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
发布: 7:00am 18/03/2024

槟城

华人

姓氏

姓名

洪来喜

姓氏桥

马来西亚华人姓氏总会联合会

曾金吉

杂姓桥

【姓氏溯源/01】姓氏之根,承载祖辈多少故事?

报道:本刊 叶洢颖 摄影:本报 黄玲玲、林晓慧

”是一个人的身分象征,其中“名字”是人皆有之,“”特别之处在于其传承的性质,可让我们顺藤摸瓜,追根溯源之外,对于当初南渡来马扎根的,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今我国华人的姓氏有多少个?哪个姓氏最罕见?哪个姓氏的族群最为人强马壮呢?

ADVERTISEMENT

      【姓氏溯源/01】姓氏之根,承载祖辈多少故事?
姓氏桥之间的距离并不远。

“姓名”是一个人的身分象征,其中“名字”是人皆有之,但并非每个民族具有世代相传,带有继承性质的“姓氏”。

例如我们的巫裔同胞、阿富汗人、冰岛人、缅甸人;部分中国少数民族如维吾尔族、藏族(约95%无姓氏)等等,他们的名字结构一般是本名加上父亲的名字,又或者只有名字。

“姓氏”的特别之处在于其传承的性质,可让我们顺藤摸瓜,追根溯源之外,对于当初南渡来马扎根的华人,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今我国华人的姓氏有多少个?哪个姓氏最罕见?哪个姓氏的族群最为人强马壮呢?

答案也许会颠覆你的想像哦!

“姓”和“氏”的起源

“姓氏”实际上是一个合称,在春秋战国时代之前,“姓”和“氏”是两种概念。

“姓”的起源可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用以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因此很多古代姓氏如姬、姜、姚、姒等带有女字旁,直到过渡至父系氏族制度后才从父姓,氏反为女家所用。

所谓的“氏”,笼统来说就是分支。周朝初年大规模分封诸侯,周武王、周公旦和成王将土地分给兄弟、亲戚和异性功臣,建立71个封国,这些诸侯的后人以封国的名字为“氏”。

接着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分封,如田、白、鲍、费、范、屈等等,如此层层分封,“氏”在这时期就大量地产生。

后来“姓氏”合而为一,华人如今所使用的姓氏大部分来自于“姓”衍生出来的“氏”。

除了国名、地名,官职如司马、司空、司徒,或技艺如巫、陶、屠等作为姓氏的也有之,有的则是君主赐姓,或避讳等其他因素而改姓。

例如距离我们最近的清朝,就出现一波改姓潮。

满清覆灭以后,原本当家作主的满族纷纷依据原本姓氏的含义或谐音改成汉姓,例如皇家姓氏──“爱新觉罗”在满文里,“爱新”即金,“觉罗”即赵的意思,因此大部分来自该家族的后人改姓金或赵。

清宫剧里最常见的“钮祜禄”氏,寓意为“狼”,其后人多半改姓为“郎”或“钮”,钢琴家郎朗和导演钮承泽便是其后人。

由于上述原因,因此会出现同宗不同姓,同姓未必同宗的现象。

      【姓氏溯源/01】姓氏之根,承载祖辈多少故事?

      【姓氏溯源/01】姓氏之根,承载祖辈多少故事?
槟城姓氏桥的每座桥等于一个聚落,来自同乡同姓氏的人来到这里聚居,而这几个姓氏以外的人们,则聚居到杂姓桥。图为姓林桥原貌。
大马华人姓氏特色:一“字”各表

走进的会所,目光所及的墙上挂着一方方的小型牌匾,而牌匾上刻着来自不同姓氏的捐赠者姓名,仿佛一本《百家姓》摊开在眼前。

中国于2020年发布全国姓名报告显示,王、李、张、刘、陈为5大姓,占该国户籍总人口的30.8%,其中姓“王”的汉族最多,达9530万人。

那我国又是哪个姓氏荣登榜首呢?很快,该会荣誉总会长拿督斯里就为我解惑。

“马来西亚华人姓林的最多,约有70万人;比较少见的姓氏是白、尤等等。”

他分享道,我国大大小小的姓氏公会约100个,符合资格且加入该会的有40个,而这40个公会却涵盖50个姓氏。

比如六桂堂总会的洪、江、翁、方、龚、汪6个姓氏;荥阳(郑、潘、池)联合总会的3个姓氏;济阳辛柯蔡宗亲总会等等。

“因为都是(来自)同一个祖先。”

      【姓氏溯源/01】姓氏之根,承载祖辈多少故事?
洪来喜分享道,我国大大小小的姓氏公会约100个,符合资格且加入马来西亚华人姓氏总会联合会的有40个,而这40个公会却涵盖50个姓氏。

有趣的是,除了因为上述历史原因导致同宗不同姓,在我国即使是同姓的人,身分证上的姓氏拼音也未必相同,甚至出现两种以上的拼音,导致我们无法从拼音上判定人们的真实姓氏。

比如“陈”可以是Chan、Tan、Ding、Chin;“洪”也许是Hong或是Ang;“Pang”究竟是冯、彭、方还是房?“Wong”到底是黄、汪还是王?

他解释说,姓氏的拼音如何完全视乎人们的方言和籍贯,他以自己的“洪”姓为例,广东人是Hong,福建人则为Ang,颇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之感。

“马来西亚不像中国那般统一中文名,加上许多第一代来的人不懂(拼音),只会说方言,在报名时就直接念出方言名字,于是就这样用下来。”所以,一家兄弟姐妹几人的姓氏拼音不一的情况也不罕见。

如今教育普及,人们文化水平大大提高,接受过中文教育的新一代普遍上断文识字,也普遍熟悉汉语拼音,有没有纠正、统一的可能?

