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发布: 7:00am 23/06/2025

霹雳

渔船

造船厂

马登

工艺

造船

MATANG

马登渔村

林建达

子船

【马登船家:造船/01】渔民的第二个家──从木材开始,如何手工造出渔船?

报道:本刊 张露华 摄影:本报 林明辉 影音:本刊 林佳莹

的先后工序非常讲究,先从龙骨开始,接着就是船头、脊骨、站骨,完成骨干才把船板一片片衔接上去(封板),最后才做船仓与甲板平台,从底而上完成一艘船。

虽然标准长度是51呎,但说,有的船主会要求加长至60呎。打造一艘子船需要4个月时间。

ADVERTISEMENT

【马登船家:造船/01】渔民的第二个家──从木材开始,如何手工造出渔船?
船只没有如车辆般张挂车牌号码,但可以从船屋的颜色辨别船只是来自哪一州属,如黄色船屋就是在霹雳州注册的船只。

熟悉80年代港剧的人,或许应该听过香港人说的“疍家人”,指的就是居住在水上,以捕鱼为生的渔民群体。

简单的“渔民”两个字,却概括了很多行业,有捕虾的、有捞蚶的、有捉螃蟹的,还有分深海捕鱼与浅海捕鱼。这些渔民之间的重要连线,就是一艘能够人让他们乘风破浪,最终能满载而归的船。

日常生活中,新车落地是常见的事,现在新车出厂也很有仪式感,销售员会把新车装扮得像婚嫁花车般,让车主提车时喜悦感满满。那么,一艘新船的落水礼又是怎样的?船造好后,是用卡车运送还是水道运送?当船需要维修时,又是如何进厂?

我们来到,距离太平只有20分钟车程,与十八丁只有数公里距离的(Matang)渔村。虽然全马渔村不胜枚举,但不是每一个渔村都有,而马登就是其中一个拥有造船厂的渔村。

【马登船家:造船/01】渔民的第二个家──从木材开始,如何手工造出渔船?
从小跟在父亲跟前帮忙,林建达学会了造船的基本功,回国后在父亲指导及老师傅辅助下,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马登船家:造船/01】渔民的第二个家──从木材开始,如何手工造出渔船?
长期浸泡海水的渔船,船板是最容易损坏的部位。
【马登船家:造船/01】渔民的第二个家──从木材开始,如何手工造出渔船?
把损坏的船板拆除、更换,重新髹漆,又可以再迎风破浪。

在80年代全盛时期,马登村内有十多间造船厂,而今却仅存两间,扮演着霹雳沿海渔民的“船医生”角色。

林建达是马登鸿达制船第二代接班人,子承父业之前,他是在新加坡赚新币,父亲年岁渐老,毅然决定回流接手,他的座右铭是“我能村里出去,就能外面回来”。

接手船厂已经6年的林建达,与3位老工匠一起撑起家业。他们主要是制造“子船”及维修

所谓的“子船”,是深海捕鱼的探路船。渔民出发时都会如母鸡带小鸡般与母船及子船同行,有的时候更是“一母多子”。子船犹如先锋部队,先到海上探索,一旦发现鱼群后就会通知母船,当母船抵达后,子船就出发到其他海域继续探索,直至母船满载才会随母船一同回航。

他表示,子船一般都是51呎长,打造一艘子船需要12吨木材。因船长期泡水中,所以必须使用耐久度高的“正艾木”(Chengal),一艘子船造价介于20至30万令吉。

“一吨正艾木售价1万4000令吉,在MCO期间更飙升至2万令吉,而一艘子船需要12吨木。”

【马登船家:造船/01】渔民的第二个家──从木材开始,如何手工造出渔船?
送进厂维修的渔船。
【马登船家:造船/01】渔民的第二个家──从木材开始,如何手工造出渔船?
船长期泡在水中,必须使用耐久度高的“正艾木” 铸造。
【马登船家:造船/01】渔民的第二个家──从木材开始,如何手工造出渔船?
外人看来凌乱的工具房,但林建达与老师傅们却能轻松在里面找到他们所需要的工具。

