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星云

|
发布: 5:30pm 20/12/2021

团圆

回家

汤圆

团圆

回家

汤圆

记忆里的汤圆和团圆/美玲(巴生)

作者:美玲(巴生)

看见店家开始预售,才惊觉冬至快到了。这几年,节日的脚步总是特别快,快到连我都觉得被节日推着走。

ADVERTISEMENT

冬至应该是农历里一年的最后一个传统节日,但是它没有年兽、屈原、嫦娥等代表人物,少了一些故事。有人问起冬至为什么要吃汤圆时,就只能说是因为汤圆象征团圆,甜甜蜜蜜。不再重视团圆的人们,是否就失去了这口甜蜜的滋味?

我记得以前外婆会在冬至的前一晚搓好糯米粉团。先找来一个塑料盆,把糯米粉倒进去,加上一些水,慢慢搓揉成形。过程中如果太干,就倒些水,太湿,就酌量倒一点粉,真的是凭感觉,没有数量,没有食谱。这活只有外婆能胜任,妈妈负责听外婆的口令,加这加那,而我们就扮演凑热闹的角色而已。

糯米粉搓成团后,看起来很光滑,实则是黏糊糊的手感。外婆会掰下三分之二的粉团当白色丸子的原料,另外三分之一就加上红色染料粉,变身为浅红色粉团备用。那小罐子的红粉不知道是用什么做成的,福建话叫ang huei bi,类似“红花米”的发音。我问了妈妈“bi”是什么意思,她说不清楚,也不知道是哪个字的音。我很喜欢那罐粉,因为用它染出来的粉团会变成漂亮的颜色,而且充满喜气。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的生日落在冬至后的三、四天,那个染料也可以染红鸡蛋。一年才出现一次的红鸡蛋,带着节庆的味道,让人爱不释手。

排除万难 聚集老家

冬至当天一早,外婆和妈妈开始拿出她们的嫁妆——一个又大又浅的,红色边缘,中间印有花草的铁盘。外婆先在上面撒上一些面粉,以免粘黏。这时,小孩就会围上来,一人分到一小块粉团。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它搓成大概10仙大小的小汤圆。通常任务都会失败,除了不像圆形,有些大得离谱,有些则小得令人担心会溶在汤里。反正一家人有说有笑,七手八脚就变出一大盘的汤圆。

圆圆的丸子有了,和它搭配的灵魂之汤也很重要。外婆在水里加了白糖、姜和斑斓叶,要花一些时间把班兰叶和姜的香气煮出来。另一个锅子就煮开水,水滚后就把丸子放进去,用勺子搅动,等它们都浮起来,在水面不停舞动的时候就可以捞起来,沥干。等汤煮好了,熄火,再把丸子放进去,二合为一,红白相映,香味扑鼻的汤圆就大功告成了。

我妈马上舀好几碗,摆到神明座前,开电烛,点香,然后念念有词向神明祈求家人平安健康。那边厢,外婆已经另起炉灶,煮起各种拿手菜,准备祭拜祖先。我妈等香燃了一半左右,就会唤我一起去烧纸钱,仿佛要把所有内心的愿望都寄托在一张张可以和神明沟通的正方形“大金”上,让它们化为缕缕轻烟,飘上天去传达。

完成这些事,我妈接着就赶紧搬出折叠桌,打开,抹干净,把厨房里摆好盘的祭品一样样捧上来,再用红色小碗装好白饭,隆重其事地摆好筷子汤匙。桌上的每样东西都要按规定摆放,鱼头向里或向外,餐具怎样放,都要大人再调整一次。

轮到全家人依序点香,大人详细禀告祖先今天是几月几日,什么节日,希望保佑子孙。小孩子就拜3下,加上一句“阿祖,你要来吃饭啊。”十几分钟后,外婆会掷筊询问祖先是否吃饱了。筊是两个半月形的木块,询问者双手握着,往上一掷,如果筊掉在地面是一正一反,就代表你得到正面的答案。两个筊都相同方向则代表否定,需要重掷,或者等一会儿再问。得到祖先的回应后,才可以去烧祖先金。通常冬至前几天的晚上,大大小小都会在客厅一面看电视,一面折纸钱。大家依照能力,折成元宝形,杯子形,或是圆筒形。听说元宝形的金纸价值最高,祖先可以收到比较多的钱。

整个冬至祭拜活动到这里才告一段落,一群小孩迫不及待把食物收去厨房,开始大快朵颐。难得大鱼大肉,小孩子吃得津津有味。逢年过节才的舅舅阿姨也一起动筷,一家人有说有笑。当天的饭后甜品就是汤圆,而且要按照岁数决定汤圆数量,那时候的我多羡慕大人可以多吃好多颗。

到我长大了,开始接手烹饪祭祖的食物后,才明白为什么外婆和妈妈在大节日吃得不多,或者不和我们一起吃。实在是因为她们太忙了,一早切切煮煮,像行军一般赶完整个流程后,还有后面一堆洗洗抹抹的功夫要做。一顿操作下来,怎么还有胃口吃饭呢?主厨看见别人吃自己煮的食物时都非常有成就感,外婆看见各自嫁娶的子女回家吃饭也很开心,我想她心里的满足已经大于饱腹的欲望。

以前庆祝每个节日,都有按照节令,追思某位伟人,传承传统文化等的意涵,大家都排除万难,聚集老家,一起祭祖过节,吃团圆饭,顺便介绍下一代认识家族里的姨妈姑姐。反观交通、通讯皆无比便利的这个时代,要把人拉回家团圆的力量却变小了。应节食品已经不再应节了,大节大日一定要赶回家吃饭的观念已不复存在,现在的社会氛围下,祭不祭祖,在不在家吃,按不按照习俗礼仪都不再重要。如果应该追远的先人和孝顺的长辈都不是你回家的理由,那些圆圆的丸子,圆圆的月饼,圆圆的灯笼便都失去了“圆”的意义。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