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文艺春秋

|
发布: 9:00am 04/09/2020

冰谷/捕鸟和看戏的那些年(下)

作者: 冰谷

捕鸟和看戏的那些年(上)

前文提要:经不起诱惑的斑鸠火鸠飞落寻食,触动斜摆的小枝,山楂弯弓反弹,活圈收缩缚住斑鸠的脚部,展翅难飞;有时缠着颈项,不及时发现就会被吊死,僵成尸鸟。

ADVERTISEMENT

不善高飞的鹌鹑不曾在窗外的旱稻芭出现过,因近距离飞行很容易被追捕。它们习惯匿在高茅草丛里作沙浴,留下的松泥痕迹却往往成为自掘陷阱,被发现和被追踪捕捉;但鹌鹑奔跑刁窜,在丛草密麻间几个起落,便消失得踪影缈茫了。

鹌鹑蛋香醇,我少年时幻想过把野鹌鹑驯服,饲养着像母鸡那样天天生蛋,不必花钱购买。但是,万万没料到鹌鹑野性难驯,它们不吃不喝,头撞牢笼,撞到头破血流,至到英勇气绝。过后,我只好放弃再捕捉,让它们自由自在翻泥卧沙,温饱后在茅草丛里穿梭奔腾,享受自然界富于的生态律动。

拥有四排长屋的建益园由二十余家庭组成,我们居住那幢有6家,两家印裔,相处甚欢,对面一幢有家河婆客,每回磨擂茶都捧两大碗过来分享,我的客家话也从那时学起。再过去两排也有客家,广东、福建和广西,华裔种族简直比瑶伦新村还繁杂。用“拉矢迪”射鸟、抛陀螺、制竹枪、滚车轴、捉豹虎都三、五结队出发,尽兴而归。以上都是少男的玩意,跳人头、抛石子、串绳子这些少女的专属,偶然我们也凑数。

制作竹枪的小青竹随处可见,富家用作篱笆墙,青绿盈然比那铁刺篱笆可亲顺眼。只要砍下青竹枝,去掉两头竹节,就是竹枪管;筷子段的木枝做推动轴,“子弹木”到处有,长年结实,采下装在裤袋里,享用不尽。竹枪前端塞一颗“子弹”,后头塞一颗,推动轴迅速一推,“啪”一声果实子弹急射出去,射中身体微痛,力度可想而知。

很多童玩都随时代烟灭了,刺激的竹枪最叫我怀念,每次路旁看见生命力强的子弹树,我就不禁想起竹枪,“啪啪啪”手执双管竹枪的英姿雄发,与玩伴对峙的拼搏场面,记忆犹在。后来进入园坵当上经理,手握真枪实弹的双管猎枪,对枪管的使用反而疏离,那毕竟是毁灭生命的凶器呀!

* * *

五、六十年代,没有VCD,电影还是黑白片,江沙的大光戏院和奥迪安成为两大主流戏院,普通日子每天日夜放映两场,新年佳节4场还加半夜场,卖戏票的小窗口挤满拳头(握着钱),谁都不肯退让——排队的文化尚未萌芽。防止黄牛票,每人限购5张。

电影是常态的娱乐,其他周期性的娱乐有巡回演出的马戏团和戏班,都让市民引颈期待。沈常福、大天球两班马戏每年巡回,每次演出三、四天就离开。他们在东南亚巡回,踪迹遍及马来来亚、越南、泰国、新加坡、印尼等国,表演的项目差异不多,不外空中飞人、骑脚踏车走索、虎象马跳火圈、魔术、飞刀射箭,后来大天球还加惊险的“天球飞车”。

马戏团场地大,通常在Polo大操场(原是英政府时代开辟作霹雳苏丹骑马之用)驻扎,几个小帐蓬为道具、动物、杂工准备,大帐蓬安置观众座位,长板前低后高,一层层链接排成大圆圈,票价前贵后廉,每天演出一场,都在晚上。团主沈常福身材微胖,最后出场,手执“神鞭”,甫进场手中一扬,“哔啪”声中闪电的神鞭令雄狮丧胆。长裤长袖衣的沈老板威严凛凛,他掀开大铁笼的门框走进去,将神鞭搁在笼框上,手执籐鞭,迎接狮子。狮子表演是危险项目,沈兽师和狮子都困于大铁笼内,以伞形的粗绳罩着笼顶,做足防范措施。狮子吼然跳出牢笼,蹲坐在木墩上,沈师父指示狮子来回跳过火圈;偶遇狮子不驯,沈师父立刻抓取神鞭,兽性即被压制住。

60年代末期,马戏团从繁盛渐渐走向衰落,大天球最先消失,不久沈常福也福运不济,收档了。马戏团也是辛苦职业,经营不易,收场搬运的同时技术演员也在不停练习,若有失手就影响声誉。空中飞人在飞越时铜钹的紧凑讯号,台下仰望的观众其实也心胸奔腾的。

在翻阅童年这一页,马戏团的演出占有重要的位置,那些陌生的特技演员、诙谐的小丑、奇幻的魔术师,甚至那些被牢困的狮子、大象和猩猩猿猴,都一再在我的怀念中徘徊。

戏班的出现要比马戏频密,江沙县属各族华裔的寺庙包括历史悠久的昭惠庙、九皇爷、太子庙……,尊师诞辰或周年庆都不惜砸重金聘请福建、潮州班和粤剧,搭棚建台演唱数天,以谢神恩。少年的我对铜锣鼓钹喧天的大戏不会专注,也不甚理解。唱功一流的粤曲红伶薛觉先都曾领团在戏院演出,也激不起我的兴头,何况那些听不懂的潮州班。记得几次与左邻右舍的玩伴骑脚踏车去几哩外的昭惠庙(习惯上我们叫福建庙)凑热闹,只能远观大花脸在台上团团转,在台上进进出出,随着鼓声动刀枪,台柱两旁写着《木兰从军》、《樊梨花》之类,仍在念小学的我跟本没法入戏。

那些坐在台前凳椅上的婆爷们,聚精会神眼耳并用的观众,场场皆到,他们才是懂得欣赏大戏的戏迷。小子们在人群中穿梭,买点吃的喝的,是最大的享受。凑热闹一阵,拍拍屁股散去,我们这班从建益园来的小子,第二天还得早起割胶去呢!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