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植物的花会产蜜,可以吸引传粉者前来采食,顺便帮它们传播花粉。但是你知道吗,植物产蜜的部位并不局限在花里,有不少植物在花朵之外也产蜜,位置包括叶片的基部、叶柄、叶缘、叶脉,甚至在花萼和果实上。这些在花朵以外的产蜜位置,被称“花外蜜腺(extrafloral nectary)”
ADVERTISEMENT
全球具有花外蜜腺的植物,已知有四千多种。我本以为,它们之中常见种类可能不多,可是大略浏览名录后发现,有不少我认识的植物原来都有花外蜜腺,我却没留意过。当中包括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榄仁树(Terminalia catappa)、蕹菜(Ipomoea aquatica)、马鞍藤(Ipomoea pes-caprae)、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白匏子(Mallotus paniculatus)、大红花( Hibiscus rosa-sinensis)、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等等。
回想过去我种的百香果,就曾留意到它的叶子基部和花苞上有一个个小凸起,依稀记得看过蚂蚁在那些凸起上停留,只不过当时候没想到,那些突起是蜜腺,会产蜜给蚂蚁吃。
充当植物巡防部队的蚂蚁
大部分花外蜜腺之所以产蜜,主要想吸引对象是蚂蚁。蜜腺一点一点分泌出蜜汁,蚂蚁就会一直过来采食,于是间接充当植物的巡防部队,让植物的害虫却步,不来伤害植物。比如,母蝴蝶就有可能因为有蚂蚁巡逻,不敢在植物上产卵。
然而,蚂蚁并非是所有花外蜜腺的对象,比如猪笼草在“猪笼陷阱”口部周边的花外蜜腺,是为了吸引任何想尝到甜头的小动物,要让它们为了吸蜜,不慎掉入笼子里淹死。还有一些花外蜜腺可能还是与花的传粉有关,比如腰豆花序柄上的蜜腺。
基本上,花外蜜腺通常不会常年产蜜,甚至有些可能一直保持休眠,永不产蜜。不同植物的花外蜜腺,其活跃程度往往也大不相同。
嫩叶上有蜜腺
那些生长在叶片上的蜜腺,一般只在嫩叶时期活跃。因为嫩叶的养分比较高、柔嫩可口,最容易被植物害虫攻击,所以更需要蚂蚁保护。随着叶子逐渐成长,质地变得粗厚难以啃食,蜜腺的产蜜量就会逐渐下降至停产。
我家附近稻田边的荒地上,到处都是马占相思树。自从我知道它的叶柄处有蜜腺之后,每次我看到它的小树,就会稍微留意嫩叶的蜜腺上是否有蜜露。结果,我每次都看到有蚂蚁在吸蜜,可见其产蜜相当活跃。目前,我只遇过一次,蚂蚁不知为何没出现,并且那蜜腺上明显有一滴水。于是我靠近用舌头舔,果真的尝到甜味,而且相当甜呢……(阅读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