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血蚶/03】大自然的产物,原来蚶苗长这样!



身为马来西亚人,我们都知道被列为濒危野生动物的海龟,每年产卵季节都会游到西马半岛的东海岸产卵,成为东海岸大自然的奇景。
被我们视为炒粿条灵魂的蚶,也同样是挑地产卵的海洋生物,而且比海龟更加神秘,今年在这个海口捞到蚶苗,明年则可能会在另一个海口才有发现,所以渔民都说“这是大自然的礼物,是靠老天保佑的行业”。
ADVERTISEMENT

蚶是可以被饲养的海产,但蚶苗却不能,它是大自然的产物,也无法估计能收获多少蚶苗,除了环境与地理因素,还要看蚶的意愿,即使是蚶苗产地,也不能确保每年都可以有收获,无法被人力左右的自然生态。
大马半岛有多个蚶苗产地,包括雪兰莪瓜雪、柔佛峇株巴辖、霹雳太平和槟城一带,当中以雪兰莪瓜雪的蚶苗堪称最佳,存活率比其他地方的蚶苗来得高,是国内最大的蚶苗供应地。
曾经也是养蚶业者的苏永钅原,2019年结束了养蚶事业后,专注在蚶苗买卖生意。不过他也感叹:“今年收获很差啊,往年12月就已经捞到很多蚶苗,今年到4月(繁殖季节)已经要结束了,只有一点点而已!”
他从二十多岁就跟随父亲干活,那时瓜雪不但蚶苗品种好,养蚶业也相当蓬勃,他们家的蚶埕有100公顷之大,后来州政府重新分配,减少至50公顷。
他表示,蚶苗是大自然的产物,即使瓜雪是蚶的产卵地,也不一定处处有,有的人分配到的蚶埕没有蚶苗,就必须跟其他人买苗。
“不过,没有蚶苗的话,也可以到公共海域捕捞‘阿公’蚶苗,因为蚶苗是没有固定的位置。二十多年前我们养蚶的时候,随便捞一捞都有蚶苗,除了够我们自己的蚶埕使用,还可以卖给别人。”
他表示,一开始他们家的100公顷蚶埕是在沙沙兰,后来州政府重新规划就分配到亚三爪哇。100公顷的地段,每年除了要还50令吉执照费,还要还地税,大约1万令吉。州政府基于蚶埕是筑在海床上,归渔业局管辖,就把管理权交给渔业局,业者也就不再需要缴地税,只是需要每年还50令吉的执照费。
蚶苗生存术:埋在泥堆躲天敌,靠吃微生物长大
他表示,通常蚶苗是在年尾11月到翌年4月左右盛产,价格则视乎捕捞到蚶苗比率。
“蚶苗很小粒的,小到如一粒糖,外表淡黄色,所以要用如蚊纱一样密的网到海床捕捞,捞上来时会夹带着海床上的泥沙、贝壳等杂质,装进16公斤的大桶。如果这里面有60至70%是蚶苗,一桶的价格可以高达600至700令吉,若是50%的话,一桶的售价是400至500令吉,如果杂质太多,蚶苗只有20%,每桶就只卖300令吉左右,以此类推。”
他解释,蚶是不会走动,也不用喂养的海产,把蚶苗撒到海床后,蚶苗就会靠吃海里的微生物长大。在生长的过程中,蚶会不断往海床里钻,把自己埋在泥沙中牢牢稳固,不会被潮水冲走,同时也可以避开被鱼类吃掉。
“尤其是魔鬼鱼,是蚶的天敌,它们最喜欢吃蚶,所以蚶埋藏在泥堆,魔鬼鱼就吃不到,它们可以安心在泥中长大。”
他表示,捕捞蚶苗通常是在退潮时间,或者大涨潮之后。如农历十五前3天,或者初一前3天,渔民会在差不多时候去探一探,发现开始有蚶苗了就会通知大家。所以有时候凌晨两三点就出海,有时候则在早上七八点才出海,跟着潮水涨退来工作。
“一天可以捞到多少?不一定啦,但肯定的今年是近几年来数量最低的一年,质量也不好。一桶只有10至20%的蚶苗,工人薪水都亏了!”
他表示,蚶苗生长的地方是无法掌握的,有时在适耕庄河口发现蚶苗也要去,从巴西不南邦去适耕庄大概是半个小时的船程。
环境污染,造成蚶苗减少
他感叹,与30年前相比,如今的蚶苗是买少见少,环境问题是主要因素,除了海水污染,养虾场使用的抗生素,会随着释放的水流到大海,对蚶苗及蚶造成伤害,加上海床淤泥堆积越来越厚,各种因素都影响蚶及蚶苗的生长。
他表示,养蚶的成本很重,单单蚶苗成本,一个蚶埕就可以从2万到100万令吉不等,所以以前有人笑他是傻子,把钱都丢进大海里,银行户头空空如也。
“但是,做人就是要拼一拼,运气好的话回酬可以有几倍,但也可能亏到哭,要看大伯公有没有保佑!”
他曾经试过蚶苗感染病毒,死得七七八八,亏到血本无归。除了病毒,海床淤泥太厚,蚶苗或蚶也会生病,无法长大,所以必须经常翻一翻海床,让蚶可以快高长大。
要有多少收成才算是丰收?苏永表示,蚶苗一公斤大概有七八万粒。盛产的时候可以捕捞到700至1000公斤不等的蚶苗,收成差的话可能只有几百公斤,所以说做这一行是看天吃饭。
“好像昨天只是捕捞到百多公斤,就是亏本了,至少要三四百公斤才能拿回成本啊!”
瓜雪蚶苗品种好,也被偷蚶贼盯上
他提到,在产量越来越少之下,鲜蚶的价格从2006年开始不断飙涨。
“二十多年前,1公斤鲜蚶只卖几角钱,一包70公斤的鲜蚶才一百多块钱,但现在1公斤就要十多块!”
苏永钅原表示,瓜雪除了是蚶苗主要产地,三十多年前是最多蚶埕的地区。国内虽然也有其他蚶苗产地,如柔佛、槟城、霹雳,但品种不如瓜雪好,生存率比价高,所以全国各地的养蚶业者主要都是用瓜雪的蚶苗。
“除了品种,海水盐分也有关系,这里(瓜雪)的蚶苗都是生长在海水与河水交汇处的河口,海水没有这么咸,比较适合蚶苗生长。”
他也直言,不只是十八丁蚶农面对偷蚶问题,瓜雪也一样,不只偷蚶,连蚶苗也有人偷,不过情况没有十八丁那么猖獗。目前,瓜雪的养蚶人家剩下一两户,捕捞蚶苗的人则比较多。
他表示,瓜雪的蚶苗主要是卖到十八丁和太平一带。
“在蚶苗繁殖季节,渔民捞了蚶苗后,我就会向他们收购,当天必须载去蚶埕出货,因为蚶苗不能离开海水太久,所以必须在24小时内出货,要不然它们都会死掉。鲜蚶的话,离开水还可以活两三天。”
相关报道: 【消失的血蚶/01】炒粿条的灵魂──血蚶消失了!直击十八丁养蚶业的生死困局 【消失的血蚶/02】偷蚶猖狂+地契无法更新,养蚶业四面楚歌,谁来解救他们走出困境! 延伸阅读: 红树林生态01|守护红树林,当一个负责任的游客 红树林生态02|重植红树林9年,萤火虫回家了嗎? 红树林生态03|为什么我们要守护红树林?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