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优活

|
发布: 7:08am 24/05/2024

老人院

李健聪

照顾者

马来西亚照护专业协会

被照顾者

介护课程

长照醒觉意识

邱泽仁

蔡育豪

专业看护

介护课程/双向关心照顾者和被照顾者,从中学习最舒适的照顾方法

报道:本刊 张露华、摄影:本报 何正圣

尽管马来西亚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但显然政府在应对老龄化趋势上仍处于瞎子摸象的阶段,反之私人机构更有前瞻,扮演着推动长者照顾醒觉意识的角色,如就是其中一个积极推动长者照顾的非盈利组织……

ADVERTISEMENT

无论是束缚于传统孝道观念,还是基于经济层面限制,长者照顾已经成为一个家庭课题,父母应该由谁来照顾?送去会被人指责为不孝子女吗?为什么老人越老越固执?我这么用心照顾他,为什么他还是不满意?

尽管马来西亚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但显然政府在应对老龄化趋势上仍处于瞎子摸象的阶段,反之私人机构更有前瞻,扮演着推动长者照顾醒觉意识的角色,如马来西亚照护专业协会就是其中一个积极推动长者照顾的非盈利组织。

马来西亚照护专业协会与李健聪致力推动长者照顾醒觉活动,为民众提供长者照顾的正确概念与方法。前排左起为李健聪及蔡育豪。后排右二及右三为邱泽仁及马来西亚照护专业协会项目经理林慧娴。

马来西亚照护专业协会长者介护培训导师

学习正确护理,从照顾长者的错误开始

马来西亚照护专业协会的长者介护培训导师邱泽仁第一句话就说:“很多人都有照顾长者的经验,但是否真的照顾得当,首先就要从自己照顾长者的错误开始!”

他解释,孝道,是华人传统美德,但孝道并不意味着帮长者代劳所有事情,让长者习惯被完全照顾的生活,这是“废物式的养老”,会使到长者出现更多问题,其中一个就是肌少症。

他强调,好的照顾方式应该是鼓励长者做他们能力可做的事,不只是健康的长者,一些有健康问题的长者也应该鼓励他们有适量的活动,否则长期下去原本正常的肌肉也会萎缩。

“好比是中风后半边不遂的长者,可以让他们运用另一边正常的肢体活动,如穿衣、吃饭、步行,尽量做他们能力可及的事情,不要完全由他人代劳。”

邱泽仁表示,该协会开办的,是一种来自日本的长者照顾方式,最主要的理念就是把独立自主、尊严还给长者。这项课程的对象可以是家庭,也可以是专业照顾者,还有的就是未雨绸缪为未来装备好自己。

他认为,长者照顾最重要的就是教育,不只是保护受保护的对象,还有照顾者的健康,以免照顾者在不当的照顾方法、过劳及家庭矛盾中承受伤害。

“坦白说,在推展课程时,大家对课程没有概念,所以我们办了很多醒觉活动,如一日短期课程、讲座会等等,直至现在民众接受度越来越高,每次活动过后都有人主动来电要报名上课。”

马来西亚照护专业协会是在2019年成立,3年前开办介护课程,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名学员毕业。

邱泽仁表示,介护课程的需求性是存在的,无论是对个人或事业都有得益。以个人来说,在协会主办的活动或课程中,不难发现马来西亚照顾者在照顾长者时,在技术上都有很大的误区。如喂食、递拐杖给长者使用,往往因姿势不对而令长者受苦。

他表示,介护课程是双向的,不只是关心照顾者,还有及身边的人,从中学习最舒适的照顾方法。

他也曾经走访过雪州八打灵再也的长者看护所,发现中心管理层都非常谨慎,其一是担心中心曝光之后会有人把老人丢弃在中心,或者没有合法执照,害怕会受对付,所以即使该协会提供免费的培训课程,也被拒于门外。

