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动力青年

|
发布: 12:29pm 25/04/2024

学生记者

《学海》周刊

茅草行动

《学生周报》

《蕉风》

学生记者

《学海》周刊

茅草行动

《学生周报》

《蕉风》

【動力青年/有話說】破風而行,學海來時路——歷任《學海》主編對談錄

整理/王国刚 摄影/曾毓林、王国刚
 
【引言】
 
《學海》週刊臨別之際,我們邀來歷任《學海》主編齊聚一堂,為《學海》好好道別,也聊聊彼此在規劃《學海》內容及籌備活動時,所收穫的感動和難忘之事。
 
原來,星洲日報是先有《學海》,才有文教部;
原來,學記有生活上的困擾,竟然也是找星洲日報的哥哥姐姐求助;
 
三十年的時光,《學海》在無數讀者和學生記者心中,種下了深遠的影響。這份力量,在週刊結束之際,期許能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繼續回饋給年輕一代。
 
 
 
 
以下為參與對談的《學海》創刊人及歷屆《學海》主編
 
 
蕭依釗(釗)◆《學海》創刊人、曾任星洲日報集團總編輯
╱現任星洲日報基金會副主席
潘碧華(華)◆第一任《學海》主編╱現任馬來亞大學中文系主任
曾毓林(林)◆第二任《學海》主編╱現任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曾翎龍(龍)◆第三任《學海》主編╱現任星洲日報文教部主任
王國剛(剛)◆第四任《學海》主編
 
 
 
 
 
林:我們先請“《學海》之母”依釗,給我們說說《學海》的緣起吧。
 
 
釗:那時正值金融危機的八十年代吧,《星洲日報》面對經濟下滑和因為茅草行動被停刊近半年,可說是首當其衝,狀況悽/悽慘慘。後來張曉卿社長接管之後,九十年代報館開始轉虧為盈。當時我跟時任總編輯劉鑑詮和老闆張曉卿談起,我們是否可以開始做一些回饋社會、文化、慈善的工作?結果他們都同意了。
 
 
第一份誕生的學生刊物是《星星》週刊,之後由於我們的《學海》學記隊很受歡迎,所以半年後就辦了《學海》。我記得就在《學海》創刊時期,星洲日報才正式設立文教部。
 
 
華:當時1993年,我剛碩士畢業,依釗就請我過來幫忙。一開始我是先到《星星》週刊,過了半年左右《學海》創刊,我就是第一任的《學海》主編。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文教部的創立,對星洲日報的發展和銷量都有很正面的影響呢。孩子們從《小星星》、《星星》、《學海》的閱讀,長大後就自然成為《星洲日報》的讀者。
 
 
 
釗:更重要的,是在提高閱讀風氣和培育人才方面。以我小時的經驗,我就讀的小學沒有圖書館,到了中學才有。所以一升上中學,我幾乎每個星期都在追看《學生週報》、《蕉風》等刊物。學生刊物會比一些文學名著更好閱讀,所以我覺得《星洲日報》應該辦學生刊物,造福學生。
 
 
潘:在當時的年代,校方和老師們都很支持《學海》的出版。在第一期出版前,我們跟各州的區經理跑遍西馬各州的學校,或是在校外舉辦活動並邀請老師們前來。這般的大肆宣傳下,為《學海》先鋪下了市場的規模。見到校長和老師們,我們就介紹刊物,還附送一些周邊贈品。有了基礎後,刊物開始出版時就能夠很順利地推廣。記得剛開始就有幾萬份訂單了。
 
 
《學海》與學記和讀者的情誼不變
 
 
林:時代更迭帶來不同的改變,自然也改變了讀者的閱讀習慣。你們認為《學海》至今一直存在的、不曾改變的元素和理念是什麼?
 
 
剛:最近在做《學海》回顧內容,我一直在翻閱以前的《學海》。我覺得讀者們、學記們和《學海》的情誼好深厚。像這次我們在《學海》的“聾婆婆”臉書上宣佈停刊的消息,馬上就有幾千則留言和分享。其中有很多留言者,以前都是學記或是在學校售賣《學海》的讀者。
 
 
釗:這麼多年以來,學生記者隊已經成為《星洲日報》的品牌。這歸功於幾十屆來學記負責人的努力。去年十二月,我到文教部主辦的二手書活動找些書籍,當時已經很晚了,但現場有正在幫忙的學記負責人和學記們,我覺得好感動。他們願意為文化活動而努力,即使半夜了還很耐心地在做。擁有這樣的精神,我覺得之後不管學記從事哪個行業,都會帶著這種優秀的品質。
 
 
林:(轉向潘碧華)你在大學內也常遇見學生記者吧?
 
華:我倒是沒特別去問誰是學生記者,但我上課時提到自己是《星星》主編、四眼姐姐、《學海》主編,學生們都會馬上有親切感。學生記者有很多都是校內精英,因為要成為學生記者不容易,有面試、筆試需要通過。而且老師們推薦來當學生記者的中學生,也多數是校內學術表現較出色的學生。所以學生記者隊在培育精英這方面也是很重要,以後事業有成能夠回饋社會。
 
龍:《學海》編輯室每年都會“跑碼頭”(意即“ 巡迴”,出席各區的培訓營見見學記。疫情時我們沒有停止學生記者隊的活動,反而把培訓營轉為線上舉辦。當我們迴歸實體營後,發現學記的活動真是無法用網絡取代,學生記者之間在營內的互動、同甘共苦的情誼依然很珍貴。
 
釗:當時我們《學海》編輯室,每個人都付出很多時間和學生記者們維繫感情。我記得森州瓜拉庇勞有個女生,中五畢業後父母不讓升學,結果她離家出走居然來到總社投靠我們。後來我們就帶她回家好好勸說,介紹她就讀師訓。最終她真的當上了老師\\。
 
《學海》轉型是個契機
 
 
林:《學海》的轉型,很多人都獻上了祝福。國剛作為最後一任主編,你有什麼轉型的方向?
 
剛:週刊的工作,對編輯室而言其實蠻重的,基本上一個星期的工作量,八、九成都在週刊上。如今轉型以後,我們策劃出版《學海》季刊,還有討論想在《星洲日報》開闢“《學海》青年”和“《學海》少年”專版,也把學記的“年輕人版”更名為“《學海》學記”,希望我們能夠整合手上的資源和工作時間,參與到更多活動中。
 
龍:以往我們也辦過不少有趣的活動,比如到中國和臺灣遊學、舉辦SPM應考講座、後浪文學營等。這些活動也許能夠多辦,而且我們也會多到中學和師生們交流。
 
華:還有“學海杯”刊物賽也很受歡迎呢,作品的素質也越來越高。
 
蕭:對於《學海》週刊的暫停出版,我並沒有那麼悲觀。當年我在辦《學海》的時候,其實也有預料到這一天的到來。當時還是最全盛的時期呢。我看過很多國家、地區的刊物一旦關閉,整組編輯團隊就解散了,現在《學海》並非完全解散,而是投入在報紙的年輕人版面,這比我想像中好。我們還可以就現在的環境條件,再創造新的機遇,把《學海》的精神留下來。轉變未必就是危機,可能也是個契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