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焦点

|
发布: 7:00am 17/08/2023

焦点

人工智能

AI

原创音乐

AI音乐

AI编曲

焦点

人工智能

AI

原创音乐

AI音乐

AI编曲

【AIVs原創/01】用文字就能創作音樂?AI沒跟你開玩笑

报道:本刊 林德成 摄影:本报 林明辉

今年初,網絡上突然冒出一系列的)歌手翻唱歌曲,其中備受矚目的是“AI孫燕姿”,她的歌聲具有高辨識度,咬字清晰,幾乎能夠駕馭各式風格歌曲,且毫無機械感,聽起來很舒服。

ADVERTISEMENT

可別以為只有中文音樂圈出現“深偽音樂”,在歐美樂壇也有多位知名歌手被“AI”,最後出動唱片公司為他們維權。毫無疑問,一切拜ChatGPT所賜,打開了AI的潘多拉盒子,以致出現越來越多AIGC(人工智能自動生成內容)工具。

AI已經會寫文案、繪畫、製作視頻,現在還能“唱歌”。面對如此強大的機器對手,音樂產業會不會遭受衝擊?隨著科技迭代,AI是否有一天會取代原創作品呢?

報道:本刊 林德成
攝影:本報 林明輝

或許你早已聽說或用過AI繪畫工具,比如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或者Photoshop修圖軟件的Generative AI功能。動動手指,敲擊鍵盤,立刻能獲得唯美絕倫的圖片。那麼有沒有想過,輸入文字也能創造音樂?

谷歌早前曾向外界推介一款AI生成音樂工具──“MusicLM”。即使沒有任何樂理知識,亦可用文字指示AI生成一段音樂,且旋律和素質都令人驚豔。

現在有更多類似的軟件,我曾試用過“Waveformer”、“MusicGen”,成品還挺不錯。若只專注在AI聲音,那麼就有“Musicfy”,一鍵轉換語音,甚至能上傳自己的聲音,創建專屬的AI聲音模型。

想用文字“寫歌”?不妨試試免費的AI軟件Waveformer。用戶輸入指令和旋律內容,它就會依據文本生成相應的音樂。

在彎腰俯拾皆AI工具的情況下,AI機器真的有創作能力嗎?

AI無法生成大馬人語氣

“現在AI能不能代替原創是更重要的命題。”企樂家國際音樂有限公司(Musicpreneur Malaysia)創辦人詹雪琳接著說,AI複製人聲已是既定事實,那麼能不能代替作詞、作曲和編曲人呢?

緊貼科技發展的她一直在探索,並嘗試融合AI工具,加快音樂創作的效率。惟她發現AI工具比較傾向素材供應者,給創作者依據感覺拼湊,還無法稱得上原創。在音樂創作上,人還是主導者,向AI下達指令,讓它去形塑創作者想要的情感與體驗。

Musicfy可以讓你上傳自己的音頻,創建出專屬的AI聲音模型。

詹雪琳嘗試製作過AI聲音,她把50個音軌交給AI團隊,由AI系統追蹤和分析她的聲音、音色和個性,生成AI聲音。語畢,她打開手機,向我展示一個視頻。畫面中,她依然是她,但聲音略顯奇怪,完全抹掉了“大馬腔調”,換來的是一口字正腔圓的華語。“AI系統是儘量生成與我相似的聲音,但它沒有辦法生成我們的語氣。”

若拆解訓練AI的原理,最關鍵的部分是數據。當餵養的數據越多,品質越高,所生成出來的聲音就會更逼真。

AI是靈感啟迪者

作詞人在創作時,擅長捕捉飄絮靈感,在字與字之間營造出唯美意境,緩緩地咀嚼著有滋有味的人生故事。

在AI面前,文字即數據,沒有情感可言。但文字在作詞人手中,卻能夠提煉出七情六慾,催動聽眾的情緒和想像。可是,畢竟人腦會疲勞,以及閱讀量有限,詞彙的掌握遠不比AI來得多。

所以短期而言,文字生成工具可以是創作輔助器。以ChatGPT為例,假設為一個搖滾歌手寫詞,你發現ChatGPT所生成的歌詞不夠爆發力,那麼可以不斷地要求它改寫或保留特定段落。