他强调,介护课程不但可以造福长者,更可以给学员带来就业机会,只要在了解这个行业的必要性后,他们就会自行推动,长者照顾醒觉运动就会持续下去。

马来西亚照护专业协会顾问

引进日本介乎理念,提高大众对长照问题的醒觉

马来西亚照护专业协会顾问蔡育豪提到,在大马社会,常见的照顾长者选择有3种,分别是:

家人照顾:93%的家庭照顾者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因而在照顾上变得事倍功半,甚至导致照顾者与被照顾者都受伤,当中三分一的照顾者是女性;

帮佣:大马市场严缺,唯有聘请帮佣照顾长者。然而不同的背景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摩擦,需要花更大精力与体力去照顾双方的感受;

老人院或看护中心:受传统孝道精神约束,孩子送父母去老人院就有非议,再加上大马老人院的设备与环境普遍不好,里面的老人都是“三等公民”,即等吃、等睡及等死;

他表示,若看护中心能有专业的看护,设备齐全,为长者安排适当的活动,相信大家都会对看护中心改观。然而现实层面上,本地看护中心都面对缺乏专业看护,加上人们的醒觉意识不强,形成长者完善照顾的一道墙。

“因为看到当中的缺失,所以我们成立这个协会,与日本机构合作把日本介护课程理念与教材引进来,通过有素质与高端技术,为国内养老工业提供持续发展,同时也提高家庭照顾者的水平,以及民众对照顾者面对的问题的醒觉。”

他表示,日本在长者照护上已经有40年经验,具有很好的理念与方式,以自立理念取代废物式养老方式,通过三部曲的方法来推动当地养老工业,也就是醒觉、教育及学习,兼顾到长者及照顾者。

八打灵再也区国会议员

努力推动长照培训,以应对国家进入老龄化的需求

八打灵再也区国会议员李健聪表示,大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影响国家的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向,但政府对长者照顾资源仍处于起步阶段。

他直言,政府目前的做法都是先处理无所依的老人,不过他相信在昌明政府计划下,长者层面会逐渐扩展,而民间的积极也能促使政府推进长者福利计划。

他提到,前任副首相拿督斯里旺阿芝莎推动的乐龄人士活动中心(PAWE)虽然还在延续,但只照顾到正常老人,对于生病老人照护还是空白的,而有关长者照顾志工的培训与成效都是差强人意,因此政府真的有必要在这方面急起直追。

他表示,在全国13州里面,霹雳的人口老龄化最严重,而雪兰莪也是人口老龄化州属,一些社区如开埠已经70年的八打灵再也,已经出现人口老化现象,必须提早做好规划。

因此,他与马来西亚照护专业协会配合,在灵市推动各种长者照顾活动,包括该协会推动的介护专业课程,以提高选区居民的长者照护意识。

“以八打灵再也的人口结构分布来划分,美丹花园社区就是一个老社区,我们要正视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化现象。而要达到匹配老化人口需求,必须要有年轻人加入,所以提供专业课程,让他们把长者照护当作第二职业,不但能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也能兼顾到社区老人的需求。”

他直言,无论是乡区或城市,对于介护的意识都很低,所以政府需要培训更多社工与专业看护,宣导工作更是任重道远。

他认为,无论是政府或私人界推动的看护体系,最终都会走在一起,但无可否认的是,现在的确是私人界走在前头。

“如今病与老的界限已经渐渐模糊,提早做好应对老龄化的对策是大家共同的责任。”

为了让长者照护醒觉意识持续下去,李健聪推动的PJ UP(职业培训技能培训)提供两个赴日本修读介护专业课程的学额给灵市居民,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这个新兴行业。

他希望通过这个课程,刷新人们对长者照顾的看法,以身传人的这项讯息带出来。为此,他将会长期推动有关长者照护这方面的培训,以应对国家进入老龄化的需求。

相关文章:
张曼娟致照顾者:不要埋怨自己照顾得不够好,要活在当下,做自己
韩行衍:妈,孩子都长大了,你关心就好,不要担心
第三届(2023年)不惑乐龄精神奖10位得奖人侧写(上篇)
第三届(2023年)不惑乐龄精神奖10位得奖人侧写(下篇)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