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发布: 7:00am 31/03/2025

流浪者

吉隆坡

露宿

街头

流浪

星洲人深度报道

流浪者

吉隆坡

露宿

街头

流浪

星洲人深度报道

【流浪者之歌/01】我住在街头!──露宿者的流浪故事

报道:本刊 叶洢颖 摄影:本报 黄冰冰

家在哪里?为什么有家不回?还是无家可归?每个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的理由有心酸的,也有迫于无奈的。他们虽然孤立无援,但仍然有人愿意帮助他们。

市中心怎么那么多流浪汉?”

ADVERTISEMENT

这是在某社交媒体上看到游客提及频率很高的问题,因为在高楼林立,寸土是金的繁华地带,却处处可见衣着褴褛、蓬头垢面的流浪者,一座城市的极端两面无遮无掩地暴露在外来游客的面前。

每每在碰到流浪者时,心里不免产生避之则吉的念头,凭借他们的外表脑补故事无数,不识其人却为其编撰人生。

在听完他们的故事后,也许你会发现人算不如天算,命运的翻云覆雨,让人人都有可能成为流浪者。

【流浪者之歌/01】我住在街头!──露宿者的流浪故事
“吉隆坡市中心怎么那么多流浪汉?”这是在某社交媒体上看到游客提及频率很高的问题。

今年74岁的杨金发已经在吉隆坡流浪逾30年,如今是“曼谷银行”五脚基的“住客”。

他非常熟悉这片生活已久的区域,虽然他总是一人独行,从不和其他人结伴,却清楚知道每条五脚基有多少流浪者;哪里有人派饭;哪对姐妹分别遭遇渣男丈夫,感叹她们遇人不淑;谁被寻仇惨死街头……

一双眼睛看尽人间冷暖和血腥暴力,惟他紧守着自己的街头生存法则:不要拉帮结派、不要“鸡婆”、管好嘴巴。

“最好什么事情(只是)看就好,不要插手。”

“这边近来死了2个人了。”他绘声绘影地讲述行凶者是何人以及事发过程,然而面对警方询问时,一问摇头三不知,只当自己双目全盲,装聋作哑以明哲保身。

“只要不好赌,基本没什么事。不然为了赌博,就会去偷、去抢。”

他喜欢打桌球,曾经也会去打麻将打发时间,偶尔翻阅一下报纸,日子便如此过去了,一晃眼已三十多年。

【流浪者之歌/01】我住在街头!──露宿者的流浪故事

【流浪者之歌/01】我住在街头!──露宿者的流浪故事

天大地大,都是容身之处

他回想自己从家乡适耕庄来到首都时,大约40岁左右。一开始在茶室冲茶,后来觉得挣不到钱,便干脆放弃工作,在街上游荡。

至今,每个月他的姐姐和弟弟还会给他数百令吉零花钱,偶尔路过的人会给他钱。

“我爸去世得早,所以早早就分了家产,我就把我的芭租给弟弟。我也不是很有钱,是过得去啦。”

既然并非身无分文,为何不租个房遮风挡雨?

“哎呀,不用啦,这边不用租,到处都是(房间),”他指了指周围偌大的五脚基,“人家给我(住房间)我都不要,我现在很自由,那些(宗教组织)的规矩很多。”

“单身一个人,随便去哪里睡都可以。”

天大地大,都是他的容身之处。

他坦言只要身上有钱就会买酒喝,但是除了酒,他仿佛已经没有其余的物质需求。比如与我们交谈期间,来了好些派发食物的人,他也没上前排队去取。

“我这里刚拿了饭,都还没吃。”他指了指身边包装完好的饭,连杨辛娣送他的睡袋,亦是几经推拉他才收下。

一派风淡云清,无欲无求,惟忆起曾经二十多岁时喜欢的女孩,情绪方出现些微波澜。

“她是安顺人,那时候我父亲不喜欢,希望能找回福州人,她是福建人。”

关于女孩的一切,他徐徐道来,包括她的家里姐妹几人;分手之后,伊人结婚搬迁到何处……

如果当初跟那女孩结婚,他还会想要街头吗?

“我们以前结婚的话就住家里了,哪里还会出来睡街边?”

【流浪者之歌/01】我住在街头!──露宿者的流浪故事
虽然看尽人间冷暖和血腥暴力,惟杨金发紧守着他的街头生存法则:不要拉帮结派、不要“鸡婆”、管好嘴巴。
【流浪者之歌/01】我住在街头!──露宿者的流浪故事
杨金发并非身无分文,只是认为无需花钱租房,单身一人在哪都可以是家。

露宿街头的原因……

相比起杨金发是自愿流浪,阿尔伯(Albert)、伊娜(Ina)和安(Ann)流落街头则是迫于无奈。

“我今年42岁?啊不,45岁?”阿尔伯细细思考,然后笑道着,“83年的,是42岁。有时候你只是闭上眼睛,突然间醒来,发现自己已经42岁了。”

他的流浪生活始于疫情之时,露宿街头的日子或断或续要视乎他有无工作,对他来说,这是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唯一可行的方案。

“我没有选择露宿街头,但突然之间,这个方案变得可行了。这就像是个舒适区,如果你失业的话。”

“我的工作时有时无,当我失去工作时,备选计划就是在这里。”

茨厂街关帝庙旁那间废弃的店屋五脚基是他的Plan B,这次他足足在这里待了1年半,也是最久的一次。

阿尔伯的英语极好,在交流过程中,从他的遣词用句可看出他曾受过高等教育,对此他谦虚地表示:

