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千年运河畔,一城扬州梦



扬州这座小城,总是能在不经意间撩动你的心。不论是冬日瘦西湖的素雅清冷,还是个园中移步换景的巧思匠心,抑或是一碗热气腾腾的扬州炒饭,扬州的每一面都令人着迷。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走在扬州的街头巷尾,这类优美诗句随处可见,仿佛整座城市都浸润在诗意之中。这句诗出自唐代杜牧〈赠别·其一〉,前两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描绘的是少女的俏丽年华,虽原意赞的是歌女之美,却也恰如其分地映射出扬州的温婉与灵动。杜牧诗意清新、情感真挚,写下的不只是人物,也是那一段风流雅韵的扬州。
ADVERTISEMENT
“烟花三月下扬州。”虽然我未能亲临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三月,但与扬州的相逢依旧让人心生欢喜。这是一座娴静柔美的苏中小城,不仅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世界遗产城市、世界美食之都、中国运河第一城。悠久的历史让扬州积淀了丰厚的人文气息,也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而来。
︱六下江南,乾隆钟情之城︱
扬州的兴盛与运河密不可分。1794公里长的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水运动脉,而扬州,正是这条大动脉上的关键节点。隋唐以来,扬州依水而兴,唐宋时期为江南重镇,到了清代更因食盐贸易而极度繁荣。乾隆皇帝对扬州情有独钟,六下江南,每次都不忘在此停驻。他的御船队沿运河南下,专用的“御马头”便设在扬州。
我特意搭乘三轮车前往“御马头”,尽管今非昔比,但运河水依旧悠悠,码头旁还保留着当年乾隆巡幸的陈设与图片,令人遥想盛世荣光。运河边的“冶春”与“富春”两家百年茶楼也依旧兴旺,我们一行17人更是在此体验了一回乾隆皇帝的“御用早茶”,汤包皮薄馅多,蟹黄鲜美,配上清香碧螺春,妙不可言。
︱食盐贸易重镇,豪宅林立︱
“因盐而富、因运而兴”,这句话用来形容扬州再贴切不过。昔日这里是全中国食盐交易重镇,盐商云集,豪宅林立,富甲一方。代表性人物如清代巨商何芷舠,其宅邸即是今日何园,园中楼阁错落,回廊曲折,尽显盐商家底与文化素养。另外还有几位举足轻重的盐商,他们是周扶九(近代扬州最大盐商)、以文化投资著称,资助文人雅集、藏书刻书著称的盐商汪廷璋 、马曰琯等等。
说到扬州,还不得不提那著名的“三把刀”:厨刀、修脚刀、理发刀。这三项技艺不仅是民间绝活,更成为扬州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当然,我还特地去试了扬州搓背,以及特式扬州脚底按摩,这都展现了这座城市既精致又接地气的双重面貌。
︱坐人力车游瘦西湖︱
傍晚,我在乾隆皇帝爱溜达的瘦西湖呼叫了辆人力车,数十年经验的陈伯轻松自若地拉着我的“座驾”,指着“白塔”说那是清朝盐商江春出资建造迎接乾隆的贺礼。瘦西湖如一幅泼墨山水画,湖畔杨柳依依,亭台楼阁点缀其间,就是少了以前的伎院呗!?
在扬州,我建议你住在广陵区双东街区的“冰瓯馆”,这曾是清代扬州文化名人张丙炎的故居,建筑整体为徽派风格,是广陵古城具有代表的“大宅门”建筑群。
︱古运河畔的历史老街︱
后方的东关街是扬州保存完好的历史街区,坐落于古运河畔,青石板路两旁林立着老字号铺子、手工艺作坊与特色小吃店。对面的皮市街则更显静谧,少了几分游客的喧闹,多了几分旧时光的味道。对了,江泽民故居与朱自清故居都坐落在这一区域里。

︱诗意处处,撩动心弦︱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这座小城,总是能在不经意间撩动你的心。不论是冬日瘦西湖的素雅清冷,还是个园中移步换景的巧思匠心,抑或是一碗热气腾腾的扬州炒饭,扬州的每一面都令人着迷。
扬州不大,却处处是诗;步履之间,满城烟雨,皆是风情。
延伸阅读: 【中国】穿越冬春交替的新疆──冰雪未尽,春意初显 【中国】老干妈辣酱的故乡,贵州如此多彩! 【中国】杭州散步曲──杭州,除了西湖,还有什么? 【中国】漫游安徽古村宏村,红叶纷飞秋意浓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