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
发布: 7:00am 11/05/2020

【有機就是生機/02】大馬有機路難行,也要堅持無毒耕作

作者: 张露华、摄影:黄玲玲

民眾對有機食物有個先入為主的概念:有機種植、有機食物,在全球來說還是一個小眾市場,即使人們的健康意識已經提高,但有機食物的價格並非每個人都負擔得起,要打入主流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ADVERTISEMENT

在世界有機農地標準中,全國有機農地達到1%就是達標。這1%聽起來是非常容易達到的標準,但大馬有機農業發展至今,有機農地只佔全國農地的千分之一,即使農業比我國領先很多步的臺灣,也只是比1%多一點,所以有機農業在我國的確是非常艱辛的一條路。

難走還是有人走,有機種植比慣性農耕辛苦許多,不能用化肥或除草劑,蟲害要靠老祖宗的天然方法克服,未耕種之前就要先養土地,讓土地回到適合自然耕種的土質;辛苦與收成不成正比,收成只有慣性農耕的三分一。

但他們都甘之如飴,傾盡一切經營好這片土地/農地,耕種出讓人吃得健康的農作物。

有人比喻,世界上最好的醫生是農夫,最好的藥是有機食物,用最原始的泥土種出的農作物,不能治百病,但能預防百病。

農民都知道,慣性使用化肥和農藥的農地,種出來的農作物只會越來越不健康,農民唯有不斷施更多的化肥來維持農作物的質量,用更多農藥來殺生命力越來越頑強的害蟲。

因此農業轉型,重拾過往友善及有機的耕種方式,恢復大自然生態平衡才是永續的農業發展,當有健康的土地,我們才能獲得健康的食物。

不過,對大馬的中小型市場而言,大量農產品很容易有銷售壓力,因此本地有機工業的發展,就要把農場轉型,升級是本地有機農友的出路之一,希望逐漸能看到更多的良心種植農友。

不妨來聽聽這些走在有機路上的鬥士是如何堅定地走下去。

郭景文受孩子啟發,接觸到有機種植,開始時只用園內10%的花樹做實驗,看到成績後才逐漸全面轉型。
郭景文受孩子啟發,接觸到有機種植,開始時只用園內10%的花樹做實驗,看到成績後才逐漸全面轉型。


因為堅持,成功培植環保花樹

有機種植,人們第一個念頭就是想到蔬果,有沒有想過花藝也需要有機的?

Green Flourish Nursery創辦人郭景文是國內第一個種植不放化學農藥的“Earth Tag環保花樹”花農。他在還未成為有機花農前,已經種了幾百種仙人掌,而且給每棵植物都取了名字,也熟悉它們的生態。

“當時我就想,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喜歡仙人掌?畢竟這是很冷門的嗜好。經過考察後,發現多肉植物有很大的潛質,我可以把嗜好變成商機,於是25年前辭職全身投入種花。”

一開始以慣性種植法種花樹的郭景文,大約兩個月後就發現不對勁,半年時間花莖都達不到50%。

他納悶,一般仙人掌都是三四個月就可以推出市場,但種了半年還達不到標準,於是他開始摸索改良,差不多一年才見到效果,產出第一批收成,但也沒有達到最好的規格。

“剛開始以慣性種植法,損失了幾千棵花苗。一般來說,慣性種植3至6個月就可以推出市場,但我種了半年都長得不好。後來受到孩子啟發,接觸到有機種植,剛好Baba辦了一個有機課程,鼓勵種環保花樹,就用園內10%的花樹做實驗,看到成績後才逐漸全面轉型。”

環保花樹一般要一年才能看到成果,從轉型、培植、管理到成功,郭景文的環保花樹日見成績,至今已經培植了58萬棵花樹。

種植有機花樹所花的心力與時間都比以前多,也比以前辛苦,但他卻從過程中學到堅持,如果當初半途而廢,就不會有今天的成果。慣性種植法一定要用農藥,而環保花樹則不下農藥,倘若當時不堅持,就會試用不同的農藥。

