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斗班让7日讯)星洲日报基金会副主席萧依钊呼吁政府各单位和民间社团及慈善组织,关注水灾时受困家中以及没有入住水灾疏散中心的灾黎。
她今天走入吉兰丹州兰斗班让的甘榜德贡时发现,当地大部分的居民是泰裔或暹华裔混血家庭,他们几乎每年都遭遇水灾,却鲜少获得政府的援助。
ADVERTISEMENT
她认为,在边境地区的这个族群受到主流社会的遗忘。他们的权益应该受到关注和维护,希望各方面援助他们。
不曾获援金 穷得令人吃惊
“他们的贫寒情况令人吃惊。灾民告诉我们,他们每逢水灾,家园损毁,但由于语言和生活习惯与主流社会有隔阂,他们多半都留守家园,由于没有入住水灾疏散中心及登记为灾黎,所以他们不曾获得水灾援助金。”
萧依钊是配合星洲日报基金会、马来西亚佛光山和佛光会发起的“水灾献温情”赈灾和义诊行动来到丹州重灾区兰斗班让时,结伴马来西亚佛光山知宣法师、普贤分会会长柯美芳、领队李福财一行人到访兰斗班让市区约6公里的外的甘榜德贡泰裔村时,这么表示。
甘榜德贡有一座住家式的暹庙Wat Sannak Degong,信徒来自附近7个村子。暹庙后方有4户泰裔人家,都是亲属关系的三代同堂,大家长是现年94岁的老母亲妹柏拉。这位长老的2位女儿妹格丁(73岁)、萍查力亚(57岁)及男孙刘国南(译音,31岁)带领赈灾队伍看看他们受灾的房子。
水深高过人 困高屋5天
他说,水深高过一个人的高度,大家只能躲在其中一间最高的屋子,结果困在泽园长达5天。
“我们知道一定会发生水灾,所以,之前买好了白米、沙丁鱼罐头等等,却没料到,水深比2014年的大水灾更严重。”
这几户人家都没有被疏散到救灾中心去,事后也不见当局派人来,只有来自华卡峇鲁的善心人在暹庙处留下物资救济他们。这家人以割胶为生,不过,胶园是人家的,他们不过租来割胶。
甘榜德贡大路旁的民宅也不好过,在当地住了20年的颜愿来(55岁)告诉记者,他的双层楼住家于11月26日起就淹水长达一个星期,楼下水深到腹部。
他说,2014年的大水灾,水深到腰部,这次的情况更槽糕。
颜府一家9人在这次的水灾,被困在楼上多天,即害怕也无奈。
圣安宫泡水 仍借地充赈灾中心
尽管遭遇历年来最严重的水灾,兰斗班让圣安宫依然借出场地,作为星洲基金会和佛光山佛光会的赈灾中心及义诊处。
圣安宫副主席陈玉兰、财政李维发、理事陈婉婷、蔡鹏程和黄秋香今天也接待星洲基金会、佛光山佛光会一行人的到来。
他们说,宫里一些神像都遭殃,泡在水里了。
李维发指出,庙前面积水2呎半,这是过去不曾有过的情况。不过,发生水灾的时候,大家无法马上到庙里查看,所以,都是在灾后才知道灾情严重。
圣安宫位于兰斗再也住宅区,其中一名住户邹德华(50岁)指出,去年,水只差1寸就进到家里。今年,客厅积水1呎,显示今年的情况最严重。
经过一场水灾洗礼的圣安宫,今天配合举办的义诊活动依然得到灾民的热烈响应,有116人看中医,77人看西医。吉兰丹佛教会会长何耀明再次率领该会的义工团,协助义诊活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