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人物

|
发布: 10:00am 10/08/2020

非常人物/关杰耀 鲎的守护人

作者: ​张露华(记者) 受访者提供(图)

在倪匡小说卫斯理系列中有一部《蓝血人》,讲述一个来自土星的蓝血人故事。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蓝血人是不得而知,但地球上确实存活着一种蓝血生物,那就是鲎(hòu),而且它的蓝血液更与我们能不能研发出威胁全球人的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苗扮演关键角色。

出生于马来西亚,目前在中国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任教的关杰耀教授,也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鲎专家组委员(IUCN),目前致力于研究鲎生态及保育工作。

ADVERTISEMENT

关杰耀是在香港城市大学完成本科之后,想要以海洋濒危生物保育作为其博士论文主题,在教授建议下他选择了一开始连名字都念不对的“鲎”作为研究对象,开始走入鲎的世界。

在他眼里,鲎的外形像一台行走的坦克车,生态也一样,属于慢活生物──笨重、没有捕食技巧,除了躯壳坚硬之外,没有什么自我保护能力,只可以吃动作比较慢的蚌壳类、海虫等等,刚孵化出来的小鲎则吃藻类或显微镜下可以看得见的幼虫。

鲎,也被叫做夫妻鱼,因为通常都是雄雌一起出现。
鲎,也被叫做夫妻鱼,因为通常都是雄雌一起出现。

不捕捉、不买卖、不杀害
不要成为“绝鲎”的一代人

鲎是卵生动物,与海龟一样都会在特定时间从深海上岸产卵,每年的4月到9月是它们产卵季节。它的卵如绿豆般大,孵化出来的鲎比尾指指甲还小,之后就会不断退壳长大,要经历17次退壳,历时8至10年才从小鲎变成大鲎。

“鲎的寿命只有约20年,但成长期却很长,所以在它成长的那10年间是很大挑战,很多鲎来不及长大就死了。除了是被渔民捕捉之外,海岸线的变化也很大,填海、造码头,都会破坏鲎的生长环境。”

他举例在台湾金门海域,曾经也是鲎的产卵区,后来为了建码头,影响鲎自然生态而受到抨击,于是就在海岸另一端建立鲎保护区,是亚洲少数的鲎保护区。遗憾的是,如今这个保护区已经找不到成年鲎的踪迹,只有幼鲎,那是因为当局进行人工孵化,定期放生小鲎苗到保护区。

“这些只有尾指指甲般大小的小鲎苗,存活率是少过10%,所以放生100只到保护区,成功活下来或成长的不超过10只。这也意味着,一旦鲎的原生地被破坏或迁地保育,也不能确保鲎得以生存下来,要看新居地是否适合,否则也是徒劳。”

鲎在大马不是保育海洋生物,也没有特别的保育中心,只有在十八丁有一个鲎养殖场,作为鲎的教育中心,让当地人及游客讲解鲎保育资讯。

关杰耀认为,鲎的保育应该是强调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不是把它们关在动物园里“不准碰,只能看”的这类方法。

“要做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应该从自然教育开始做起,让大家明白‘大鱼小鱼通吃以后就没鱼吃’的道理。同时地方政府也应该通过一些保育措施去限制鲎资源的捕捞,这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利用。”

关杰耀去年到十八丁新村推动鲎保育活动,通过教育灌输人们鲎保育意识。
关杰耀去年到十八丁新村推动鲎保育活动,通过教育灌输人们鲎保育意识。

缺乏鲎保育意识
三棘鲎列为“濒危”等级

有人觉得鲎像龟,也有人说它像蟹,所以有很多别称,包括马蹄蟹、鸳鸯鱼或夫妻鱼(因为它们出现时通常都是雌雄结伴)。

鲎现在的外形是从很久以前演化下来的独特面貌。它之所以能够存活下来,是因为它具有很多优秀的存活特征,包括坚硬的外壳,即使是强酸强碱也不易受破坏;对生活环境要求也不算太高;强大的免疫系统,所以人类才使用它的血开发成鲎试剂。

可惜的是鲎不但没有受到保护,甚至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食物,即使已经发生过很多人因为吃鲎中毒,甚至死亡事件,但还是无阻人们吃鲎的习性,包括马来西亚人。

讽刺的是,连公共机构也没有保育意识。去年大马邮政公司曾经推出一个奇异美食系列首日封,其中一款美食主题就是鲎,并说明在选择食物种类时是以其独特性及在美食爱好者中的流行程度来决定。

首日封上的鲎图像与圆尾鲎相似,而圆尾鲎的河豚毒素极高,担心会误导人们去吃圆尾鲎而中毒,因此在相关人士反映下,邮政公司才把这套首日封下架。

去年大马邮政公司推出的“奇异美食”系列首日封,其中一款的主题竟然是鲎。
去年大马邮政公司推出的“奇异美食”系列首日封,其中一款的主题竟然是鲎。

关杰耀表示,科学家猜测,以前鲎有两三百个品种,但经过数亿年的演化,鲎在全世界仅存4个品种,分别是南方鲎,圆尾鲎、三棘鲎及巨鲎,在大马可以找到3种鲎,独缺巨鲎,当中三棘鲎已经是世界濒危物种。

在西马半岛,十八丁红树林是其中一个鲎出没的地点,因为缺乏鲎保育意识,当地餐馆的菜单上都有鲎,当地人也习以为常。

为此,“看见十八丁”工委会去年就邀请了关杰耀到当地推动鲎保育活动,包括实地考察、户外学习、鲎保育公开讲座,从当地人开始灌输鲎保育意识。

关杰耀表示,很多人对鲎的不了解,更没有保育意识,偶尔渔民捕获后,会抽干它的血卖给药剂公司,然后再把鲎体卖给餐馆,以获得更多利润,加上生长环境不断被破坏,所以鲎的生态面对很大挑战。

“也有的渔民在捕捞时捉到鲎,但没有销售管道,就丢在地方导致它脱水而死。有的人就把死鲎拿回家当肥料。”

很多人会问:鲎不是受保护动物,为什么不可以吃?

