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文艺春秋

|
发布: 9:00am 05/11/2021

散文

李忆莙

文艺春秋专栏

所见微尘

散文

李忆莙

文艺春秋专栏

所见微尘

【专栏.所见微尘】李忆莙/寒夜点亮一盏灯

作者:李忆莙

书是长年累月都在读的,那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极少极少做笔记;书页上总是干干净净的,像没翻过一样,让人怀疑这书是否曾被我染指过。

读书笔记是为什么而做的?这是个饶有趣味的问题——我不做笔记,是不想被牵制。

ADVERTISEMENT

或许该这么说吧,做不做笔记的分别在于有用和没用。就性质而言,读书于我而言是娱乐,一种极为舒心惬意的娱乐,也是我的乐趣所在。我是认为既为乐趣而读书,就不必考虑有用或没用的问题。故而总觉得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很煞风景。也正因为是乐趣所在,再怎么忙都能抽空读一读。古人所谓的“忙里偷闲”,想必也是因为乐趣吧。而“书中自有黄金屋”、“自有颜如玉”的说法,既是劝学的,同时也是功利的,是官场生态的一种。有了这种观念,读书就变得更有期待而引人入胜了,因为它符合“学而优则仕”的规则。相对来说,如果读书纯粹只为乐趣,又何须做笔记?娱乐不忘工作?人活着离不开工作固然是事实,但个人的快乐是不是可以更个人一点?“更个人”的意思是说不要凡事老想着有用和没用,少点功利考量,人就比较容易快乐。我是这么想的。

曾听到过有人说起某某作家,称赞他的笔记做得有多好。身上永远带着本小册子,一看到有用的马上记下来,说如此这般就不愁没有美词佳句。读他的文章,美丽的词藻,精彩的句子,有如行云流水,而且联想力格外丰富。这都得归功于平日读书时勤做笔记所化为的功力……

那真难为他了。可不是,他无时无刻不忘为写作而做准备;看到什么,第一个反应就是:呀,这以后可能会用得着。这也太辛苦了吧。

若说笔记是一个写作人应有的工作“配备”,又或者说是一种比较严谨的读书态度,也是对的。因为读书得消化,所以得给时间咀嚼。对一些人来说,笔记等于是储备,为日后作好准备,蓄势待发。

却也因人而异。我没有做笔记的习惯,读书大多数是兴趣所在,没想那么多。读到好书,不一定是指能吸收到多少学问或经验,而是作者的心路历程把我引进自己的世界里,于是静静地回忆起所经历过的,如同寒夜里点亮了一盏灯,无比温暖……

不做笔记是不想作结论、下评价。至于吸收率,那是自然而然的,无需外力干预,更无需手段。读书又不是考试,快快乐乐地读,多好啊——做能让心里欢喜的事,也就是爱悦自己。写作则是另一回事了。

当然,世上没有不劳而获。像我这种人,说好听是拒绝功利,不好听是懒隋。因此苦头也没少吃,经常“书到用时方恨少”。每当稿子写到有点历史背景或真实人物情节时,就被“卡”住了。这时便撑着半边头苦苦思量,好不容易“思量”出来,却总不放心。别以为写作是天马行空,是天大地大任驰骋,其实真不是这么回事。文章即使不是千古事,毕竟是白纸黑字刊登在报纸上的,得要有所根据,要承担责任,不能凭空捏造。在此一刻,就真有点恨错难返……可过不了几天,又忘记了教训——都什么岁数了,教训有用吗?清代文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读书有三种境界: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

如今读书,杂念是少了,人生各方面懂是懂了,但看庭前花开花落,仍然觉得万般人生,有意思和没意思的似乎不成比例;高尚与卑劣,也并无明显的界线,惟不去想它也就罢了,人生自有几分清新在。比如一本好书,它的好在于让我读懂了自己。就文学来说,行文上所表现的不在句子有多精彩,辞藻有多华美,而是平实中有旺盛的生命力,于荒凉中感觉人生是热闹的。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