造船工序讲究,龙骨是最重要的结构

造船的先后工序非常讲究,先从龙骨开始,接着就是船头、脊骨、站骨,完成骨干才把船板一片片衔接上去(封板),最后才做船仓与甲板平台,从底而上完成一艘船。

虽然子船标准长度是51呎,但林建达说,有的船主会要求加长至60呎。打造一艘子船需要4个月时间。

他表示,以前的正艾木都是来自州内(霹雳),如今买少见少,转向柔佛、彭亨、吉兰丹等地方购买,不过“开料(锯木)”通常是在柔佛,根据买家需求把树桐锯成不同尺寸。送来之后再根据船的部位弧度再“开料”。

“一艘船最重要的是底部,也就是龙骨,它扮演平衡的角色,让船在海中行驶得更平稳。”

林建达表示,父亲在造船业已经约半个世纪之久,以前都是做小船(30呎)为主,近10年才开始做大船。

虽然说船长年都泡在水中,但林建达说,一艘船的寿命视乎个人保养,保养得当可以耐上25至30年。一般上船只维修都是底部与船板的碰撞损坏,船底有寄生虫腐蚀,所以每半年就要送厂保养,延长船只的寿命。

在不谙渔船常识的人眼中,每一艘渔船都是蓝、黄、红色,造型与设计也大致相同,但其实当中学问很多。

【马登船家:造船/01】渔民的第二个家──从木材开始,如何手工造出渔船?
接到新船订单后,林建达就要“开料”,等材料送到后就开始做“龙骨”。
【马登船家:造船/01】渔民的第二个家──从木材开始,如何手工造出渔船?
“龙骨”做好后,接着就是船头、脊骨、站骨,最后才做船身。
【马登船家:造船/01】渔民的第二个家──从木材开始,如何手工造出渔船?
船的雏形已经完成。

渔船分级别,颜色辨州属

林建达解释,渔船分为3种级别,分别是A船、B船及C船。母船与子船是深海船,也就是C船,是可以去到10海里以外的深海渔船;而子船也叫做“打火船”,晚上会停泊在海上,打开灯吸引鱼群游过来,然后就通知母船过来下网围捕,子船就会继续寻找其他鱼群,所以C船通常是1至2周才回航。

“因为要不断探索,子船需要载很多汽油,所以最多只是载两个人。母船则是六十多至七十多呎不定,负责载渔网及渔获,船舱有冷冻库,以存放捕到的渔获。出海时通常是一母配二子。一艘母船的价格高达150万至180万令吉。”

根据资料,A船只可以浅海捕鱼与捕虾;B船是8海里以外的深海拖网渔船,C船则是12海里以外的深海鱼船。

【马登船家:造船/01】渔民的第二个家──从木材开始,如何手工造出渔船?
一艘子船需要大概4个月时间来完成。

除了船只体型,船屋的颜色也是一个辨识。

林建达表示,不同州属注册的船只有不同的颜色,霹雳注册的船只是黄色,槟城是蓝色,雪兰莪是红色。”

航海与捕鱼都是看天吃饭的行业,一个大浪扑过来就足以翻船,所以现在渔业局规定所有母船都必须安装黑箱,确定船只定位。

林建达表示,黑箱除了可以在船只发生意外时,救援队更快找到出事地点,还有一个用途就是避免渔船越界捕捞的纠纷。

“如果船不幸在海上翻覆,就要看翻覆的地点来决定是否要把船打捞上来。如果是落在渡轮航海路线,也就是海床比较深度区域,打捞费用可以去到10万令吉,船主就可能会放弃。”

【马登船家:造船/01】渔民的第二个家──从木材开始,如何手工造出渔船?
每一项工夫都是经过时间的磨练。
【马登船家:造船/01】渔民的第二个家──从木材开始,如何手工造出渔船?
林建达放弃新加坡高薪工作,回来继承父亲的造船厂。

