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初地方债发行创新高 资金面料易紧难松



(北京24日彭博电)今年初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明显提速,料将进一步施压银行间偏紧的资金面。
ADVERTISEMENT
首2月达1.03兆
《彭博社》汇总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已公布的前2月地方政府债缴款规模达1.69兆元(人民币,下同,约1.03兆令吉),已创下有史以来同期规模新高,较2023年的前高水平超出逾40%;其中一半为置换隐性债务的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规模超过8500亿元,是主导地方债发行节奏的“加速器”。
中国经济复苏步伐缓慢,财政发力稳成长需求迫切,政府此前表态今年将发行更多特别国债和地方债,来为各项经济刺激计划提供资金,并重申了将提高2025年赤字率的承诺;然而目前银行普遍缺少负债,融资成本偏高,地方债供给的提速料将继续扰动偏紧的资金面。
ING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林称:“目前流动性偏紧,短期内发行更多债券会进一步消耗流动性。”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袁海霞认为,地方债提速或为抢抓“两会”前发行窗口,集中发行将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配债压力,对流动性形成一定扰动。
春节后大行在银行间市场融出资金大幅减少,而面临税期、大量存单到期等不利因素,中国人行流动性投放仍较为克制,银行间资金面持续偏紧,隔夜回购利率与中行政策利率之间的利差徘徊在4年高位附近。
资金紧张导致国债回酬率曲线熊平,短端回酬率明显跳升,市场亦关注超长期置换债供给偏多是否会影响债市长端走向。《彭博社》汇总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发行的置换债中,30年期和20年期的超长期品种占比合计超过60%。
宋林称长期限债券供给增多,确实有助于回酬率曲线回归更健康的形态,但目前影响仍不明显。
中国自2019年开始提前下发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额度,将地方债的发行日期提前至1月;新增额度正式生效仍需等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批。
2024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分3年增加6兆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以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今年2兆元置换债额度使用已超过40%。此外中国也计划连续5年每年将新增专项债8000亿元用于化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