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AI】元宇宙未死:AI智慧眼镜“百镜大战”与AR新世代



短期内它可能无法取代手机,但其重要性与日俱增。未来5年,我们将见证“百镜争鸣”的盛况,优秀者将脱颖而出,引领行业标准。
两年前,我曾在电台节目中与主持人范先生畅谈元宇宙的未来。近日,我再次受邀坐在他的录音室里,感受到时代的巨轮已悄然转动。一开场,范先生就抛来一个尖锐的问题:“元宇宙是不是完了?”我微微一笑,从容答道:“绝对没有,元宇宙正在变得更实用。正如我3年前所预测,它正从VR迈向AR时代。”
ADVERTISEMENT
这句话道出了科技趋势的变迁。过去两年我深耕VR领域,愈发坚信元宇宙并未消亡,而是透过AI智慧眼镜这一载体,以更贴近现实生活的方式卷土重来。今年,我们正迎来AI智慧眼镜的大爆发,市场竞争已进入“百镜大战”的新阶段。
AI智慧眼镜技术架构的发展
AI智慧眼镜之所以被视为次世代装置,得益于其底层技术的不断演进与融合。
硬体方面:智慧眼镜整合了多种尖端元件,例如高通Snapdragon AR1平台,具备高效AI运算能力与低功耗特性。雷鸟创新的V3智慧眼镜采用AR1处理器,支援4K拍照与高画质录影,搭配充电盒可续航30小时。眼镜内建高解析度摄影镜头、麦克风阵列、陀螺仪与加速计等感测器,赋予眼镜“五官”,即时捕捉佩戴者所见所闻并感知环境。
显示技术:AR智慧眼镜的显示方案日益成熟。光波导技术逐渐成为主流,能在轻巧镜片中实现清晰稳定的影像叠加。微型显示器多采用Micro OLED或Micro LED,提供接近视网膜解析度与约60度视场角。Ultralite Pro眼镜整合Avegant的双眼LCoS投影机与超薄双目光波导镜片,呈现逼真的3D全息影像。整机重量普遍控制在40克上下,兼顾轻巧与功能。
语音交互与本地AI运算:语音交互成为AI智慧眼镜的核心。内建多颗麦克风与降噪演算法能精准拾取语音指令,部分产品更内建离线语音识别技术。例如,亿境虚拟公司的AI眼镜采用自研JingOS系统,透过端侧AI技术实现降噪、回音消除、语音活动检测与常用口令识别。眼镜内的小型AI晶片能在本地即时执行影像识别与自然语言理解,降低对云端的依赖,提升反应速度并保障隐私。
全球竞争格局: 矽谷巨头对决中国“百镜大战”
全球智慧眼镜市场正上演一场激烈的“百镜大战”。
矽谷巨头:
Meta:与雷朋合作推出Ray-Ban Meta智慧眼镜,全球销售突破100万副,被誉为AI眼镜界的“ChatGPT时刻”。Meta积极布局AR眼镜,视其为打造随身版元宇宙入口的下一步。
Apple:2023年发布Vision Pro混合实境头显,展示尖端空间运算实力。虽然价格高昂且体积较大,但暗示苹果对AR生态的雄心。
Snap:推出第五代Spectacles AR智慧眼镜开发者版,提升视场角、解析度与手部追踪能力。计划于2026年推出面向消费者的第六代产品。
Google:曾在Google Glass时代折戟,据传将联合三星等合作伙伴重返战场。
中国“百镜大战”:
自2023年下半年起,中国厂商密集发布AI智慧眼镜与AR眼镜产品,包括创业新星与科技巨头。
AR四小龙:Rokid展示一体式AI+AR眼镜与空间运算套件;XREAL发表新款XREAL One系列;雷鸟创新推出雷鸟V3 AI拍摄眼镜。
其他厂商:百度推出小度AI眼镜,整合文心大模型;闪极科技发表闪极A1,主打轻量设计与多模态感知交互;LookTech推出平价AI智慧眼镜。
中国市场涌现数十家玩家,连Pico、小派科技、小米、OPPO等也加入战局。360创始人周鸿祎预言,将有更多网络公司加入AI眼镜领域,形成“百镜大战”。
中国品牌以价格与供应链突围,售价逐渐下探至人民币数千元,并与传统眼镜企业合作开发时尚镜框,透过线下眼镜店触达消费者。这些举措展现对AI眼镜普及关键因素的深刻认知:产品品质、佩戴舒适度与量产交付能力。
行业应用实例:从教育医疗到日常生活
AI智慧眼镜的应用场景正不断扩展,从专业领域延伸至日常生活。
教育培训:AR眼镜能为技术工人提供操作指导,提升培训效率。教师利用AR眼镜创造沉浸式教材,如3D太阳系模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理解力。
医疗领域:外科医生可即时查看病患生命体征与术式指南,提高手术精准度。医学教育机构采用AR系统进行手术模拟,降低失误率。
工业制造与维护:维修工程师透过眼镜看到AR标注的故障诊断步骤,加快维修速度。工厂作业员可看到装配件虚拟定位提示,提升生产精度。
文化旅游与零售服务:博物馆中可见AI导览员讲解展品;风景区可叠加古今对照图景。日常生活中,智慧眼镜可即时翻译、实景导航,甚至协助视障人士。
个人数位生活:AI智慧眼镜成为智慧型手机的延伸。用户透过语音助理读取讯息、摘要Email、投射日程提醒。雷鸟V3提供拍摄、辨识、语音电台、音乐点播等功能,成为随身智慧助理。
未来展望:下一个平台级入口,会是眼镜吗?
人们常将新装置与智慧手机比较,探讨其是否能成为下一个平台级入口。
乐观预测:凯文·凯利预言AR眼镜将成为虚实融合的关键载体。未来人们透过眼前虚拟画面与声音接入资讯网络,进入“抬头”的数位社会。
现实挑战:2030年前智慧眼镜要全面取代手机仍有距离。2024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约200万副,渗透率仅0.1%;2030年预估达8000万副,渗透率4.3%。智慧眼镜普及是场长跑,可能有二三十家厂商共存。
共生关系:智慧眼镜与手机将长期共生。初期需配对使用,即使未来可独立运作,手机仍有其价值。眼镜要成为平台,需解决续航、显示舒适度、内容生态与社会接受度等难题。
我始终相信趋势终将向前。未来10年,智慧眼镜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提供资讯、娱乐与服务。手机或许退居二线。正如雷鸟创新CEO李宏伟所说:“下一代计算终端,指的是AI+AR眼镜,它必须是带显示的。”AI智慧眼镜承载着元宇宙从虚幻走向现实的希望,也可能成为改变世界的平台入口。
短期内它可能无法取代手机,但其重要性与日俱增。未来5年,我们将见证“百镜争鸣”的盛况,优秀者将脱颖而出,引领行业标准。我很庆幸身处转折时代,亲眼见证元宇宙载体从厚重VR头盔转变为轻巧AR眼镜。或许再过两年,我们都将戴着智慧眼镜进行访谈。技术浪潮终将改变你我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拭目以待,迎接AR新世代的全面到来。
更多文章: 【多点AI】AI企业战略大转向:四大目标揭示自动化时代的胜出关键 【多点AI】Tesla无人计程车革命:大马准备好迎接自动驾驶时代了吗? 【多点AI】AI赋能MBTI,构建个性化员工沟通系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