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文化空间

|

草稿築跡

发布: 7:00am 16/06/2025

建筑

霹雳

红土坎

草稿筑迹

Lumut

李征而

红土坎国际游艇俱乐部

Lumut International Yacht Club

LIYC

草稿筑迹/​红土坎国际游艇俱乐部:被遗忘的滨海诗篇

文/图:李征而(草稿特约编辑,拉曼大学建筑系在读)

在马来西亚州西海岸的),一座紧邻马六甲海峡、面朝邦咯岛(Pangkor Island)的白色静静矗立着。它曾经是地方的骄傲——红土坎国际游艇俱乐部(Lumut International Yacht Club,简称),是1990年代马来西亚发展海上旅游时期的重要节点。但时至今日,这座建筑已变成了废墟,墙面斑白、游泳池积水、杂草丛生,如一首被遗忘的滨海诗。

草稿筑迹/​红土坎国际游艇俱乐部:被遗忘的滨海诗篇
红土坎国际游艇俱乐部。

红土坎因邻近邦咯岛与皇家马来海军基地,曾是马来西亚西海岸重要的海港与交通中继站。配合政府于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推动“海上旅游”(Maritime Tourism)政策,LIYC在此背景下诞生,并由Lumut Marine Resort Bhd经营,于1995年12月推出会员制。当时,这里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的航海爱好者与船主,共销售了239个会员资格(其中227为个人会员,12为公司会员)。

ADVERTISEMENT

当地居民至今仍记得当年的盛况:

“周末常常有大船停泊,白人背包客在泳池边晒太阳,孩子们围着游艇看热闹。”

“很多邦咯岛游客会顺道来这边喝杯茶,看看船。这里的餐厅还有现场音乐。”

LIYC不仅是高端休闲场所,更是串联本地社区与世界旅人之间的节点,也是一段属于马来西亚海上发展历程的缩影。对许多红土坎居民来说,这里曾经是社交、节庆、婚礼、会议甚至艺术表演的举办地。这里不仅是地方经济活力的象征,也是一代人青春记忆的寄托。它承载了海洋文化的浪漫、邻里之间的温度和曾经开放而国际化的生活风景。

草稿筑迹/​红土坎国际游艇俱乐部:被遗忘的滨海诗篇
符合比例的造型设计。
荣景不再的转折

随着时间推移,LIYC所面临的困境也逐渐浮现。多年来会员意愿下降、无法吸引新会员,加上海滨设施维护成本高,使LIYC长期出现亏损与现金流问题。直至2016年4月30日,活跃会员仅剩65名,董事会最终通过决议终止会员制度,并正式关闭俱乐部。

2010年Marina Island码头的建设与启用,也分流了游客与码头资源,让LIYC更显边缘。该码头提供通往邦咯岛更快速便利的通道,游客不再需要经过红土坎老城区,原有的人流、消费和城市活力随之锐减。政府投资与资源逐渐转向更具商业价值的区域,红土坎则被慢慢遗忘。原本作为本地滨海门户的LIYC,也就此失去了它的中心位置。而在城市不断开发与再造的洪流中,那些没有被更新的角落,常常被视为无用之地。LIYC的命运也折射出许多小镇与旧地标的共同困境:当时代列车驶过,它们是被留下的旅人。

草稿筑迹/​红土坎国际游艇俱乐部:被遗忘的滨海诗篇
不知何时才能迎客的大门。
未竟的可持续发展

今日的LIYC是一座“仍站立,却被生活遗忘”的建筑。高挑屋顶、对称塔楼、木质连廊依然存在,只是泳池长满杂草、地板塌陷、栏杆松动、内部无人看管,仅剩风声与一两只流浪猫作伴。

这样的地方是否还能再次被启用?我们看到许多闲置空间,通过社区合作、艺术介入与轻资本改造成功转型。LIYC也可望转型为文创空间、海洋文化馆、青年驻村基地等方向,重新为红土坎注入文化与经济活力。红土坎也许不再是游客的首选,但它可以是在地人的灵魂重心,是属于下一代的文化原乡。

草稿筑迹/​红土坎国际游艇俱乐部:被遗忘的滨海诗篇
放置在亭内许久的游艇。

建筑不是只能被更新替换,它也可以成为一座讲述时间的容器。很多地方的转型,并非来自巨额资金,而是始于人们重新走近一栋老建筑的勇气。一场展览、一场市集、一场音乐会,或许就是改变的起点。这种改变,并非全然为了迎合市场,而是为了回应一代人对“归属”的渴望。若我们不再视废墟为终点,它们便有可能成为新的起点。

或许这里可以转型为社区共享空间,例如举办展览、手工艺集市或青年创作活动,也可以发展为滨海历史与生活记忆交织的微型博物馆,继续为这座小镇发声。它不必追求昔日的商业辉煌,转而成为让人们停留、交流、回忆的慢空间。一个不追赶趋势、只讲述故事的所在。

红土坎国际游艇俱乐部不只是建筑的没落,它是被城市潮流遗忘的小镇如何与过去对话的窗口,是地方记忆与空间想像的交汇点。而这个故事并未结束,只是等待下一段书写者。未来的红土坎,或许不再回到曾经的繁华,却可以从记忆中出发,走向一种更贴近土地、更有人情味的更新之路。

草稿筑迹/​红土坎国际游艇俱乐部:被遗忘的滨海诗篇
俱乐部内废弃的游泳池。
延伸阅读:
草稿筑迹/建筑学是一门值得大众学习及讨论的学科
草稿筑迹/​小镇与甘榜:马六甲边城牙力的马来屋,传女不传男的家族遗产
草稿筑迹/双溪大年二街:一条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街道
草稿筑迹|不被定义的老宅:太平The Petrichor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