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专题

|
发布: 6:40pm 26/11/2023

华文师资课题

华文师资课题

剪不断理还乱的华文师资课题|导因棘手错综复杂 师资短缺剪不断理还乱

王丽琴 / 专题报道
专题∕27/11见报∕小学左版∕剪不断理还乱的华文师资课题
(档案照)

华小师资课题数十年来无法解决,除了是因为政策,还涉及政治、种族以及某些“小拿破仑官员”等千丝万缕的关系,非常棘手和错综复杂。本专题,为读者一一梳理此课题的前因和后果,并让读者更了解师资培训的政策。

当年读师范 可教华文以外科目

当年,华小师资培训名称为“Pendidikan Peringkat Awal Kanak-kanak (c) dengan Bahasa Cina”(PPAK(C)),受训的学员都是主修华文,他们毕业后可以在华小教导各个科目,惟国语和英语除外。

ADVERTISEMENT

他们初期受训的时候,除了主修华文科,也同样会修读数学、科学、体育、美术及音乐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师范学院都是使用国语授课,这也是为何毕业生在进入华小后,还可执教华文以外的科目。

当时,教育部是以各源流学校的师资短缺“人数”来培训老师,并非根据各源流小学“各个科目”的需求来培训。

专题∕27/11见报∕小学左版∕剪不断理还乱的华文师资课题
谢立意强调,教育部绝不能只是根据华文科对老师名额的需求,就草率声称华文老师过剩。(何正圣摄)
谢立意:师范证书提升文凭课程

教总主席谢立意接受星洲日报专访时,细述初期华小师资培训从PPAK(C)到教师学士课程(PISMP),其中所出现的转变及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追溯到90年代时期,教育部将师范证书提升为师范文凭课程(KDPM),华文组学员也可以副修科学、数学、美术、生活技能等科目。

不过,为了朝向小学老师皆具备大学资格的目标,教育部于2004年停办KDPM课程,并录取年龄不超过20岁的大马教育文凭(SPM)学生进入师范学院,以接受5年半的教师学士课程(PISMP)课程。

在2010年,PISMP课程就开始根据各源流小学的教学科目来培训老师。因此,在华小组下,设有华文、数学、科学、美术、音乐等科目的师资培训。

2013年起PISMP正式改5年制

从2013年开始,PISMP课程就正式改为5年制,即一年的基础/预科课程,以及四年的学士阶段课程。在学士阶段课程,学员可以自由选择一门副修科,例如主修历史,音乐为副修。

以目前情况来说,5年的PISMP课程也是华小的主要师资来源。

当时,教育部也举办大学毕业生师范课程(KPLI)小学组,开办的课程包括华文组、数学组、科学组、音乐组等等,以录取大学毕业生接受1年的师资培训。不过,这个师资培训却在2010年取消,导致许多要在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中学执教华文的学生心愿泡汤。

目前,在华小执教的老师,绝大部分都是主修华文。有鉴于此,在师资系统上自然会被标签为“华文老师”。可是,最大的问题在于,教育部在华小师资课题上,并没有根据华小的师资调派和实际教学请况来计算。

各个科目老师分开统计

谢立意透露,教育部后期在计算华小的师资需求时,把各个科目老师分开统计,即主修华文的老师归类为教华文科的老师。

至于主修其他科目如数学、科学、历史等科目的老师,则被归类为有关科目的老师,并根据这样的算法来说明华小华文老师过剩,甚至以此作为不需要培训华文老师的理由。

以科目区分安排教师人数

“我们觉得这当中面对很大的问题,而教育部e-Operasi系统上分配给每所学校的老师人数,是以科目区分,并非所需的人数。例如,某学校需要8名科学老师,那就安排8人。”

他表示,系统上所标签的“华文老师”,实际上除了教导华文,也必须兼顾其他科目,包括数学、科学、道德教育、历史、美术及体育等等。

他强调,教育部绝不能只是根据华文科对老师名额的需求,就草率声称华文老师过剩,尤其华淡小的情况更是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有30个班级,需要30名华文老师;倘若15个班级,就需要15个华文老师。

