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焦点

发布: 8:02am 22/05/2025

受害者

陷阱

操控

PUA

操纵者

PUA操纵者

易陷

甜蜜毒药

【PUA操纵者/02】当爱变成操控 谁最易陷PUA温柔陷阱?

报道:本刊 林德成
摄影:陈启基、黄志汉

【PUA操纵者/02】当爱变成操控  谁最易陷PUA温柔陷阱?

是一种极为隐蔽的“”,特别在恋爱关系里面,会慢慢地让另一方心理中毒,逐步侵蚀对方的自我价值感。会陷入一种模糊的痛苦,明明感觉不舒服,却又说不出问题的根源。加上掌控了受害者的弱点,令对方很难脱身,长期处于自我价值低落、自卑、自我怀疑等等。

ADVERTISEMENT

那么,谁最容入这种困局?背后的操纵者又有哪些人格特质?

报道:本刊 林德成
摄影:陈启基、黄志汉

渣男比较容易成为PUA操纵者吗?马来西亚生命线协会署理会长蔡持兴表示不一定,操纵者未必是渣男,他有可能真心爱着对方,却又想要彻底掌控她,让她千依百顺,可以说是接近“调教”的程度。

擅长PUA手段的人,通常有很强烈的控制欲和自恋倾向。他会自我中心,只关注自己的利益与需求。“但我要强调,不是所有自恋人都会去PUA人,我只是讲述他有的特质而已。”

他补充,没有人天生就是加害者。如果一个人突然改变行为模式,那就要追溯其背后的形成原因,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响。或许过去的经验让他发现,只要说对话、做对事,就能赢得他人好感,于是他会不断复制这种社交模式。

PUA让人“欲罢不能”?

蔡持兴解释,在人类行为学有两个概念——“正增强作用”和“负增强作用”。何谓“正增强作用”?举一个例子,一个小孩很喜欢吃巧克力,每当考好成绩,家人便给他巧克力作为奖励(愉悦的刺激)。那么他下次就有动力考好成绩。同样地,在PUA的过程中,操纵者所获得的满足感也是一种“正增强”的效果,促使他不断地使用相同的操控手段。

至于“负增强作用”是移除不愉快的刺激。假设孩子每逢周末都要做家务,但如果成绩优异,可以少做一天家务。为了避免做家务,孩子就会拼尽全力考好成绩。

蔡持兴指出,PUA操纵者的行为,除了受到“正增强作用”的印象,也有可能是模仿自幼观察到的父母互动模式。又或者,他有一种深层的自卑感,很想通过PUA操控手法来获得满足感。

“(加害者)没有单一的原因,也没有说有这样(性格)的人一定会去PUA人。这完全是一个综合元素互相介入,然后形成了此时此刻这个人的样子。”

3特质的人易被PUA

哪一种类型的人格,会容易掉进PUA?蔡持兴指出,受害者通常有三种共同特征:第一、自我价值感很低;第二、内心渴望被爱、接纳和包容;第三、不擅长设立个人界限。

他特别强调“界限”的重要性,人与人之间相处一定要有适当的距离,然后明确地表达自身原则、底线和真实感受。如果有人刻意逼近和侵犯这道界限,那就必须在第一时间拒绝,不能有任何妥协。另外,在情感交流中,务必学会辨识和过滤他人的言论,不能全盘接收。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觉察。

除了人格特质,成长经历往往是其中一个深层原因。蔡持兴说,如果一个人在家庭里面,长期扮演“讨好者”的角色,有很高的几率会成为PUA的受害者。面对父母的愤怒和焦虑,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会压抑自己,一味迎合父母的需求。他们会认为,安抚父母的情绪是自己的责任。

此外,每当他们想要坚持一些想法时,却又被父母打压和熄灭,渐渐地会让他们形成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只要不坚持己见,迎合父母的期待,家庭就会和谐。然而,在成长过程中,当孩子觉得不管怎么努力都没用的时候,便会放弃自己,丧失表达自我的能力。

【PUA操纵者/02】当爱变成操控  谁最易陷PUA温柔陷阱?
蔡持兴说,在一个家庭里面,如果妻子是全职主妇,经济开销完全依赖丈夫,当丈夫贬低她价值,不断强调家里是靠我支撑,你必须听我的,要是妻子没有反抗,久而久之就会演变成一种PUA操控。
受害者是否有意愿求助

倘若发现好友是PUA的受害者,该如何给予协助?由于操纵者长期切断受害者与外界的连结,受害者的内心会变成一座孤岛,遇到低潮时不会向外求助,也不懂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许多人以为,只要把心理治疗师的联络方式递过去,受害者就会懂得拨电求助。美国NLP大学认证的NLP高级导师罗国祥回答,绝大部分受害者是不会打这通电话。最关键的问题是,对方有没有意愿想要找心理治疗师帮忙?

