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艺文

|
发布: 7:55am 14/08/2023

剧评

客家

西北孤鸟

王冠庭

TEAM聚团

剧评

客家

西北孤鸟

王冠庭

TEAM聚团

西北孤鸟/评《客家》的冲突、语言和“无戏而终”

作者:西北孤鸟

西北孤鸟/评《客家》的冲突、语言和“无戏而终”

从戏剧类型来看,Team聚团编导的《》是一出现实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吸引人的首要因素是戏剧冲突。主人公陈来娣、张福生之恋被阻滞有两个因素,一是籍贯相异,另一是阶级相异。编剧选择了后者作为戏剧冲突。但我认为,编剧如果选择前者的话,冲突会更尖锐,戏剧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为早年的中国南方就有严重的籍贯冲突历史,在台湾甚至还有闽客械斗事件。小时候常听到一句闽南人骂女人的话:讨客兄。当时知道它是养汉的意思,但不理解当中“客”的意思,便自作聪明地理解为闽南人家中来了客人,家中女人跟客人好上了的意思。后来看了台湾作家林文义的著作《逆风之岛》后才知道此客非彼客:不是客人,而是客家人。这是“唐山过台湾”后,闽南人与客家人在台湾岛上的一段恩怨情仇(因争生存资源、地盘而械斗)的历史背景下衍生的词语,含鄙视的怨恨情绪。当年这个词语的咒骂对象,不只是那些闽客两籍的苟且男女,应该也包括所有未婚的两籍男女的交往。可见闽客仇恨阻断了多少闽客姻缘。而对当年的闽南女人来说,只要找的男人不是闽南籍贯的(或者不从父母之命的),就会被骂成“讨客兄”。反正就是把气发到客家人的头上就对了。至于客家人呢?自然“投桃报李”,骂本族不贞的女人为“福佬妇”。

ADVERTISEMENT

西北孤鸟/评《客家》的冲突、语言和“无戏而终”

籍贯元素更为“有戏”

之所以提这些是要说明闽客两籍的族群宿怨,必然会对两籍男女的自由结合产生阻力。即便是时间来到40年代的现代,闽客宿怨也还是挡在想自由恋爱的人之间的一道鸿沟。而更为重要的是:从人物关系的角度来看,籍贯元素比阶级元素更有利于编剧的发挥,更为新颖“有戏”。因为阶级因素造成的婚恋阻力已经是老生常谈,很难玩出新意。本剧也难逃窠臼:来娣父亲与福生的多次对话,内容离不开“我只有一个女儿,我要给他找合适的人家”、“我会尽我的努力给她幸福的”(大意内容),在没有更多的冲突元素应用下,这个过程只能是一种缺乏张力平淡无奇的敷衍,并在不出人意料之下草草结束——编剧用一场火灾来反转,让陈父为报恩而接受张福生,戏剧得以往下走。

西北孤鸟/评《客家》的冲突、语言和“无戏而终”

西北孤鸟/评《客家》的冲突、语言和“无戏而终”

第二点谈本剧的语言安排。这是一个多语戏剧,所谓多语是人物因应其籍贯背景选择说不同的方言。例如福生一家说客家话、来娣一家说闽南语、来娣的联姻对象一家说粤语。那他们之间是如何沟通的呢?用华语。这显然是一种看似理想的安排,而实际上是疏忽了史实的处理。当下的本地确实是这样,不同籍贯的华人用华语交谈,这是想当然耳——大家基本都曾在学校学过华语。但这种理所当然并不适合上个世纪40年代的中国。因为当时执政的是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教育部迟至1932年才正式发布新国音——“国语”。但由于战乱(抗日、内战),国语无法在当时普遍推行,包括本剧的地点福建省。后来的国语(普通话)推广,应是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后才正式开始。所以从反映现实的角度来看,剧中不同籍贯人士之间用华语来交流是不可能的。他们是在哪里学的华语呢?

但我更想说的是,无论从现实或创作角度,如果去表现不同籍贯人士之间的语言不通,反而会更有“戏”可做。因为由于沟通不畅而引起的误会,或为套近乎而寻找彼此的文化与习俗的共同点及努力拉进彼此距离的种种动作,可能会使本剧制造出更多的有趣内容、喜感与更大张力。参考一下台湾电影《悲情城市》,大致就能想像出画面与效果吧?

西北孤鸟/评《客家》的冲突、语言和“无戏而终”

歌舞意味着开始抒情

粤语短语:“捉倒鹿唔识脱角” (倒:得到), 意为捉到鹿却不懂怎样把鹿角取下来,比喻在接近成功时不知道怎样举措才能获得成果。这与本剧的处境很贴切,颇为可惜。本剧题材——客家人,故事核心意义——乡与情,都是蛮吸引人的。但故事结构与台词设计却显得流于俗套平淡。可以这么说,戏剧演了半场后,基本上矛盾已经解决(来娣父亲已接受福生),下面还有什么戏可做?只能表现离愁别绪(下南洋)和开拓新乡(彼邦定居),这些内容是用了几场歌舞形式来表现的,而故事呢?没有故事。戏不够,歌舞来凑。这些歌舞的音乐编得不错,虽然歌词还不够凝练,但曲调还是能渲染一服淡淡的哀伤与期待的气氛。歌舞的本质是抒情。歌舞一起,意味着开始抒情,戏剧行动就得停顿,戏剧张力也消失殆尽。本剧整个下半场基本上处于松散停滞的状态,最后“无戏而终”。

我看的那场人潮汹涌,大排长龙——满座。等待进场时听到不少人讲客家话或闽南语,显然特定题材吸引了不少特定观众(很多长者),看起来一些人应是首次来看戏的。这让我想到:戏剧如只倚重特定题材和方言这两个卖点,虽会吸引到特定观众,但要让他们成为正式观众新人口,戏剧本身一定要精彩出色。

西北孤鸟/评《客家》的冲突、语言和“无戏而终”

本剧演员由Team聚团的戏剧老师和学生组成 。由于主要角色多由学生饰演,故整体演技稍显青涩。固然有经验丰富的演员(如刘家荣等)帮撑,但囿于剧本的单薄而无甚发挥余地。一众年轻演员闽南语说得很溜,但其中饰演来娣和仆人的两位演员的快语速的念词方式,却暴露了对台词锤炼的缺乏,失去了通过台词展示人物个性的机会。说到底还是剧本没有提供更多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与行动来帮助演员展示个性。“戏剧不是描写人,是描写人的行动——行动决定了人的幸福与不幸;戏剧中的人不是为了表现性格而行动,而是在行动中自然地表现了性格”——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值得编剧同仁们再三琢磨。

更多文章:

在鼓声中传承文化精神
吴伟才/日本的后现代虚无感
郭少麒/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寻求突破——马来西亚华人舞蹈周塑造传承新形态 
西北孤鸟/从“父亲缺席”到“父归”──《寻梦环游记》与《父归》的时代意义 
叶伟章/当梵乐遇上艺术──《慈爱之音》新山专场 
感受魔幻非凡的魅力 完美融合鼓击与空中舞绸—— 空中歌舞剧《SAKTI》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