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读者观点

发布: 7:10am 13/03/2025

社交媒体

校园霸凌

学生坠楼

社交媒体

校园霸凌

学生坠楼

张梓霖.学生坠楼:知情权的边界

当我们不断追问真相时,是否曾停下来思考,这场舆论风暴会对当事人家属、学校,甚至整个社会造成什么影响?与其执着于“知道了什么”,不如问问自己:“我能做些什么?”,我们应该相信学校的专业,学校三机构的监督机制。

近半年来,事件频繁成为新闻热点,每当这样的悲剧发生,总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ADVERTISEMENT

然而,在众多讨论中,我们不禁要问:追究事件的来龙去脉,真的能改变什么吗?

当新闻一出,迅速发酵,许多网友以“知情权”为由,甚至以联署的方式要求学校公布所有细节,同时对学校的处理方式妄加揣测。

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悲剧,最需要的是冷静和尊重,而不是一味地揪着细节不放,让事件成为公众茶余饭后的话题。

一些媒体的报道也倾向于迎合公众的好奇心,而非真正厘清事实。当记者追问校方是否涉及、男女情感问题、家庭问题或课业压力时,往往忽略了一个现实:校方获得的信息一样有限,甚至还是从媒体、社媒才得知更多消息。

校方无法随意发表意见,校方的行政单位也不是面对媒体的专家,一旦说错了话,被断章取义,反而弄巧反拙,保持沉默往往是最佳的选择。

即使媒体不报道,网络上的猜测仍会持续。“网络正义先锋”们自以为揭露“真相”,却可能只是在未经证实的讯息中越陷越深。即使最终获得所谓的真相,又能如何?

事件已经发生,受害者日后还需要过正常的生活,而这种讨论只会给家属、学校和幸存者带来二次伤害。真正的关怀并非在网上讨论,而是在现实中提供支持。

此外,我们也应关注社交媒体与人工智能推荐机制的影响。当一个人有消极情绪时,若社交媒体不断推送相关内容,无形中可能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这种状况可能在无意间推波助澜,让本已挣扎的人更难看到希望。

因此,我们应该警惕这些平台的影响,学会主动筛选信息,而非被动接受。

其实,人生的困境并非无解,总有办法可以解决,而不是只能选择

逃避。逃得了一时,却逃不了一世。不要逃避自己的命运。光躲是不可能赢的。与其被恐惧笼罩,不如勇敢面对,或许这才是更值得选择的道路。

当我们不断追问真相时,是否曾停下来思考,这场舆论风暴会对当事人家属、学校,甚至整个社会造成什么影响?与其执着于“知道了什么”,不如问问自己:“我能做些什么?”,我们应该相信学校的专业,学校三机构的监督机制。

或许,真相的揭露无法改变结局,但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真诚的关怀,却可能让下一个陷入困境的人看见希望。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