传承父辈造船,坚持真功夫真材实料

林建达于6年前决定回来接手父亲船厂,两年后碰上冠病疫情,别人是停工停手,但他却是订单最高峰事情。从2022年接下的订单到今年才全部完成。

“当时锁国,很多渔民都把工人送回国,捕鱼的人减,渔获却很丰富,所以那时候很多人就订购新船。”

从小跟在父亲身旁帮忙的林建达,学到了造船基本功,之后到新加坡工作再回来接手父亲的生意,也难不倒他,父亲加上工厂3位老师傅的指导,让他慢慢掌握了当中技巧,去年才全面接手。

传统师傅都是手把手指导,学到真功夫,没有纸上谈兵这套学问,所以林建达在“开料”造新船时,也同样没有图纸,只是把顾客要求的尺寸写下来就开工。

他认为,除了要学习实战功夫,更重要的是学习父亲坚持真材实料的精神。

他忆述,父亲经常说,船身设计或其他方面可以变通,就一定要交足功夫,毕竟在海上讨生活的他们(渔民),船是最重要的。

在回来这6年间,他一共铸造了18艘船,每次完成一艘船,心中那股成就感是无法言语。

他坚信,工作辛苦与否视乎这份工作是否值得自己去辛苦,他希望可以一直把造船工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看到这个老行业。

【马登船家:造船/01】渔民的第二个家──从木材开始,如何手工造出渔船?
防水必须用树脂(右边箱子)磨成的粉末(中间箱子),混合油再涂抹在塞在船板之间的尼龙绳就可以达到防水功效。
【马登船家:造船/01】渔民的第二个家──从木材开始,如何手工造出渔船?
这一根根长钉,都是维修船只需要的器材。

新船开工下水,拜祭鲁班公庇佑

鲁班,被尊奉为木工和建筑工匠的祖师,造船也是木工同行,所以除了开工造新船时要祭拜鲁班公,在新船落水之前,林建达也会拜祭鲁班公,祈求祖师保佑新船平安顺利,渔获丰收。

他透露,由于河床淤塞,所以新船或维修船下水都要看日子,通常会选在农历初一十五前后一个星期涨潮的时候,船只才不会搁浅。

“我的客户都是以班台沿海渔村的渔民为主,所以船做好后,就直接用水路把船驾到客户那里。维修的船也是如此,不过工厂只有4个泊船位,所以船主要维修船之前,都会先来电问我有没有位,才能把船驾过来。”

他听父亲提过,以前新船下水礼是很隆重的,船主会在船上摆上神案贡品拜祭鲁班公,鞭炮绕船,寓意红红火火,大吉大利。可如今仪式都已经简化了,下水礼也只是简单拜祭鲁班公。

尽管纤维船是造船业的新宠儿,但林建达认为,木船还是有需求的,木船寿命比较长,而纤维船的寿命大约是10至15年,在日晒水泡之下,船身会变脆弱,而且木船维修也比较容易,纤维船的维修费则比较高昂。

【马登船家:造船/01】渔民的第二个家──从木材开始,如何手工造出渔船?
新船下水啰,通过水路把船送给船主。

温馨提示:点开 YouTube,享受更佳观影体验! 如果你喜欢这支影片,别忘了点赞、分享和订阅 活力副刊的 YouTube 频道,支持我们创作更多优质内容!

相关报道:
【马登船家:造船/02】不载渔获只载红树桐,一艘红树船耐用50年
【马登船家:渔民/03】大海讨活,每次出海都是一场生命的搏斗

延伸阅读:
【被遗忘的渔村/01】淳朴又哀伤的甘马挽港口渔村
【被遗忘的渔村/02】传承四代,坚守手工煮晒江鱼仔
【被遗忘的渔村/03】一方水土孕育一方学子──甘马挽港口华小华丽转身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