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焦点

|
发布: 12:05pm 18/03/2021

【老有所依/02】传统价值观面对现实生活冲击 孝顺何太难?

作者: 张露华(副刊记者)

“根据联合国一项研究,平均每个人生命中有88%时间都处于良好健康状况,余下的12%却会面对健康挑战。以大马人的人均寿命76岁来说,等于67岁以后就要面对健康问题。哈佛大学2016年曾与我国政府做过一项研究,结论是我们的卫生系统不对称,跟不上人口快速转变,无法迎合人民当前与未来需求。”

ADVERTISEMENT

──张福艺(财务规划师)

●报道:本刊 张露华
●图:本报资料中心、受访者提供

马来群岛有限公司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迦玛表示,亚洲是全世界最多老人的区域,尤其是东亚地区,例如韩国、日本、中国以及台湾。当中中国人口超过20%是老人,是一个超老国,台湾地区也相似,而日本、韩国问题则更严重。

他提到,大马去年已经进入老年化社会,属于中等老人国,估计2044年会进入名副其实的老龄社会。但大马人却最怕老,56岁就被纳入老人阶层,可以领退休金,而在日本,60至65岁才算老人。

他表示,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国家如中国,老人要进老人院也要排队,而我国目前的老人人口约300万,再过10年就要翻倍,因此做好养老准备是每个人必备功课。

“老人,最关心的就是疾病,再来就是社会的老人设备足够吗?以老人院来说,虽然目前国内共有一千七百多家老人院,而合法注册的仅有350家,也就是说大部分老人院都是未经注册,而且都是聘请外劳当顾工。”

至于经济层面,他表示,人口老化会影响国家生产力,远的不说,就以人民现在的养老金──公积金来说,平均只够5年所用,之后就会出现家庭资源问题。

“在资源不足之下,就会冲击传统文化价值──孝顺。我们不得不承认,孝道也要讲钱,传统价值观也会受到现实生活的挑战,要孝顺也非常难,最终会使到老人走到生命尽头时变得没有尊严,不只自己悲哀,孩子也一样,所以我们要先规划好自己,也不给孩子添麻烦。”

迦玛表示,大马人对于养老有4个想法,分别是人权、福利、慈善与奢侈,这4个选项都关系到养老系统。无疑养老系统应该是由政府主导,但至今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只有养老事业的业者在推动,但其中最大的痛点,就是社会对养老的不了解,以为养老就是有一个地方住,有人照顾就完整。

“养老或者银发事业,是一个产业,也是一片蓝海,在全世界都在迈入老龄化社会的时代里,这是朝阳行业,不是人们认为的冷门行业。它可以持续四五十年,它除了是服务,也是生态系统的需求,所以希望我国的养老系统尽快建立起来。”

迦玛指出,大马人最怕老,56岁就被纳入老人阶层,可以领退休金了。
迦玛指出,大马人最怕老,56岁就被纳入老人阶层,可以领退休金了。

●巧妇难为无米炊,老人无钱难养老!

财务规划师张福艺提出,要养老,就要有一个可持续性的健康财务系统。而可持续性的3大要点,则包括负担能力、可接受性及适应性。

他提到,去年进入老人化社会,2050年正式踏入老龄化社会的大马,可以预见未来老人的医疗费会增加,加上如今健康状况的改变,人类寿命延长,也就意味着会需要更多的医疗费。

“根据联合国一项研究,平均每个人生命中有88%时间都处于良好健康状况,但余下的12%却会面对健康挑战。以大马人的人均寿命76岁来说,等于67岁以后就要面对健康问题。哈佛大学2016年曾与我国政府做过一项研究,结论是我们的卫生系统不对称,跟不上人口快速转变,无法迎合人民当前与未来需求。”

他表示,不对称的卫生系统,医疗费将成为负担。目前政府的医疗支出比私人高,公共卫生财政预算已经紧缩,而私人医疗保健费,却从2008年开始,每年以7.2%的高幅通膨率上升。

“根据市场调查,大马的医疗通膨率是13.4%,而国际标准是不超过10%。更令人担心的是,自2018年开始我国人均医疗支出增长率高达7.77%,高于人均收入增长率只有5.96%,这是相当危险的。”

政府应介入规范私人医疗保健收费

他也提到,在金融风险保护规划中,自费的医疗支出是不可超出家庭收入的的40%,但现在大马人的医保支出已经达到38%,长期来说是不利的,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反观其他经济水平相似的国家这方面的支出都是下降,我国却是上涨,显示我国的医疗体系欠佳。”

因此,他认为,政府应该介入规范私人医疗保健提供者或公司收费,私人医疗保险也应扩展至初级保健,包括牙医和健康检查,迄今我国大部分人都是自付这些费用。同时,勇敢推动全民保险计划,从而改善我国的卫生财政系统。”

在无法自付之下,我们可以依赖孩子吗?张福艺坚定的说:“是不行的!”

他解释,现代孩子大部分都处于汉堡包时代,上要照顾父母、下要照顾自己与孩子,而医疗费却节节上升,所以是无法依赖孩子的。

既然无法养子防老,那应该如何从家庭资源上分配养老需求?

