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坡小贩商业公会主席拿督洪细弟揭露,早在去年6月的吉隆坡市政局会议上,有官员曾提议移除吉隆坡茨厂街的中文招牌,仅保留马来文“Jalan Petaling”。
ADVERTISEMENT
他说,虽然该提议尚未正式通过,但他认为必须及早行动,避免突如其来的决定影响华社权益。
他表示,移除茨厂街中文招牌不仅仅是抹去三个字,更是抹去整个华人在吉隆坡发展的历史印记。
相关新闻:
茨厂街招牌移除风波| 茨厂街中文招牌没问题 隆市政局否认曾建议移除
洪细弟今晚在马华联邦直辖区州联委会及吉隆坡小贩商业公会联办的“灵蛇触动茨厂街,国家昌盛经济旺”新春大团拜活动上致词时说,这是全体马来西亚华人都无法接受的事情。
“我呼吁所有华社、商家及政党共同努力,向政府表达反对立场,确保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得到尊重和维护。”

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指出,茨厂街的名称源自十九世纪华人社会的发展。当时,华人先贤叶亚来在吉隆坡开埠,并在此经营木薯粉厂。据说由于木薯的粤语发音为“茨”,因而延伸出“茨厂街”名称,这一地名便流传至今。
“早在约1879年,‘茨厂街’这个名称已被当地居民广泛接受,成为吉隆坡历史的一部分。”
他透露,茨厂街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华人早期在马来西亚奋斗的象征。如今,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吉隆坡,都会将茨厂街视为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华人文化街区。因此,移除中文招牌不仅无益,反而可能让游客误以为这里不再是华人聚集的历史街区,削弱其文化象征意义。
他强调,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保留茨厂街的中文招牌不仅是对华人历史的尊重,更是展现国家包容性的象征。
他说,茨厂街目前的商业招牌设计已符合政府规定,马来文占据最大比例,中文仅作为辅助,因此移除中文并非出于尺寸问题,而是涉及文化认同的问题。
“难道在一个多元社会中,允许中文招牌的存在是一种错误?
“这不仅关乎华人的权益,也关乎马来西亚整体文化的丰富性。因此,我会持续关注此事,并通过适当渠道向政府反映华社的关切。”
出席者包括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副总会长兼联邦直辖区州联委会主席拿督斯里黄日昇、马华总秘书拿督张盛闻、马华联邦直辖区州联委会署理主席陈国勇、秘书李家兴及武吉免登区会主席拿督黄敬修等。
相关新闻:
茨厂街招牌移除风波| “市长说没这回事” 陈国伟促洪细弟作出交代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