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强.严格监督网售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并非“一劳永逸”的产品。即使是合法、安全的产品,消费者也需要定期送到代理商去做校准与检查,以确保产品在长期使用下仍然能够保持准确性。
在网络购物已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今天,越来越多人倾向于通过线上平台购买医疗器械。从血压计、血糖仪到体温计和各种家用检测装置,让人们在家中可以轻松掌握自身健康状况。然而,在这一便利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隐患,尤其是产品质量、准确性与合法性问题,都存在有威胁人们健康安全的问号。
ADVERTISEMENT
不久前大马医疗器械管理局表示,先前未通过规格测试的一批线上销售医疗器械,经过重新检测和纠正程序后,已确认符合安全标准,可继续使用。有关当局此举固然值得肯定,但事件本身也揭露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消费者要如何分辨线上平台那些琳琅满目的医疗器械产品中,有多少是真正的经过检测的。
医疗器械与一般消费品截然不同的是,它们承担着协助病人监测自身健康的功能,因此器械必须高度精准与可靠。因为一旦使用了质量不合格的器械,所测得的健康数据失真,将直接影响使用者对自身状况的判断,甚至因而错过了及时求医的黄金时间,后果将可能演变为严重并发症。
我们从这起事件也可以看出,即便是在国家监管之下,仍难完全杜绝劣质医疗器械流入市场的风险,尤其是当这些产品通过线上平台销售时,监管和追踪的难度更高。一些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可能选择绕过检测流程或使用未经验证的组件;同时也不能排除有一部分网络商家,可能缺乏正式货源管道,而兜售来路不明的产品。消费者在缺乏辨别力和专业知识的情况下,便很容易买到不合格的产品。
有鉴于此,大马医疗器械管理局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事实上这些机构不仅肩负制定和执行规范的责任,更需要主动监督线上线下流通产品的质量,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介入调查。此次管理局采取行动责成相关公司进行纠正,亦体现了有关当局对“进入市场后责任”的重视。我们希望这种持续性的监管,能够成为常态而非个案响应。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购买医疗器也需具备一定的常识,例如任何医疗器械在进入市场销售前,都必须在大马医疗器械管理局登记,所以消费者在选购时应主动查阅相关注册信息,以确认其合法性。当然,选择官方授权的正规网购平台,也是一个可以避免买到劣质产品的附加保障。
而另一个重要的认知是,医疗器械并非“一劳永逸”的产品。即使是合法、安全的产品,消费者也需要定期送到代理商去做校准与检查,以确保产品在长期使用下仍然能够保持准确性。事实上,许多家庭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往往在使用多年后才发现仪器已经偏差严重,导致判断失误。
由此可见即便是在正规线上平台购买的合格产品,如果消费者没有养成定期比对及送检的习惯,则一样无法维持设备可靠性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