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智/食门阁印度海南鸡饭



3年前马六甲市区,出现了一间由印度友族同胞开的海南鸡饭店。他们家的鸡饭,除了和道地的传统海南鸡饭口味无异,最重要的是老板别出心裁设计了一颗“巨无霸”鸡饭团,有客人从远处看,尚以为是华人点心店卖的超级大包呢。这巨无霸海南鸡饭团,让我对这印度老板产生了浓厚兴趣 : 是啥原因,让他举家,即夫人、3个未婚儿子以及一位已婚女儿加上女婿一共7人,不需聘请外劳助理,在马六甲建立起清一色印裔同胞主导的传统海南鸡饭店。
ADVERTISEMENT
首先从他们家店名SMVKKK开始介绍起。46岁的老板沙迪雅(Mr.Sathiya)说 : 店名就是我们一家人名字开头字母的组合, 我的“S”,太太Mageswary的“M”,儿子 Vishnu的“V”,女儿Krishnaveni的“K”,另两个儿子Kesavan及Kavinesh的双K,就这样构成了SMVKKK。这名字我念快一些,其谐音让我想起中国四川,佛、道合一、开凿于宋朝近千年历史、以石刻为著的“石门窟”来。
于是问老板,帮你的SMVKKK鸡饭店取个中文名叫“食门阁”,比较容易称呼如何?经我跟老板解释,“食”名词是食物、动词是吃,也可形容为“食客汇聚的地方”;“门” 也可以是家族、门第,或学派、宗派如佛门、武门等;“阁”则是大房子隔成优雅的房间。此三字合起来“食门阁”,这与沙迪雅老板想要好好以一个印度人身分,将华人美食做到独创一格,好吃又和别人的传统食物比较下算是特别且不一样的观念,相当的吻合。他听了之后,很有信心的欣然接受。于是我答应他会以中华书法墨宝相赠,他有点惊讶,露出了和蔼高兴的笑容来。

印度友族传承华人海南鸡饭
问及沙迪雅老板,何以胆敢把家人全都带进同一门生意里。他简单的回答说 :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一定要认真、努力,这样做起事情来就会有信心。有了信心之后,人们就有胆识。在这课题上,我和家人沟通之后,他们也都觉得对自己这门独特生意充满信心,所以也都不怕。难怪全家人3年前(2022年)从旺角熟食中心搬迁至此,都能以破釜沉舟之势,同心协力共同创业至今。如今沙迪雅进一步把隔壁店面也租了下来,堂食区就此增加了一倍多,可容纳更多的客人堂食。现在其生意之旺,可见一斑。
再问老板为何会想到推出巨无霸鸡饭团这玩意儿。他说,这是他从事了卖鸡饭行业之后,努力研制出来的。因为偌大鸡饭团(相当于8颗普通鸡饭团),在烹煮制作的时候,除了其鸡饭米粒软度,要比一般鸡饭高且容易压捏之外,水分(饭团的湿度)也是与一般的鸡饭来得高须特别考量,饭团才比较容易黏着不易破裂 ,这得要靠许多失败经验累积,这是一个有趣的挑战。老板不愿多谈细节,我也识趣不便问下去。毕竟,这可是老板精心研发大饭团的心血。

除了鸡饭之外,老板的菜单还增加了数样华人美食如滑蛋河、炒粿条、炒面炒饭等,说是他的拿手活。我于是点了港式煮炒的滑蛋河,闻起来香、吃起来锅气也够,调味适中,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后来才想到,老板这里常有穆斯林马来友族过来支持,它的菜肴虽非清真,但属“Non pork”没猪油或猪油渣的,故少了猪油渣,就少了猪肉香,这也难怪了。

问沙迪雅为何会以华族菜肴,作为他开餐馆的选择。他说打从年轻时开始,接触了一些华裔朋友,发觉他们对“传承”精神相当的重视,这让他感觉非常的敬佩。他刚开始卖鸡饭的时候,许多华裔客人都会十分热心不吝赐教,告知他的鸡饭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这就是他理解的另一种“传承”,而那些华裔朋友也希望,其传统鸡饭同样可以由友族传承下去。这也是为何他会把家人带进这行业,继续发扬下去。
中国四川有“石门窟”的石刻文化,大马古城有“食门阁”的食客文化。祝愿沙迪雅及家人的“食门阁”,可以将我们传统华人美食,以不同的方式,继续发扬光大下去。
相关文章: 曾昭智/谈苏州码子 阿蓟/必须一口干掉的Pani Puri Aki黄淑惠/卡卡的43 林家豪/中国最早的文字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