“一至三年级有12节的华文课,四至六年级则有10节的华文课,教育部不能以‘1名华文老师教3个班级’的数据来计算,不能将大部分重担放在1名老师身上,这个是不对的。”

师资系统标签出问题

当谈到师资分配不均时,情况就必须再度追溯回“华小系统标签华文老师过剩”,这也是为何华小师资的问题多年来始终悬而未决。

谢立意提到,早在十多年前,教育部已经针对师资系统内的标签问题展开讨论。

教总也针对这个情况提出一些建议,包括要求开办增加主修课程 (Program Intervensi Tambah Opsyen;PITO),让一些执教经验丰富的华小非主修马来文或英文老师获取教导有关语文科目的资格。

专题∕27/11见报∕小学左版∕剪不断理还乱的华文师资课题
陈大锦说,近几年,教师学士课程华小组招生名额一直无法被填满,确实对华小师资造成影响。(档案照)
陈大锦:招生名额一直无法填满

另一方面,董总主席陈大锦指出,在PISMP华小组招生中,外界不能忽略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招生名额一直无法被填满。

他说,在2019年,华小组开放1460个名额,却只有1800人申请;而国小组开放4080个名额,却有2万人申请。

教育部经过两轮招生之后,华小组最终录取了1054人,还有406个名额未能填满。

“华小录取率达52.5%,比起其他源流小学的9%来的高,但是华裔子弟在申请师范课程时还是不容易。”

华小师资荒 数十年如一日
07至08年缺近5000老师

华小师资荒数十年如一日,甚至有种雪上加霜的困境。若追溯以往,师资不足的高峰期是在2007年至2008年,当时的华小欠缺4971名正式老师。

究竟教育部如何应付当年欠缺逾4000名正式老师的挑战?为何华小还能正常运作呢?

时任教育部副部长拿督斯里魏家祥指出,师资数据充满了变数,教育部相关部门必须时刻掌握最新的数据,包括与教育团体保持紧密的联系与配合。

专题∕27/11见报∕小学左版∕剪不断理还乱的华文师资课题
魏家祥说,师资数据充满变数,即使今天解决了华小师资不足的问题,并不代表华小日后不会再出现师资短缺的情况。(陈世伟摄)
魏家祥:教师比例变动影响最大

他接受本报专访时说,各源流学校的师资人数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波动,例如,教育部制定的班级对教师的比例、学校每年开设的班数、教师提早退休等。

其中,班级对教师比例变动的影响最大。

他举例,一年级至五年级的班级对教师比例为1:1.5;六年级的班级对教师比例为1:1.7。

他指出,教育部的计算法是一年级至五年级的0.5小数点可以进位为1,不过,六年级的算法不可以将0.5或以上的小数点进位,因这将导致学校所需的人数与教育部的数据不符。

“例如,A校的六年级有5个班,学校对师资的需求是8.5位老师,但教育部只委派8位老师给校方。

“全国超过1万所学校,这些无法进位的小数点累积起来,将会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此外,老师退休(包括提早退休)、离职、升学及预算录取的准教师人数不达标等,都将会影响师资的统计与规划。

魏家祥说,由于华小的主要教学媒介语是华语,因此,教育部培训华小师资的时候,这些老师一律都被归类为华文老师。

华小老师角色“全能”

换言之,华小老师过去在教学上都是“多功能”或者是“全能”角色,校长根据老师的专长做出伸缩性的安排。

当教育部朝向专业化,为华小老师提供专科培训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标签问题,而仓促推行新的政策,导致师资专业标签不符合现实情况,才会出现华文师资过剩的问题。

他认为,如果教育部在推行师资专科标签前,先重新为体制内的老师进行标签,就不会面对太大的问题了。

陷“头痛医头”困境

另一个问题是,教育部鼓励华小老师继续深造,以拥有大专资格文凭,惟在一批华小老师深造及回到中学执教之后,这些老师在教育部系统标签下依然是“华文老师”。

“纵观以上所谈,我认为教育部没有保持高度敏感,而且缺乏长远的规划,导致师资问题常常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华小师资问题始终无法获得妥善处理。”

专题∕27/11见报∕小学左版∕剪不断理还乱的华文师资课题
(档案照)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