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
发布: 7:00am 03/04/2023

吉隆坡

华人义山

客死异乡

义山

坟墓

墓碑

清明节

广东义山

周刊专题

南下华人

白伟权

入土为安

【清明墓志/01】清明话义山:南下华人最后的归宿

报道:本刊 梁馨元 摄影:本报 黄玲玲
【清明墓志/01】清明话义山:南下华人最后的归宿
有些华工死后无法回故土安葬,地方闻人、公司或会馆便会负责打理他们的身后事,能借此积功德,提升社会名望。

从前华人南来马来亚,环境并未如想像中适合居住。放眼望去,四周都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盆地,总得有人开山垦荒。人一旦聚居一地,除了三餐温饱、有瓦遮头,紧接着的需求便是教育与信仰,因而衍生了学校、庙宇等建设。那之后呢?人总逃不过死亡,最迫切的需求首推

这个清明前夕,长年研究的学者,熟练地领着大伙到各个角落探险,谈起华人义山的由来、讲解各籍贯的造型设计特征,更走进幽秘地带探索隐匿在密林间的数座名人墓……

ADVERTISEMENT

早上10点半的吉隆坡广东义山,阳光正盛,义山学者白伟权行前叮嘱我们带好防晒装备。他熟练地戴起了斗笠,领着队走到大伯公龛前拜一拜,“我们一般相信大伯公管理这座山,无论信不信都好都会先跟祂说一声:我们来了,希望不会打扰到大家。”

幼时清明随长辈踏足一片萧瑟的义山,四周杂草丛生,无人打理的荒冢有之,造得金碧辉煌、壮观雄伟的亦有之。但多数时候,也仅是来去匆匆,在自家先人的墓前打理祭拜一番便离去,也因长辈叮嘱避忌而鲜少四周观望。但义山的学问与由来,你想过吗?

一切要从华人南来说起。简单而言,下南洋即是人们从一个熟悉的生态环境,转换到另外一个全新的环境,但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死亡率极高。“高到什么程度呢?约1870、1880年代,森林刚开发的时期,大概70%来的人会死。死因很多,有的只是被蚊子叮咬,喝了不干净的水也会死。”

放在现代,几乎无法想像死亡是如此普及。人们挖掘地下水,谁知源头有动物或人的尸身腐化渗出尸水,上游水源被细菌污染导致霍乱。肉眼自然看不出水的好坏,于是下游的人取水饮用,一不小心就染上疾病。

在物资贫乏的年代,别说要摄取蔬菜、维他命的营养,就连三餐温饱都是难事。长期下来,劳工营养不良,因此疟疾一来他们无力与疾病抗衡。这不仅发生在劳工阶层,台湾长达50年的日治时期,蚊虫成了“抗日英雄”,许多士兵死于疟疾,就连亲征台湾的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也免不了死于那场霍乱。

可想而知,解决死亡问题,成为早期华人切身的课题。

【清明墓志/01】清明话义山:南下华人最后的归宿
起初,人们并未有使用棺材的习俗,直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开始有起色,产业分工越发细致,才逐渐有了殡葬行业,如棺材、墓碑的制造。
【清明墓志/01】清明话义山:南下华人最后的归宿
白伟权指,早期华人因疟疾、环境等因素导致死亡率高,义山成了迫切需求。

没有义山的年代,华工葬在哪里?

人死后总得找个地方安葬——不可能把逝去亲人的尸首置放在屋外,待腐烂诱野兽啃食,那并非华人的习俗,“”是华人殡葬传统中重要的观念。即使迫切需要安葬的土地,但根据白伟权的说法,最初并不见得有一个地方,称之为“义山”。

起初,人们只是草草找个地方把尸首集合埋葬,就像在戏里所见,用草席把尸身裹起埋进土里。虽然经济能力较好的一群,能把先人火化后的骨灰置入瓮内,寄回中国重葬;但多数人负担不起高昂费用,甚至在异乡举目无亲、孤苦无依的情况下,死后只能埋葬在郊外的荒地。

因此,当人们将环境驯化,完成了森林的开发之后,肉眼可见的问题即是“尸骨散落一地,虽然从前都埋在土里,但牛羊不断踩踏土地,野狗扒挖,日积月累泥土松软,埋好的尸骨很容易被挖出来。”苍茫郊外,一片白骨露野,阴风吹来,想像这画面该有多惊人?这样的故事,白伟权说在许多百年老义山的碑铭上都有记载。

