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文化空间

|

地方DNA

|
发布: 7:00am 06/11/2023

地方DNA

卓衍豪

地方创生

兵如港新村

P Lab

日光基地

日光小屋

卓衍豪/兵如港新村的“日光小屋”和“日光基地”

文/摄影:卓衍豪
卓衍豪/兵如港新村的“日光小屋”和“日光基地”
日光小屋未来会变成新村里的小学堂。

有好几个礼拜的时间,我们每隔几天就在走动,每一次都尽可能选不同的茶室用餐,也找机会跟好奇探山头来的长者打招呼、聊天……几个月后的某一天,我们选定了两个空间作为的新基地。

一处是传统的新村屋,屋外的四周空地上原来就种上了茄子、释迦、木瓜、香椰、黄梨、桑椹、芦荟、木薯、斑兰叶、香茅、九层塔、咖哩叶、叻沙叶、艾草、茴香、蝶豆花……屋子闲置的这段期间,这里就像是社区菜园,从来不缺人照料,住在附近的安哥、安娣都有“绿手指”,蔬果收成的时候若有剩余都会分给邻里,自家种的菜也常常互相交换;从祖辈沿袭下来利他、共好的观念,一直以来都是新村人的美德展现。

ADVERTISEMENT

借一方风土,养一亩良善;这样的地方除了适合种菜,当然也适合养人。我们承租下来后,跟伙伴决定让部分土地还是会供安哥安娣继续种菜、收成,但我们也希望他们有机会跟从城市来的孩子交流,把他们的技艺、智慧传下去。在这片被阳光、雨水、人情孵育的新村土地上,我们冀望这栋“”会慢慢长成一间小小的学堂。

卓衍豪/兵如港新村的“日光小屋”和“日光基地”
由新村里的长辈照料的菜园。

我们会在这个开放式的学堂里开设“农耕学”、“园艺学”;从食农教育着手,让孩子从这段以土地作为起点的旅程,透过五感体验去认识我们丰富多元的食材、食物、饮食文化,以及人和土地的关系;触目可及的生活教才,也会陆续被编成“料理学”、“方言学”、“新村美学”等课程,以及各种手作体验活动(“陶艺学”、“木艺学”等)。

我们会努力把新村以寻宝图的形式展开,让更多的小学堂串联成一个新村聚落,孩子和父母可以在这里重新认识新村的风土文化,乃至于马来西亚共有的DNA。把新村生活转译成各种可被学习、传播的知识、素养,我们坚信这片传统的土地上也能结出创新的果实,开展出新的美学版图,创造出被世界看见的能量,唯有如此,美好才能以另一种形式传承下去。在新村这个教育场域里,我们衷心期盼,教育不是只能成为把人送到城市的一种向量,也是一条引人回家的大道。

卓衍豪/兵如港新村的“日光小屋”和“日光基地”
从“日光基地”望出去的兵如港新村景色。

我们也在新村屋不远处租下另一栋两层半的独栋空间,打造成“”。1楼会是书店,楼上则是集合提供培训、活动、策展、宿舍等于一体的“跨域乡创人才培育中心”;届时将会邀请国内外的专才、导师进驻,结合在地力量持续为新村、乡镇创造新的内容,不再让孤军作战的美食成为进入新村的唯一入口。

一直以来,人们都坚信教育可以改变、创造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如果社区就是学校,得益的当然不只是孩子、父母,还包括参与其中的居民、业者,以及地方本身。新村,不是只能用来缅怀、记录、哀悼,我们需要挤出更多的想像力,让它跟时代接轨,让它变成新世代的养分。

延伸阅读:
卓衍豪/我们都有一个共同品牌,它的名字叫“家乡”
卓衍豪/想像新村的35种方法
卓衍豪/新村好品——让“共好”变成我们的养分
卓衍豪/如果新村是一个品牌
卓衍豪/让家乡变成一所风土学校
卓衍豪/乡土教育也可以很有趣
卓衍豪/永续的城乡
卓衍豪/乡土教育──发掘自己的DNA
卓衍豪/乡镇的适者生存之道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