张福艺提供一个大马人的收入、开销与储蓄计算法,告诉大家如何储备自己的养老基金。

张福艺说,大马人储蓄率偏低,主要原因是固定开销大,尤其是汽车方面的开销以及追求生活上的享受。
张福艺说,大马人储蓄率偏低,主要原因是固定开销大,尤其是汽车方面的开销以及追求生活上的享受。

他表示,一般来说,退休资金从3部分累积,分别是孩子的奉养,政府的保护与自己的储蓄。但如今趋势是,孩子的依赖力上升,支援力下降,已经无法保护父母的财务,这是我们都要正视的问题。

他分析,大马人的收入,税务与公积金已经占了25%,个人开销30%,再扣除固定开销如房屋与汽车贷款,还有应急基金,基本上大部分人的长期储蓄或投资只有8%,这是非常低也很典型的情况。

“即使这8%再加上公积金也只是19%而已,仍然是非常低的储蓄率,一般来说要有足够的养老金,每个月的储蓄率必须达到19至29%,显然的我们并没有达到。”

他认为,导致国人储蓄率偏低的关键,是在于我们在固定开销方面花多了,尤其是汽车方面的开销,追求更豪华的车子,其次就是追求生活享受。

“所以要提高储蓄率养老,要嘛就减低固定开销,要嘛就减少生活享受方面的费用,减少购买非必要品或消费;然而我们看到的事实却是年轻人宁可把钱花在生活享受方面,所以往往也不知道钱到底花到哪里去了!”

●为了“老体”安顺,不妨预立护理计划

安顿了老居、老本,还欠一个“老体”的安顿,为自己“预立护理计划”。

马来亚大学老人医学教授兼马来西亚健康老化协会理事会成员陈慕膑顾问医生提出,每个人终会面临死亡,提早为自己预立护理计划,是每个人需要做的功课。

她表示,亚洲人讲到临终都会避忌,觉得是不吉利的东西。所谓的“预立护理计划”,就是未死之前跟家人交代,以比较详细的方式告诉家人,或以文件方式告诉家人自己的主张与意见,避免很多纷争。

她表示,在美洲国家,临终前一个月的医药费用已经增加至总医药费用的50%,而且全世界的临终费用每年都在增加,很多病人因为医药费陷入经济困难,家属有时太孝顺,会变卖家当或借贷来治疗家人,有的甚至面临破产。

她承认,现代医药发展有能力可以永远延续生命,如赛车手舒马克,滑雪意外后变成植物人,家人继续用钱来维持生命,但因为昂贵医药也面对经济困难。

“以最常见的癌症来说,治疗费负担不小,若加上年纪大,身体瘦弱,就加剧经济负担。在这情况下,很多人都考虑是否要继续治疗?如果这些问题在发生之后才来处理,当下决定会想活下去,但医治之后才后悔。也有的病后失自主能力的长者,只能由家人或医生来做主,如没有早做交代,他们的决定可能会违背了病人的意愿。”

谁应该做预立护理计划?老人?病人?

陈慕膑说:“很多人觉得自己年轻不需要,但其实越早做越好,而且是谁都应该做。但也不要匆忙做,可能会做错决定。即使立了之后也可以改,以免太迟想做也做不了!”

身为老人病科医生的她,每天接触不同的长者病患,让她有很深的体会,觉得如果法律允许,她一定会预立护理计划,让自己无后顾之忧。

她表示,目前大马正在草拟预立护理计划条文,但由于疫情及政权改变,耽误了这项工作的进度。无论如何,政府都应关注这课题,尽早完成立法工作。

在法律不允许预立护理计划下,没有合法文件,也没有法定人,她建议可以效仿欧美、新加坡采用的文件填写,然后自己收一份,另一份交由律师保管。

陈慕膑说,別以为年轻人不需要做护理计划,其实谁都应该做,而且越早做越好。
陈慕膑说,別以为年轻人不需要做护理计划,其实谁都应该做,而且越早做越好。

“其实有些律师已经有类似的文件可以供人使用,虽然法律不承认,但可以让照顾你的医生和家人了解自己的心愿。甚至可以自己撰写一封信,然后告诉家人存放在什么地方,也算是预立护理计划。”

她表示,其实,只要我们有想法,平常就可以借助身边的人或事件,适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内容最好越详细越好,如在什么程度或情况下就不要急救,让医生或家人明白自己的主意。

“也有的长者或病人到了没有自主能力的时候,家人也可以帮忙做预立护理计划。很多长者都是到了这个地步才由家人代劳,这其实不是最好的方式,但也是没有选择的方式。”

她坦言,很多长者在临终之前都面对这样的问题,没有自主能力,全由家人决定。但有的时候无意义地延长生命,只会令病人受更多的苦。

她举例一个80岁的独居老人黄伯伯,因为食欲不振、消瘦而去见医生。经过诊断后发现是大肠癌,而且扩散至肝脏。病人意愿是在病危时放弃急救,不愿延长生命,所以就跟医生预立护理计划,珍惜自己与家人剩余的相处时间。

但他知道家人会反对他的决定,所以就约家人到医院,让医生讲解病情。当时黄伯伯跟家人说,如果自己出状况,千万不要带他去医院,而医生就安排临终关怀去家里照顾他,最后黄伯伯在家里由子孙陪伴下离世。

延伸阅读:

【老有所依/01】马来西亚迈入老人国行列 老该怎么养?

相关稿件:

【关心精神病患/02】聆听精神病患照护者的心声

【原住民女力/02】醒觉滋润心田,茁壮民族尊严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