他说,如果受害者被抛弃后,长时间处于消沉和伤心的状态,大脑会不停地回忆和想起操纵者如何对待她。若此情景不断地重复,再叠加每一次重复回想所带来的情绪,就会加剧大脑的扭曲,然后患上抑郁。如果事态严重,可能会有自杀的念头。

倘若真心想帮忙,可以询问几个问题:

第一、你知道你发生什么事情吗?

第二、你能自救吗?

第三、你觉得我能帮你吗?

第四、你身边有没有人可以帮助你?

第五、我能帮你找人吗?

当问到第5道问题,如果对方说好,那么一切就顺利。如果对方说不要,那么可以接着问,“你还要继续这样多久?”一般上,受害者听到之后会清醒,知道自己需要帮忙了。如果对方还没做好心理准备,那只能耐心等待对方自我清醒。

蔡持兴说,当一个人被PUA后,操纵者已经剥夺了他或她的选择自由权。倘若身边亲友频频要求对方看心理治疗师,其实也是变相地剥夺对方做选择的权利。

“重点是陪伴,然后问对方,‘你现在想要做什么?’、‘有什么是你觉得不太舒服的吗?’、‘有什么是你觉得我可以陪你的?’把主动权交到对方手上。”

识破职场PUA

当然,PUA的场域不局限在爱情世界,职场和家庭也会出现PUA的状况,操控手法大同小异,只是语言和身分上的不同。职场上,许多人被PUA后,都会选择忍气吞声。可是,当这个负面情绪不断酝酿和扩大,日后必然憋出一身病。

职场PUA经常以权力不对等的形式出现,即上位者对下位者。不过,老板“画大饼”(开空头支票)或前辈给批评未必是PUA。蔡持兴举例说明,当老板对员工说:“我已经给了你两个星期去准备报告,为什么还是写得这么差?”

用词虽然严厉,但老板是对事不对人,没有贬低员工的自我价值。毕竟职场上,每个人都要承担绩效压力,不达标就会挨骂,这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如果老板开口骂,“你怎么这么笨,一点事都做不好!”这句话就已经越界了,是在羞辱和贬低员工。

不过,最忌讳的是员工把吃苦当吃补,一味忍让和讨好,会无止境地将自己的界限越设越低,身边的人也会毫不客气地打压和逼迫。蔡持兴鼓励员工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反击,勇敢地为自己发声。

“亲情”PUA 最难逃

在家庭关系里面,父母、哥哥、姐姐与你也是处于上下的关系。倘若父母过度操控,习惯用高压手段教育孩子,又不懂得说话艺术,一时的训斥会无意间贬低孩子的自我价值。孩子会产生错觉,以为自己不够好,最后选择沉默。而这种影响会潜移默化地带到学校、职场和婚姻。当孩子无法宣泄情绪,又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最后就一次又一次地妥协,内心会越来越压抑。

“以前我们不知道这个有问题,但现在知道了,那要如何开始去改?”蔡持兴说道。

罗国祥建议每个人最好去学习心理学,在这个年代,年轻人不能没有心理学的基础。

“我不是要你去读一门心理学,最起码要去了解你的自己。市面上有很多各式各样心理学书,都是可以看,像是怪咖心理学、黑暗心理学。”不妨把书中的内容学起来,保护自己。至少与人互动时,能够一眼看穿他的招式,没有这么容易上当。

【PUA操纵者/02】当爱变成操控  谁最易陷PUA温柔陷阱?
罗国祥说,操纵者会长期用话语暗示对方不够好、不值得被爱,让对方只能依赖他。例如,对方会说,“以你的身形,没有人会喜欢你的,我爱你,你已经是捡到宝了。”
自己是否被PUA操控

如何觉察自己是否被PUA操控?蔡持兴建议可注意3点:

第一、问自己是否经常自我怀疑?是否觉得自己又做错事?记忆力出错?正常情况下,我们是不会频频地怀疑自己。

第二、人际关系逐渐疏远,所有时间和精力只停留在某个人身上。如果没有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就会惹来一顿骂。

第三、感觉失去自我。以前很开朗和外向,现在变得沉默寡言。与某个人相处时,会一直觉得对方无所不能,非常优秀,而自己则很烂,一无是处。甚至有一种“我离开他,我活不下去”的感觉。

倘若意识到自己陷入一段不健康的爱情或友谊,必须寻求专业人士帮助,不要让自己深陷在苦海泥沼里面。

相关稿件:
【PUA操纵者/01】 PUA渗透生活各角落 隐形心理操控最危险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