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创作

|

星云

发布: 7:00pm 21/06/2025

辣椒

饮食

木木

烤鱼

香茅

小食

精武体育馆

一道令我印象深刻的烤鱼/木木(芙蓉)

作者:木木(芙蓉)

是的,那是一道令我印象深刻的鱼。

90年代的周围,到了深夜各种食档愈发热闹起来,形成热带半岛的特色,有的顾客是刚加完班的上班族,有些顾客是计划光临夜店或从夜店出来的夜猫子。那段日子更因为金融风暴袭击,人心惶惶的群众以吃来疏解压抑并应对未来的未知数。我们的组合由政治人物、记者、写作人以及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体组成。平日光顾的食档多数是知名的海鲜火锅档,那一夜却选择一个刚刚营业河鲜档子。

ADVERTISEMENT

经营档子的是一对约莫二十来岁的年轻男女,不知道是夫妻还是姐弟,他们一边整理档子,一边压低声音吵架。说是吵架,男的却闷葫芦似的几乎没有回嘴,女方一边说一边哭泣,抬头看到我们,即刻换了笑脸打招呼。这种关系让我唏嘘,难道又是因为金融风暴一路席卷而遭殃的小市民?

寡言少语的小伙子却没有丝毫受到情绪影响的迹象,一点也不含糊地杀鱼、清洗……再烤烹海鱼。尽管不是活鱼,但是,冰镇过的海鱼还是十分新鲜,也不知道是如何保鲜的。海鱼什么香料都不下就放到烤架上,烤熟了再配几碟蘸酱上桌。还没端上来,隔着数公尺的距离,已经因为嗅到那股诱人熟香而食欲大振。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烤烹是一道陌生而稀有的菜肴,完全没有想到烤鱼原来那么好吃,我们吃得很专注,就像日本人吃河豚吃得不亦乐乎。

政治圈子新鲜人的朋友向女老板说:“手艺真好。你老公?男朋友?”

女老板容光焕发,很难联想她之前又闹又哭的样子,回应时却略带羞涩,说:“可惜都不是。”

我问小哥:“怎样学会的手艺?”

小哥闷闷地说:“在家里玩着烤,觉得味道还不错。前一阵子公司裁员,大家合计着挣钱,抱着赌一把的心思,筹钱开档。可惜,生意不好。”

他的回应,算是解释了之前的吵架缘由。

我说:“这么好吃,只要坚持,应该不愁生意。”

小哥终于笑着说:“希望做到令顾客印象深刻,再吸引回头客。”

就这样,这条令我印象深刻的烤鱼,打开我味蕾的一个新维度,成为了我重要的味蕾记忆。

在马来半岛,烤鱼从单一逐渐形成多元而多样式的烤烹流派。马来人在沿海一带,新鲜海鱼直接上烧烤架,烤熟蘸上加了小的酱油;又有以香蕉叶包裹的烤鱼,与鲜鱼一起包进香蕉叶的还有辣椒、黄姜、蒜、葱、姜、盐等多种调味品与香草,后来我又品尝了一种加了臭豆、空心菜、豇豆等的包裹烤鱼。到了泰国,我吃到一种以粗盐包裹的碳烤烤鱼,蘸料保持泰国鱼露、辣椒与青柠的组合。我喜欢吃鱼,晚上外出,肚子饿了,吃上一道烤鱼,才算是不虚出行。印象中的烤鱼,几乎没有进驻过时尚的酒楼或者怀古的食肆,多半是骑楼前的大排档或者乡镇的小店;没有形成隆重的招牌菜,却偏偏不可或缺。每一次走过路过,烤鱼还没上桌,甚至还没点上,鼻子已经被那股味道与热气折服,根本不需要任何招徕手段。

东南亚烤鱼少不了

泰国往上的越南、寮国、缅甸等国家,都不缺烤鱼。沿海地区烧烤海鱼,靠湖或者靠河,就轮到淡水鱼上烤架。上烤架的烤鱼,一种是用厚厚的海盐包住,另一种混合各种当地香草与香料,再用香蕉叶或是荷叶包裹。

与卖家聊天,枝蔓的花絮与逸闻全是烤鱼品种与烤鱼配料,不过,缺少大众版本,大部分都是私家秘方。或者是城市地区之外的地方,市场化程度不高,冷链物流刚刚起步,就连城市也没有形成经济规模,沿江与沿海多半就地取材,防止鲜鱼变质,不过是家居小冰箱或者加一点冰块,反而出现百花齐放的格局。

烤鱼貌似东南亚一种民间,却隐含着食不厌精的味蕾形式。最初的烤鱼可能是简单的家庭料理,或者鱼获多的时候一道适合与亲朋共享的美食,接着逐渐走向市场化,与很多东南亚的小吃一样,以简单与价廉,化腐朽为神奇,呈现出最具地方特色的朴实味道。不过,东南亚的朴实味道,最讲究的还是各种地方香草与香料,一道特色烤鱼,永远少不了香茅、黄姜……,有的还加了南姜、手指姜、咖哩叶等,吃的不是纯粹的烤鱼,而是各种香草与香料的混合物。

与东南亚烤鱼持有类似特征的,还有中国重庆的各种烤鱼。最具代表性的万州烤鱼,必须出动干辣椒、葱、蒜、姜、花椒等香料,而且用量很多。我就因此时常调侃重庆朋友,说:“重庆烤鱼的香料是不要钱的。”

与东南亚直接上烤架的烤鱼不一样,重庆烤鱼名义上是烤,却从油炸或者煎鱼开始,或者因为重庆烤鱼多数选用小刺颇多的鲫鱼、草鱼或花鲢,煎炸能使小刺酥软。煎炸以后的鱼,加水以及很多香料再放到托盘里烤。有时候先放在铁架子上烤,再放进烤盘里,加水与很多香料继续烤。用多种并大量的香料,可能是为了掩盖淡水鱼那股浓郁的土腥味。多种烹饪工序叠加的重庆烤鱼,严格意义上已经不是烤了。重庆朋友却强调是烤鱼,而且是很香的正宗烤鱼。

香,也是形容烤鱼的关键字。可惜,香和臭却是一线之隔。那些香料,在讨厌某种香料的朋友口里,就是臭。

烤鱼的门槛并不高,烤架、鲜鱼、香料或者蘸料,简单之中却十分考验功夫。烤得太焦,鱼肉又干又柴;烤不熟,又略带鱼腥味,还不如直接吃鱼生。一路上,我吃过不同类型的烤鱼,却从来没有遇见第一次吃烤鱼的惊艳。后来有几次回去,我到精武体育馆附近溜达,也找不着当年的食档。最接近的,大概就是在日本吃烤香鱼与秋刀鱼的体验。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