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故此,筆者認為真正的改變需要有一個好的復原機制(Resilience Mechanisms),以便政府體制、社會、經濟可以從疫情和政治的困境中取得突破。

高效且可持續的改變不可能僅靠一小群人的努力,所以無論是政府或企業都應透過集體復原力(Collective Resilience)來推廣深度的

簡單來說,復原力(Resilience)是指個體面對逆境、創傷、悲劇、威脅或其他重大壓力的良好適應過程,也就是對困難經歷的反彈能力。

有鑑於此,能夠從挫折中恢復和蛻變,從失敗中學習成長,從挑戰中獲得動力的能力包含了高度的適應力、敏捷性和韌性等重要的屬性。

復原力與改革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改革是指對現有體系或結構的變革和改進,旨在應對問題、提升效能和實現進步。政府和企業無法突破革新的主因不是缺乏有遠見的領導者,乃是缺乏制度化復原的機制。

鑑於逆境或挑戰往往是觸發改革的動力,當個體與群體面臨重大的挑戰時,人們就會發現當下體系或結構的弱點和弊病。所以,這種認知會促使人們去尋求改革,以提高適應能力和復原力。

因此,政府或企業可以透過資源分配、決策流程、組織結構等方面的調整和改進促進結構性的改變。

在進行改革過程中,集體復原力發揮重要的協同作用,因為在面對改革時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和風險需要組織中所有成員共同努力,積極適應和克服這些挑戰。

在這個過程中,集體復原力可以幫助組織克服困難,保持穩定,繼續前進。否則,只有從上至下的單向改變缺乏有機性的發展。

筆者相信未來的幾年,結構性復原力(Structural Resilience)、變革性復原力(Transformative Resilience)和綜合性復原力(Integrative Resilience)等概念與技能是保持競爭能力的必要條件。

鄰國新加坡是個典型的高復原力國家。新加坡不斷通過變革和創新實現更高水平的適應及發展,以尋找新的機會和發展路徑,併為可持續的發展和成功奠定基礎。

基於新加坡的社會較為和諧及擁有高凝聚力,所以新加坡也擁有較高的集體綜合性復原力。

反之,大馬的政客卻常以種族和宗教課題作為政治籌碼,導致各族間關係緊張。倘若大馬要實現徹底的改革,政客就要丟掉骯髒的政治,因為文化對集體復原力的形成和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

瞭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集體特點及價值觀可以幫助促進集體復原力的發展,幫助全體人民更好地應對挑戰和壓力。

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意識到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並在集體復原力的建設中採取包容性和多元化的方式,以落實昌明大馬的理念。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