“因為堅持,我找出各種方法去解決,不依賴農藥,而且在這過程中我並不孤單,走著同樣道路的環保園藝農民互相交流、分享,坐下來討論面對的問題,互相打氣,讓我知道並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在做,有問題大家一起想辦法,這條路走得特別有意義,大家一起成長 ,這是我最大的收穫。”

郭景文(左)不吝於分享他的有機花藝心得,經常有農友到他位於金馬侖的園藝中心參觀。
郭景文(左)不吝於分享他的有機花藝心得,經常有農友到他位於金馬侖的園藝中心參觀。

郭景文的有機園藝中心。
郭景文的有機園藝中心。


從化肥轉型有機,擔起社會責任

同樣也是從慣性種植轉型為環保花樹種植的黃彩霞,原本是一家公司行政文員,後來辭職回家鄉柔佛昔加末,與丈夫開了一家園藝中心99植物樂園。一開始是使用農業的慣性種植,以維護花樹不受蟲害,並沒有顧慮到化肥對本身及環境的破壞。

“直至參加有機集會後,明白了化肥的傷害後,就不再使用。改種環保花樹,生態也獲得很大改善,慢慢的轉變為園藝教育中心,教導別人如何種環保花樹。”

她坦言,剛開始時是瘋狂喜歡玫瑰,但玫瑰又是最多蟲害,所以用很多農藥。後來兒子出生,也從不帶兒子到花圃,因為花樹噴灑很多農藥,甚至連自己也有皮膚過敏問題。

轉型之後,黃彩霞與員工都沒有農藥的擔憂了,也放心帶孩子到花圃玩。這份事業讓她認識到什麼是社會責任,從不斷的上課中,她學會了如何維護花樹,懂得分辨農藥危害與有機種植的好處,也可以跟顧客分享經驗及為顧客把關,過濾有害農藥,這也是一種社會責任。

“目前昔加末有4家環保園藝中心,我們都會不定期辦活動,教育民眾環保花樹種植的知識。”

黃彩霞:改種環保花樹,生態獲得很大改善,也放心帶孩子到花圃玩。
黃彩霞:改種環保花樹,生態獲得很大改善,也放心帶孩子到花圃玩。


開辦有機種植學堂,協助農民轉型

Baba Eco集團創始人及大馬有機大會發起人梁志文是推動大馬有機種植的重要推手,如今他的兒子梁瀚澤也跟隨父親的腳步,父子連心為大馬有機農業而努力。

梁瀚澤是2020大馬有機行動方案的策劃者。惟他絕不是紙上談兵,他畢業於美國艾爾華農業大學,並於2013年在美國獲得綠色永續卓越獎。為了瞭解有機農夫作業,他去了臺灣古坑慈心有機農場實習半年,回國後就不間斷給農民提供有機轉型輔導、培訓及講座。

他講解2020大馬有機行動方案時表示,這是一個有機種植學堂,只要有興趣參與有機農業的農友都可以參與,課程分入門、基礎及進階班。

“入門就是學習養好土壤,土壤好肥料用量就少很多;相對的如果土壤已經不好,還繼續使用化肥,土地就會更貧乏,反之用堆肥方法土壤就會越來越好。”

他表示,當土壤養好後,就要創造適合有機生態的環境,學習種植技術與管理。

“我們也瞭解農民轉型不容易,所以我們提供農民轉型輔導、技術支援、觀察轉型進度,最後協助農民申請有機認證。我們每年都有兩次邀請臺灣驗證專員來檢驗農民的成果,也會帶農民到臺灣有機農場交流參訪,參考及學習當地的有機產業鏈。”

他表示,Baba會協助成功轉型的農民申請有機認證,本地政府認證是免費申請,而國際認證則需要付費,惟農民可以向該公司申請有機認證津貼,協助農民獲得認證。推出這項津貼計劃以來,至今已經66戶農民受惠。

