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孝学.安华特朗普没有通话必要



需知外交不仅仅是领导人间的对话,更是长远策略的布局。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我国政府需要以谨慎、务实的态度处理对美关系,而非盲目追求形式上的“互动”表演。有鉴于此,对于一场可能引发争议的通话,暂缓无疑是更明智的选择。
ADVERTISEMENT
虽然与国外新任领导人通电话,是国际惯例,也是国家关系的晴雨表。因此在新加坡、印尼、越南、菲律宾及泰国领袖先后与特朗普通电话后,而我国首相安华却迟迟“没有动作”,则难免引起猜疑。对于这个情况,我们其实可以从大马驻美国前大使纳兹里的讲话中得到答案。
首先是我们要厘清“战略全面伙伴”(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与“全面伙伴关系”(Comprehensive Partnership)两者的有所不同。上述提及的东盟国与美国的关系是前者,而我国则属后者。基于两者有所不同,因此不应简单地拿马来西亚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情况做直接对比。另一个关键因素则是马来西亚支持哈马斯的立场,可以会引起问题而发生争执。
困此,纳兹里认为此时还是“无声胜有声”为好。虽然他主张避免通话,以免导致更复杂的局面的观点,引起部分批评,但从外交现实来看,这个判断却是不无道理的。倘若真的“一言不合”发生争执,甚至影响两国外交关系,那反而是节外生枝,得不偿失。
众所周知,特朗普一向行事强势,言辞直接,且对涉及美国国家利益的问题态度鲜明。这点从他日前对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态度,已经清可见。而我国在巴以冲突问题上的立场,与美国有所不同,若贸然与特朗普通话,确实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口角。
对于冀望充当第三世界伊斯兰领袖的安华而言,在这个问题上显然不可能会“逆来顺受”,一旦双方意见不合,通话极有可能演变成一场激烈的外交交锋。这不仅不会促进两国关系,反而可能造成更大的裂痕。通话本应是促进合作、增进理解的外交手段,但若时机不对、氛围不佳,反而可能成为制造摩擦的导火索。
值得注意的是,不通电话并不意味着两国关系疏远。马美之间的互动仍然持续,只是需要采取更恰当的方式进行沟通。外交不仅仅局限于领袖间的直接对话,还有诸多其他渠道,如外交官接触、部长级会晤、多边峰会等。过度聚焦于“通不通电话”,反而可能忽略了两国关系的整体发展。
在此可以简单补充一点,那就是在国际关系,“战略全面伙伴”通常意味着更紧密的合作,包括防务、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并且可能涉及更高层次的安全合作;而“全面伙伴关系”则侧重于经贸合作,政治关系相对中立,并未完全倾向于任何一个大国。因此,单凭“其他国家领导人已通话”来衡量马美关系,并不合理。
需知外交不仅仅是领导人间的对话,更是长远策略的布局。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我国政府需要以谨慎、务实的态度处理对美关系,而非盲目追求形式上的“互动”表演。有鉴于此,对于一场可能引发争议的通话,暂缓无疑是更明智的选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