关杰耀说:“不是能不能吃,而是不鼓励吃,尤其是三棘鲎已经是世界濒危生物,而且还带有很大的风险。”

他解释,常见的鲎是巨鲎与圆尾鲎,当中圆尾鲎的河豚毒素很高,三棘鲎也有含河豚毒素。身体免疫能力不好的人吃下圆尾鲎后会有不良反应,在中国广西每年都有人因吃鲎死亡的案例。

“目前,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治愈中河豚毒的人,医生只可以帮病人洗胃。”

他表示,吃鲎风气在广西很普遍,惟根据一项调查,广西只有59%的人可以准确分辨鲎的种类,也就是说很多人都不会分辨吃下的鲎属于哪一个品种,经常发生河豚中毒事件,所以无论是基于健康及保育,都不鼓励吃鲎。

既然鲎血具有医用价值,为何未被列入受保护生物名单?

关杰耀认为,人们对鲎这种生物的普遍认知与保育意识都很低,长久以来都把它当作是一种“海鲜”,所以并不觉得鲎是需要保育的生物。

去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根据过去数十年的相关科研数据,将三棘鲎列为“濒危”等级,比熊猫的濒危等级还要高,因此今年中国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方案中,拟将所有种类的鲎都列入中国二级保护动物,所以中国人们对鲎保育意识已经逐渐提高,相对的东南亚仍非常低,包括大马。

全球急需鲎试剂以检测疫苗

鲎的祖先早在4亿年前已经生活在地球上,在恐龙还没有崛起之前到恐龙灭绝,而它却熬过了两次毁灭期,保持着原貌存活至现在,所以鲎也被人称为“活化石”。

鲎的珍贵之处或存在价值,除了是因为它是活化石及濒危的动物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对人类疾病防疫扮演重要角色,因为它的蓝血是至今无可替代提炼鲎试剂的唯一元素,可检测人体内部组织是否有致病细菌。

当全球制药厂都在摩拳擦掌瞄准生产冠状病毒病疫苗之际,就需要大量试剂以检测疫苗安全性,而用鲎血提炼出来的鲎试剂(Limulus amebocyte lysate),至今还没有其他替代方法,所以鲎试剂的需求量肯定大增。

鲎是地球仅存的蓝血生物,但鲎保育并没有被关注,环境生态挑战也日益严峻,可以预见鲎的生态系统将来会遭受到严重破坏。

关杰耀表示,鲎试剂是利用鲎血液所提炼出来的试剂。当医生要确定一个人是否因细菌感染而致病时,就必须使用试剂检测,医院吊点滴或疫苗,也都是用试剂来检测,确保没有细菌。

“所以一旦鲎绝种了,就无法提炼鲎试剂,缺乏鲎试剂,我们可能无法确认是否感染细菌。”

他解释,虽然有一种元素——重组因子C(recombinant factor C)曾多次证实在细菌内毒素检测上可以取代天然鲎试剂,但至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短期内也无法取代天然鲎试剂,所以当鲎数目越来越少时,鲎资源会面临急速衰竭的厄运。

由于鲎血夜的医用价值,一些鲎试剂厂会直接向渔民购买鲎血液,但因为目前亚洲地区对鲎抽血作业没有任何规范,渔民直接抽血的方法不正确,所以抽取的血可能无法被利用。美国规定只能抽血30%,如人抽血一样,从而达到资源可持续利用。可是渔民通常都会把鲎血抽干,然后将抽干血的鲎转售给餐厅以提高利润,这样的做法无法保证鲎资源可持续利用,长期下来对鲎资源的损耗较大。

鲎的血液可以提炼为鲎试剂,以检测人体是否有致病的细菌。但随着鲎生态挑战日益严峻,鲎试剂制造商面临资源减少的困境。
鲎的血液可以提炼为鲎试剂,以检测人体是否有致病的细菌。但随着鲎生态挑战日益严峻,鲎试剂制造商面临资源减少的困境。

在国家地理杂志一篇报导中,美国新泽西州自然保护协会主任芭芭拉·布鲁默(Barbara Brummer)提出,当世界各地所有制药公司都依赖鲎时,我们就不禁对这种原始生物的存活感到担忧。

报导指出,每年制药公司将50万只鲎捕捞起来抽血,然后将它们放回大洋中,但许多鲎却因此而死亡,加上过度捕捞,过去几十年已经使到新泽西州的鲎物种减少。这可以从鲎产卵量减少得到印证。

该州特拉华湾(Delaware Bay)是鲎主要产卵地点,也是制药公司主要采卵地点。生物学家估计1990年上岸到特拉华湾产卵的鲎有124万只,到了2002年下降至33万3500只,去年则是33万5211只。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