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影音

|

试听间

|
发布: 7:45am 30/10/2023

广东话

林佚

广东歌

粤语流行曲

香港文化

广东话

林佚

广东歌

粤语流行曲

香港文化

林佚/从“学广东话”到“唱广东歌” 唱出一首代表我

作者:林佚

林佚/从“学广东话”到“唱广东歌” 唱出一首代表我

自2019年“反送中运动”起,中共加强管控香港,2020年,港府公布“港区国安法”,除了新闻自由,言论自由尺度也大为收窄,让中共可用“危害国家安全”为由,对平民百姓提出指控,也因此让许多政党领袖、议员、新闻工作者难逃牢狱之灾。自此,香港出现大规模的移民潮,根据统计,在2013年到2019年的6年间,香港净移出人数近1.2万人,但在2019年到2022年,短短3年,加上多个国家争相推出不同的移民政策(英国BNO移英签证、澳洲的“有技术移民签证”等等),香港净移出人口飙升到近24万人。

ADVERTISEMENT

流散各地推广

香港人流散于世界各地,不少组织相继成立,希望汇聚当地港人推广香港文化。另一边厢,杜汶泽近年因关注香港社会运动,于2014年支持雨伞革命与声援太阳花运动,被中国市场抵制、封杀,所以往南走,专攻星马市场。古天乐在大马设立分公司,扩大影艺事业。近期雪隆区出现一间由一对夫妇(丈夫是香港人,太太是大马人)经营的中文独立书店“星叶书房”,以保存、保育及推广香港可能以后即将失去的文化。前阵子,以本地广府、广东与香港文化为主的“广嘢户外巷仔市集”在中山大楼拉开序幕,反应踊跃,摊主播放七八九十年代的经典粤语歌,港味十足,绝对是一个独特经验。

以上种种,不仅体现出香港文化在本地扎根深,也似乎在复制香港于五六十年代,善用南方腹地经验,输出香港文化与软实力。

有点嘢/唔系咁容易清楚明白

点解一二三四五六/做乜“七”唔讲得?/“九”又唔讲得?

香港系唔系唔锺意“九七”?

林佚/从“学广东话”到“唱广东歌” 唱出一首代表我

林佚/从“学广东话”到“唱广东歌” 唱出一首代表我

学广东话〉于2013年面世,整首歌最妙的是饶舌歌词夹杂大量粗口谐音,粤语里“七(柒)”和“九(鸠)”都是粗口的谐音,合起来解释又是另一番深意,因为歌词影射了英国政府在香港长达156年的统治告一段落,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中国承诺会按照一国两制方针,赋予香港高度自治权,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这首歌,让我想起罗大佑的歌,叫〈皇后大道东〉:“知己一声拜拜远去这都市/要靠伟大同志搞搞新意思/冷暖气候同样影响这都市/但是换季可能靠特异人士”,精准地抓住了港人对九七变迁既疑虑又想展望的心态。

当时香港/仲系娱乐圈嘅大佬

当时江南嗰班泡菜佬/冚巴唥都仲未红

林佚/从“学广东话”到“唱广东歌” 唱出一首代表我

港乐涌现划时代音乐人

60年代,香港经济开始起飞,加上西方流行文化的冲击,在那一段殖民时代的日子变得非常有影响力,让难以抗衡,年轻人都趋之若鹜,鄙夷传统的音乐文化,地位更见低微。来到七八十年代,许冠杰的出现、扭转了整个乐坛的局面,他的作品和形象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令人对粤语流行曲完全改观。彼时,港人本土意识提升,创作风气狂吹不息,唱片业已站稳基础,红磡的“香港体育馆”落成,令“演唱会文化”盛行,四大天王崛起,卡拉OK的出现,“夹band”热潮开始燎原,唱片公司出奇谋争取听众,也开始注重包装,由封面设计、歌手形象到曲词搭配,都比以往更精心策划,加上当时出现了不少声色俱全的巨星,乐坛进入更完整的经理人制度,以配合音乐录影带、电影、电视剧、广告,锐意发展,成功建立了偶像工业,可谓处处生机,扬眉吐气。当时香港市场狭小,为了拓宽影响力,纯靠内销,毫无作用,因此香港流行曲的兴盛,与唱片能出口也有着密切关系,以横扫千军的影响力,席卷新、马、泰、台,甚至欧美市场,波澜乃起,畅销全球,导致大马中文乐坛在80年代陷入瓶颈。正如歌词所言:“从唔识听唔识讲/不知不觉/嘴巴就跟住蠢蠢欲动”,从“学”到“唱”,都是最佳证据。

林佚/从“学广东话”到“唱广东歌” 唱出一首代表我

然而,90年代到千禧年之后,全球资本主义让中文流行文化工业急速转型,加上两岸的开放,愈来愈多人加入行列,故令中文市场愈趋庞大,来自中国的崔健和魔岩三杰进军香港,日潮韩流来袭,欧美音乐出类拔萃,粤语歌坛出现青黄不接之态,创作歌手趋向在极短时间内抢滩,借以立竿见影地博取经济利润,歌手形象愈来愈乏味,可谓恶性循环。

整体而言,香港似乎跟大马市场有几处相似点,当我们的市场很小,发展便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倘若唱片业依然沿用既有模式从市场谋利,必然无功而返,创作人只能另寻出路。我们有不少发展创意产业的优势,但似乎没有好好善用。春风为何不度玉门关?眼看港人拼命地为自身文化搭桥铺路,我们得加把劲,才能跟上别人的脚步。

更多文章:

Tom Phan/从25到0:本地音乐演出的复苏?
林佚/为生命做一场美的功课──车志立《有生之年在乎的是》
林佚/时下年轻人,活在一个怎样的年代? 
Tom Phan/《白夜克拉克》张栋梁的Magic Hour 
林佚/2023年倒数3个月:想随笔记录一些重要的事 
林佚/本地乐坛的软实力 
林佚/不一样的马来西亚日“想要生活节(I Want Festival)”
Tom Phan/下一个国际天团babychair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