这证明了什么?从前的人并无使用棺材的习俗,而是用木头、布料、草枝将尸体遮盖之后便下葬。也因为当时社会的产业分工不明确,好比华工南来被分配的工作是开采锡矿或开发森林,而不会有负责处理殡葬的行业,那不是人们经济最主要的考量。直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开始有了起色,产业分工越发细致,殡葬行业才逐渐发展开来,因而有了棺材、墓碑的制造。

【清明墓志/01】清明话义山:南下华人最后的归宿
义山所在的地方,往往是市镇早期的郊区。
【清明墓志/01】清明话义山:南下华人最后的归宿
义山的“义”,就是善举,也象征华人传统观念中的“仁义道德”,把先人好好安葬就是一种善举。

公司山的来历

义山坐落在土地之上,它最基本的条件即是土地。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好转,社会地位较高的华裔领袖便开始站出来,发动募资和筹款活动,从政府手中买下土地,使它们从不合法转为合法。早期义山土地的合法,又要视乎殖民政府进驻的步调,好比在雪兰莪、森美兰、彭亨、霹雳等地,大约在1874年后才陆续进入英国的统治,继而出现了买卖土地申请、规划土地等法律制度。

对华人社会来说,妥善安葬与处置先人极为重要,因而成立了义山组织,通常由当地华侨公所、中华公会或庙宇组织形成的委员会,去执行募资等行动。

白伟权走到一座总坟前指,慢慢地义山进入更具规划的阶段,人们集资建立凉亭,也集资把葬在老义山的尸骨挖出来重新安葬。从前的华工南来,都是由地方性开发如“义兴”、“海山”等公司负责,当劳工病死,公司也会免费处理身后事。一般而言,在义山里所见的“公司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

因此每每清明扫墓,沿路看见一些特别宏伟的坟墓,也许就是某座公司的总坟,里头埋的不是一两人,而是整个公司的劳工。它们最初的埋葬地都不在此,而是从另一处把散落的尸骨挖出来,再重新妥善安葬。

【清明墓志/01】清明话义山:南下华人最后的归宿

【清明墓志/01】清明话义山:南下华人最后的归宿
建造行总坟墓。
回不了故土,只能异乡入土为安

谈起义山与尸首,会不会联想起由欧阳震华主演的古装片《洗冤录》?但戏里出现最多的不是义山,而是一间在荒山野岭、由阴森古怪的老人打理的义庄。

义庄相比义山,虽然都有“安置”尸体的功能,但前者是暂时的。马来西亚不见义庄,但在香港,义庄就像尸体的转运站,把过世的美国海外华人尸首运回广州。

义山的“义”,就是善举,也象征华人传统观念中的“仁义道德”,把先人好好安葬,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善举。当时社会经济不好,许多华工滞留海外无法回国,死后只能葬在异乡;而地方闻人或会馆此时就会负责打理他们的身后事,也算是行善举积功德,借以提升社会名望。

这时,白伟权提到了“归正守丘”,也就是华人希望即使死在他乡,也能够被送回故土安葬。就好像港产僵尸片,术士摇铃铛,撒黄纸,在尸体未腐化时赶回乡安葬?就是落叶要归根这样的想法,人们生前的遗愿都希望能够回乡入土。

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回不了故乡的人们,终归需要一个入土的地方。可以说,最早的义山就是因各种现实因素滞留外地的华人,最后的归宿。

【清明墓志/01】清明话义山:南下华人最后的归宿
早期华工南来采矿,四周都是原始森林盆地,需要开山垦荒,生活艰辛,因而死亡率极高。
【清明墓志/01】清明话义山:南下华人最后的归宿
义山土地从不合法转为合法,需要看殖民政府对土地的立法与规划。一旦有了规划,当地的华社领导便发起募资行动,从政府手中把义山土地买下。

相关报道:
【清明墓志/02】刻在墓碑的文字,记载逝者的生平故事
【清明墓志/03】名人墓地追思,铭记先贤开埠功劳


延伸阅读:
【清明专题:拾金/01】华人丧葬习俗之拾金迁葬
【清明专题:拾金/02】人死后,遗体腐化成白骨,要花多长时间
【清明专题:拾金/03】从择日到新居入伙……拾金仪式大解密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