教育程度不算高(mediocre),只有一张对他帮助不大的证书。

他曾在潜水行业8年,是一名救援潜水员,本该成为潜水教练,然而由于身体缘故无法承受水下压力,不得不离开。后来开始打散工,当过保安,也做过园艺工作长达5年,最后园艺公司倒闭,他再次宣告失业。人生起起,然后落落落落,仿佛再也没有顺畅的时候。

“我必须保持正面积极的思维。”

不过,他无奈道,如今找工作不易,应聘时会发现对方倾向于聘用更年轻的人,一问年龄后,往往就无下文。

其实他是雪隆一带的本地人,家人就居住在蒲种。询及为何不回家,他只是摇了摇头:“他们有自己的家人和生活,我不可能介入,而且他们家里已经满员,不想麻烦他们。”

【流浪者之歌/01】我住在街头!──露宿者的流浪故事
阿尔伯的流浪生活始于疫情时,露宿街头的日子或断或续,要视乎他有无工作,对他来说,这是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唯一可行的方案。
【流浪者之歌/01】我住在街头!──露宿者的流浪故事
阿尔伯英语极好,在交流过程中,从他的遣词用句可看出他曾受过高等教育。

街头生活危机处处,随时可能会没命

当我们在探讨是否可能经营短视频平台分享流浪生活,成为自媒体博主时,他顿了顿道:“我必须买一台手机,我之所以没有手机,因为这会让我变得紧张,担心会有人偷我的包。”

曾经有一次,他在街上抱着包睡着了,结果有一名男子趁他不备拿出刀子切开他的包,拿走包里东西之际,忽然他醒过来,两人差点打了起来,如今想起亦后怕。

“这其实挺危险的,你知道吗?大约两到三周前,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有个男的睡着了,另一个男的想偷他的手机,但没有成功,然后发生了对峙,最后其中一个人的喉咙被刀割开而死。”

“很多自媒体是来自外国或外地的,拍完视频或照片就走,但我住在这里,他们可能会回来找我(麻烦)。”

【流浪者之歌/01】我住在街头!──露宿者的流浪故事

【流浪者之歌/01】我住在街头!──露宿者的流浪故事
安和伊娜如同托尔斯泰所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她们流浪的原因各有不同。
没有固定住址,即便工作也会被开除

除了性命之虞,女性流浪者餐风露宿亦可能遭到不怀好意的人欺侮,询及应对方法时,安面露坚定神情:“我们一定要勇敢反抗啦!不然我们能做什么?”

许是考虑到安全问题,53岁的安和29岁的伊娜这对非亲非故的忘年交结伴同行,相邻而宿一年有余。

如同托尔斯泰所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她们流浪的原因各有不同。

安是本地华裔与暹罗裔的混血儿,32岁开始漂泊无定。她原是吉打浮罗交怡人,曾经也有过令人称羡的家庭,然而一场车祸让她的美满家庭瞬间破碎。

父母、丈夫当场死亡,她和孩子逃过死劫,尔后她在餐厅打工一手拉拔大儿子,直到身体健康亮起红灯,不得不停止工作。

“当时我做心脏手术停职2年,但我的华裔老板依旧给我发工资。”

随后,她为了做心脏手术来到吉隆坡,她本已找到保安工作,但由于没有固定住址,工作4个月后又被开除了。

所幸她的儿子今年22岁,考获奖学金后前往曼谷留学读医,只是如同天下父母心,报喜不报忧,她一直刻意隐瞒,未敢告知他露宿街头的真相。

“他这周一回来,我们才见过面,”一提起儿子,她难掩喜悦之色,“是我去找他,我不可能把他带来这里。”

“我肯定不能让他知道,否则他会伤心,影响他的学业。”

【流浪者之歌/01】我住在街头!──露宿者的流浪故事
安至今不敢让儿子知道她露宿街头,唯恐影响他的学业。
【流浪者之歌/01】我住在街头!──露宿者的流浪故事
年轻的伊娜前途茫茫,她是在父母双亡的情况下,疫情期间被家人抛弃,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没有固定住址,让她难以找到工作。

面对扫荡──无家,不睡街边睡哪里?

安的人生还有希望,生命的曙光就在前方,而年轻的伊娜却显得前途茫茫,她是在父母双亡的情况下,疫情期间被家人赶离家门,流浪至今约4年。

“那些非政府组织说可以帮我们,但只是说说而已。”

“市政府说,如果居无定所,没有工作,那就去老人院。”

可她年方29,完全不符合入住老人院的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她罹患心脏病、高血压、皮肤病等多种疾病,难以负荷工作的辛劳,可谓左右为难。

面对福利部、市政局时不时的扫荡,不允许她们露宿街头时,安语带不甘和愤怒地反问对方:“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不让睡街边,难道要睡在河底吗?要不给我们一间屋子住?”

更无奈的是,每一回被执法单位取缔后,她们被送到庇护所,不到半日又让她们自行离开,不管不顾,于是她们又回到街头。

相关报道:
【流浪者之歌/02】流浪汉妈咪/街头施饭关怀,让他们找到活下去的希望
【流浪者之歌/03】无家不是罪!定点送食,温饱落难的人

延伸阅读:
【前线社工/01】成为社工,满腔热血是不够的,你需要专业的知识与信念
【前线社工/02】社工不是救世主,不能拯救所有人,我们只能把资源带给你
【前线社工/03】通过社工培力,帮助幸存者跨越层层障碍,修复社会功能重返社会。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