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创荣.别再道德绑架性教育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所要鼓励的,不应再是上个世纪禁锢与压抑的价值观。反之,是开放与引导。保守派有必要明白一点,性教育并不是教人如何性行为,而是教导年轻人如何保护自己、尊重他人、认识身体、承担后果。
卫生部日前披露,2024年在18至19岁的大专生当中,居然发现多达222宗感染爱滋病的个案。更令人不安的是,自2020年至2024年之间,累计已有1091名大专生感染爱滋病。这么一个严峻的数据,直接把一个沉重而急迫的问题,摊到了政府和每一位家长面前。那就是我们的年轻人正暴露在极其危险的性行为风险之下,而整体社会却仍然对性教育,持着冷漠且压抑的思维和态度。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作为长者或前辈,对这个严峻挑战是难辞其咎的。而在这个时刻,我们见到拉曼大学双溪龙校区学生代表会、优大青年之声与马来亚大学女研社,在校园“性别平等周”活动中,以极大的勇气站了出来,他们派发避孕套,以宣导安全性行为,促进性健康意识。然而,让人沮丧的是,这项基于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的正面倡议,并没有得更多的正面力量的支持,反而一如预料的,引起一部分保守舆论的质疑,甚至指责这种做法是在“鼓励滥交”。
我们必须正视一个事实,特别是一些坚持旧思维的超级保守派,那便是性行为在青年群体中,是一个已经真实存在的事。倘若我们对这个现象,继续采取“严禁胜于开导”的态度,则将只会让更多年轻人,在缺乏正确认知与羞耻之中,暴露于更大的风险中。实际上,那些因缺乏正确知识和教育,而进行的无保护性行为,便是真正造成HIV传播、堕胎、弃婴等社会悲剧的根源。
今日的现实,已不容我们继续回避。尽管卫生部目前提倡以PrEP(暴露前预防口服药)作为预防HIV的策略,然而未成年者与青少年在实际操作中却面临诸多障碍,仅因法律未明确授权他们在无需家长同意下自我检测与寻求治疗。这种制度性缺口,令防疫措施形同虚设。
鉴于数据之严重,大学生组织挺身而出,提供避孕套与健康教育,不仅是贴近现实的积极行动,更是公共卫生体系的有力补充。我们必须正面解读他们所要传递的信息,并非是“你必须去做”,而是“如果你已经在做,就请保护好自己与他人”。而这恰恰正是负责任的性教育核心。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所要鼓励的,不应再是上个世纪禁锢与压抑的价值观。反之,是开放与引导。保守派有必要明白一点,性教育并不是教人如何性行为,而是教导年轻人如何保护自己、尊重他人、认识身体、承担后果。
当222个年轻生命的染疫个案摆在眼前,我们实在没有理由继续沉默下去,选择掩耳盗铃或对数据视而不见。如果政策制定者与教育工作者,仍停留在视年轻人性行为如同犯罪的旧观念中,那么将会有更多的年轻人,继续成为制度忽视下的牺牲者。
当下每一个涉及到的“相关部门”,是时候摒弃被道德绑架的逃避思维,全面推动涵盖安全性行为、性别平等、心理与生理健康等的综合性的性教育。唯有直面问题,采用符合现实情况的教育态度,才能避免更多“性悲剧”的发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