洪来喜坦言,其实在他领导该会期间,曾经提议纠正姓氏的拼音,不过遭到否决。

“很多人提出跟爸爸这个姓(拼音)几十年、几百年了,没理由去改,所以就没有改了,我们就继续沿用。”

“我们在注册公会时会面对到的问题,因此在注册时就要列明一个姓氏有不同的拼音是由于籍贯不同的缘故,官方也会接受。”

他笑称,这是一“字”各表,也是马来西亚华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因为泰国、印尼等东南亚的华人已经被同化了,老一辈或许还有中文姓名,但大多数新一代的没有了。”

我不禁回想起曾接触过的泰国华裔,其正式姓名上确实已经看不出原来中文的姓氏为何。

“虽然印尼有2000万华人,但他们连自己的母语──方言也不会,姓名亦不似华人了,泰国也一样。”

      【姓氏溯源/01】姓氏之根,承载祖辈多少故事?
杂姓桥,顾名思义是其他姓氏的人聚居地,但如今其他姓氏桥实质上也与杂姓桥无异。
      【姓氏溯源/01】姓氏之根,承载祖辈多少故事?
曾金吉说,居住在姓氏桥维修成本很高,因为靠海,风吹雨打海浪侵袭的缘故,每两年就得换一次桥柱,单是换屋顶就得耗资逾5万令吉,有者翻修整间房子就得50万令吉。
      【姓氏溯源/01】姓氏之根,承载祖辈多少故事?
姓周桥熙来攘往,热闹非常,甚至有不少外来人租下当地的房子做生意。

远渡重洋,“姓氏”发挥凝聚的力量

在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风雨飘摇年代,位于中国沿海省份的人民选择远渡重洋离开家乡寻找生路。

洪来喜提到,除了中国,全世界约有6000万华人华侨,主要聚集在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欧洲等等。

南渡到东南亚国家的多来自广东、福建;欧洲31国是以浙江、福建人为主,其中浙江人占了80%;移居到美国的华人主要是北京、上海、福州和广东台山人;俄罗斯、韩国和日本的华人则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东北三省。

马来西亚便是其中一个落脚处,当他们登陆后,“姓氏”便发挥其功能,甚至进一步放大其重要性。

华人素有同姓、同乡聚居的文化习性,现存的7座姓氏桥正是最佳的见证者。

      【姓氏溯源/01】姓氏之根,承载祖辈多少故事?
曾金吉介绍,每座桥的存在时长、长短和设计不一,其中最靠近码头的姓林桥约150年,闻名遐迩的姓周桥约117年。
      【姓氏溯源/01】姓氏之根,承载祖辈多少故事?
因讨海为生,姓氏桥的居民就在沿岸聚居。

今日的姓氏桥,每座桥都是“什姓桥”

开车渡过漫长的大桥,驶进乔治市古迹区,当路过写着“姓李桥”硕大3个字的路口时,就知道已经抵达目的地。

是彭加兰哥打区姓氏桥社区管理委员会主席,据他介绍,每座桥的存在时长、长短和设计不一,其中最靠近码头的姓林桥约150年,闻名遐迩的姓周桥约117年。

原本姓氏桥共有10座,后来姓郭桥、平安桥、土桥尾由于火灾或发展缘故被拆除,现存的分别是姓林桥、姓李桥、姓周桥、姓陈桥、姓杨桥、姓王桥以及什姓桥。

顾名思义,每座桥等于一个聚落,来自同乡同姓氏的人们来到这里聚居,而这几个姓氏以外的人们,则聚居到什姓桥。

“以前只要是住在某条桥的,那一屋子全部都是同一个姓的,现在没有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因为女儿携女婿回家照顾父母、房主出租给租客、人口向外迁移等等因素,如今每条桥本质上算是“什姓桥”。

姓周桥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游客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其他姓氏桥与之相比会更为清净,甚至姓王桥从原本的5至6户,变成如今的一户,并且只作为摩托停车位的用途,显得格外寥落。

姓氏桥现存人家

姓周桥 76间
姓林桥 36间
姓陈桥 15间
姓李桥 24间
姓王桥 1间
姓杨桥 17间
什姓桥 18间

他说,居住在姓氏桥的维修成本很高,因为靠海,风吹雨打海浪侵袭的缘故,每两年就得换一次桥柱,单单是换屋顶就得耗资逾5万令吉,有者翻修整间房子就得50万令吉。

“50万在外面买一间排屋,也不用经常修,这里得一两年就要维修一次,每次大概逾1万令吉。尤其是位于桥尾的屋子,维修费更高。”

这亦是姓氏桥人口外迁的主要原因。

      【姓氏溯源/01】姓氏之根,承载祖辈多少故事?
较为清净的姓杨桥。
      【姓氏溯源/01】姓氏之根,承载祖辈多少故事?
姓王桥仅剩一户,并且成为摩托车停车点。

相关报道:
【姓氏溯源/02】一座宗祠,凝聚一个同姓村落
【姓氏溯源/03】“我从何处来?”跨海寻根,拼凑遗落的家族故事

延伸阅读:
【吉兰丹华人的故事/01】吉兰丹华人村落寻根溯源
【吉兰丹华人的故事/02】福建方言之根,变形的语言如何传承?
【吉兰丹华人的故事/03】以文创之名,留住文化之根
【吉兰丹华人的故事/04】手工的温度,传承的年味 
【吉兰丹华人的故事/05】梅花棺师傅陈纪林/坚守祖传制棺技艺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