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朝不保夕的十字路口,我们做好准备了吗?马来西亚统计局的报告揭露,2024年7月,失业率有3.3%,失业者多达56万3700人之众。多了AI之争,接下来技术失业(Technological Unemployment)的走向将会如何?
出席2025年世界经济论坛的场边活动“国家策略对话”,应与会者询人工智能(AI)融入公共医疗,首相安华认为此举有助削减成本,提高效率,唯胥视基础建设以及资料共享。
ADVERTISEMENT
削减成本,提高效率的另一面,则是李开复博士在《AI·未来》所言的忐忑:“一些非常高端的白领,比如说放射科医生,他们的看片能力不如机器人”。这些近忧和远虑,绝非无中生有的杞人忧天,而是实实在在地排队在我们眼前一一发生了。
尽管如此,早前科学、工艺及革新部副部长尤索夫阿达透露,多个部门和机构正在集思广益,探讨开发大马的大型语言模型,支持本地人工智能领域发展。但是,除了立马急起直追这个跨时代的新领域,我们确实需要思虑AI化之后的连锁效应。
职场首先要起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一些前线的工作将会急速消失。台湾Yes123求职网的调查发现,售票员丶客服丶产线作业,加油站工人丶店员,都可能遽然不见了。此外,翻译丶记者丶银行柜台丶金融交易丶保险业务,今后也会逐步淘汰。
李开复博士所举之例,处处惊吓:“华尔街的交易员,这个曾经很光鲜的职业很快消失了;未来的保安也会部分消失,因为摄像头的监控,加上一些机器人巡视,已经不需要保安了;司机可能也会消失……”
这些日子,不少大小城市的餐厅,已经引进善解人意的全新智能送餐机器人,帮助点菜、导航、送饭。而且,夙夜孜孜,宵旰忧勤,不遑寝食,全年无休,从来不给顾客脸色。既然这样,你怎么还需要聘请全薪或者兼职的侍者?
由此可见,标准作业流程下的运作,如今可以不必人工待命,而是局部甚至全部转交机器。不但这样,个别的创作,诸如歌曲的撰写,也能透过AI处理。尽管目前效果也许不尽理想,通过不断地学习,假以时日,必然有所全面的提升。
处在朝不保夕的十字路口,我们做好准备了吗?马来西亚统计局的报告揭露,2024年7月,失业率有3.3%,失业者多达56万3700人之众。多了AI之争,接下来技术失业(Technological Unemployment)的走向将会如何?
不管怎样,私人企业,一旦引入Ai的元素,个别部门,往往随之开铡砍人,节省运作成本;然则,庞大的公务员体系,是否一如既往,臃肿如前?既是这样,发展人工智能的意义到底何在?这个提问,也正是政府改革中最大的挑战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