梁瀚澤:我們瞭解農民轉型不易,所以提供農民轉型輔導、技術支援、觀察轉型進度、協助申請有機認證。
梁瀚澤:我們瞭解農民轉型不易,所以提供農民轉型輔導、技術支援、觀察轉型進度、協助申請有機認證。

Baba是國內有機農業的重要推手,已經連續兩屆主辦大馬有機大會,邀請國內外有機專家及農民分享各自的有機之路。
Baba是國內有機農業的重要推手,已經連續兩屆主辦大馬有機大會,邀請國內外有機專家及農民分享各自的有機之路。


有機認證,消費者的信心保證

AEON超市是本地其中一家設有有機產品專屬櫃檯的零售商。該超市高級經理許金燕分析在2014至2018年間,有機產品的銷售率大幅提高,當中新鮮食材增加9%,其他產品則增加11%。

她表示,以市場佔有率來說,雪隆及柔佛佔主要市場,當中以雪州最高,達到34.31%。不過,有機產品也面對運輸方面的問題,要講求產品的新鮮度,所以最好是由在地農民直接供應。

“現在的消費者也會看品牌來選購,所以獲得認證是很重要的,一旦消費者對某個品牌有信心之後,就會保持忠誠度。”

許金燕:有機認證是很重要,只要消費者對某個品牌有信心,就會保持忠誠度。
許金燕:有機認證是很重要,只要消費者對某個品牌有信心,就會保持忠誠度。


推動有機種植,我們做好準備嗎?

提到有機認證,馬來西亞檢疫和檢驗服務檳城總監札麗娜哈欣就說,很多人會問,大馬需要有機種植嗎?有市場嗎?“如果你知道了大馬的湖水、河水都被檢驗到有19種農藥,稻田水稻有17種農藥後,你就不會有這樣的疑問了!”

“所以每次聽到有人要在稻田旁建屋子,我都會勸他不要這樣做,雖然聽起來好像很詩意,但其實是與農藥為伴。”農民

她表示,稻農為了提高產量,政府每年都會給提供高額的農藥和除草劑津貼。不過從今年開始,政府將會檢討給農民的農藥及除草劑津貼。

她認為,我國可以效仿菲律賓鼓勵稻農轉型的政策。菲律賓政府不但給有機稻農優惠,而且從地方政府著手推廣,帶領市議會及城鎮走入有機種植。韓國也是使用類似的政策,由各地市長帶領農民轉型有機種植,大馬政府是否也應該做些什麼來推廣有機或友善種植?

要提高國內有機食物在市場上的比率,她認為要靠價格因素,包括消費者自我意識的提高,希望吃到無毒的農作,農民願意轉型及政府的推動。

“這並不是說現在政府沒有推動,只是涉及的部門太少,我們必須為未來做好準備,包括設立一套推廣有機種植的系統,如給予有機農民獎勵,只需要給予現有一半的農藥津貼就已經夠了,足以吸引到更多農民轉型,而農民也必須擁有持續學習精神,鼓勵同業參加有機醒覺計劃,讓更多農民加入這個大家庭。”

她強調,要發展有機經濟,扮演重要角色的是消費者,只有消費者不斷施壓,政府才會動起來,否則一切都不會有改變。

札麗娜:要發展有機經濟,消費者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只有消費者不斷施壓,政府才會動起來。
札麗娜:要發展有機經濟,消費者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只有消費者不斷施壓,政府才會動起來。

5272CLW20204111834592342822.JPG

梁瀚澤:我們瞭解農民轉型不易,所以提供農民轉型輔導、技術支援、觀察轉型進度、協助申請有機認證。

5272CLW20204111834592342820.JPG

Baba是國內有機農業的重要推手,已經連續兩屆主辦大馬有機大會,邀請國內外有機專家及農民分享各自的有機之路。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