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文王曰咨

|
发布: 7:40am 07/12/2024

琼瑶

自杀

许俊杰

文王曰咨

维特效应

琼瑶

自杀

许俊杰

文王曰咨

维特效应

许俊杰.别学少年维特和琼瑶阿姨

名人的悲剧,不应成为模仿行为的催化剂。我们苦口婆心告诉你,生命有多美好,你只活一次;我们谨慎处理跟自杀、跟阿姨相关的文章,告诉你这不是你该动的念头,更不可以模仿的行为。

ADVERTISEMENT

一生写过65本书,估计身家有112亿台币(约15亿令吉),还住在市值25亿台币(约3.4亿令吉)的豪宅“可园”,台湾言情小说作家琼瑶妥妥就是人生胜利组。

但她自杀死了,高龄86岁,那是多少人都活不到的年纪。她留下一封十分琼瑶式的遗书,称自己是“翩然去了”。

很多人,都在网上读完了那篇遗书,星洲日报始终坚持处理自杀新闻的SOP,不报道细节、不描绘自杀手段、不公开遗书、更不会把自杀这种行为加以包装,无论任何理由。

因为,名人自杀,是会引起系列反应,会让人争相模仿的。不信?今天就把老同学在群里写的,贴给你看:

“她的‘翩然’很有影响力,昨晚我突然也有翩然而去的想法,但是我很快就清醒了。克制自己有这样的念头。

但愿这个‘翩然’,不会在我的心底生根,数年后也不会再想起这个‘翩然’”。

你可能会不屑的反驳“哪有人就酱脆弱”、你可能会讥讽嘲笑、你也可能会满口道义相劝“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更可能会用充满正义的口吻,一派人情道义教训“人都死了,说这些有什么用!人要厚道点,不要说死人的坏话”。

有没有?有没有?

老同学的心底话,兴许也是你曾经一闪而过的念头,这就是“”。当年,歌德写了《少年维特的烦恼》,把主角写成因失恋自杀,出版后引发多起模仿自杀事件。

“维特效应”一直存在,最明显的例子还有2个:2014年,出演《心灵捕手》、《博物馆奇妙夜》的演员罗宾威廉自杀,4个月内美国的自杀人数就增加了1800人。

2018年,时装设计师凯特丝蓓与著名主持人兼畅销书作家波登,在3天内用自杀的方式先后告别人世,同样引起了一波自杀效应。

当然,你可以学琼瑶连续剧里的女演员,用泪眼骂我“老天啊!你这个残忍的小东西,你真的好残忍好残忍好残忍”,然后掩着耳朵“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冲进大雨里去,对这些实例不屑一顾,继续编织“我不听我不听”的画面,继续响往那个忘了自己有多重,绝不可能“翩然”去了的,不真实言。

“维特效应”已经证实,名人自杀后,自杀率会增加,更何况曾给万千少男少女,现在已经是大叔老姨的人,那么梦幻不现实爱情憧憬的琼瑶阿姨,最终以自杀了结一生,还留下让人孜孜不倦的去探讨“尊严死”、“安乐死”的课题,盲目带了一波风向。

名人自杀的悲剧,不应成为模仿行为的催化剂。我们苦口婆心告诉你,生命有多美好,你只活一次;我们谨慎处理跟自杀、跟琼瑶阿姨相关的文章,告诉你这不是你该动的念头,更不可以模仿的行为。

有一段话这样形容琼瑶阿姨: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琼瑶的书和戏。妥妥的一位名作家、钱多到花不完的人生胜利组,用“翩然去了”来美化自杀,是绝对不能被相信、被采用,更不能被推崇的,谎言。

学她戏里的女演员,掩着耳朵喊“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跑进雨里,就对了。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