只要掌握如何輸入精準的指令,便能讓它或其他創作歌詞應用變成靈感提示器。當然,想要有專屬的作詞助手,就得先“養號”(餵養數據),讓ChatGPT讀懂用戶的指令和提示詞,便可生成符合內容特徵的歌詞。

Tracksy和Soundraw是線上AI生成音樂工具。用戶可以自由挑選不同風格的曲風,生成無版權音樂,然後運用在自己的短視頻、YouTube或Vlog。

AI音樂瓶頸──呼吸點

除了作詞,AI還能根據歌詞作曲,可是沒有想像中容易。“我測試了,成品有好有壞。假設‘我今天心情很鬱悶’這句話,我們要放一個逗號,應該是‘我今天,心情很鬱悶’。可是你直接丟給AI,它會唱成‘我今天心,情很鬱悶’,這樣旋律就很奇怪了。”

AI無法掌控呼吸點或樂句(phrasing),即如何去呈現一句歌詞的情緒。她有試過投放一首歌詞,結果通篇歌詞的逗號皆不對。她被迫需要刪字來迎合旋律。但,她相信接下來一定會有軟件應用能解決這個難題。

可是,若不慎對AI產生依賴,便會失去創作動力,長期下去就會令人懶惰原創。

混音都有AI功能?

我以為Mixing(混音)和Mastering(母帶處理)還是得靠人力,結果詹雪琳回答,早在MCO以前就有AI自動混音技術了,還能一鍵混音。比方說要R&B的風格,AI系統會自動分析和調整事前編程(programming)好的吉他、鋼琴、絃樂,把絃樂變得小聲,加強鼓聲的厚度,呈現出想要的感覺。

當整個產業步入AI時代,音樂製作成本和門檻是會越來越低。以往編曲軟件是編程(programming),需要依靠人為操作。假如編曲師想要低沉飽和的貝斯音,他要親自彈奏,讓電腦編程出來,再不然使用軟件裡面的旋律樣本(sample loops)。

如果談AI編曲,那會變成另一回事,即不再是編程,而是由AI自動生成。

關於英國搖滾樂隊披頭四提取已故主唱約翰.連儂的聲音製作“新歌”事件,詹雪琳好奇地問,對方是否擁有約翰.連儂的聲音權?她解釋,一般上,唱片公司並不擁有藝人的聲音權,只是獲得藝人授權使用他們的聲音去宣傳專輯或活動。

“比如我跟AI說鼓要4/4拍節奏,bpm速度多少,然後要R&B曲風,旋律要輕快地、甜蜜地。你只是寫出指令,它就能生成音樂了。”她認為,最好還是具備樂理知識,不然所生成的音樂會出現不搭調的狀況。

AI能否生成好音樂?

那麼AI能不能生成好音樂?她嘴角上揚,笑著對我說,那就視乎你怎麼定義好音樂。

有些人對好音樂的定義是感染力,可以調動聽眾心絃。“什麼叫好歌?取決於它給你什麼反應。聽了之後,是否讓你的生活有所寄託。我從來不會以品質、歌曲旋律、歌詞內容作為好壞歌曲的評價。反而是那首歌適不適合那個人,有沒有感染到對方的內心世界。”

如果一個人缺乏愛,可能覺得充滿愛的歌曲很有感染力,能為生活補給能量。有些人聽披頭四的歌曲會有共鳴,覺得很好聽。但若要求年輕一輩評價,未必是這麼想。

每個時代的審美品味會隨之改變,而每個人都是自己養的號,餵養喜歡的音樂。她直言,假設長期聆聽抖音歌曲,久而久之,你會認為這就是音樂本來的面貌。當沒有了對比,整個生活都被抖音包裹著,又如何有能力辨別和培養音樂審美?

未來原創音樂定義不同

往深一層思考,當AI音樂大行其道之後,大家對AI音樂的原創定義、審美和接受度就會有所不同。“它一定會普及,因為未來的小孩是會接觸到AI音樂。”

隨著AI聲音技術越來越成熟,聲音演員(Voice Talent)的事業已經開始面臨危機。詹雪琳說,企業或商家可能以後不再需要聲音演員,只需在AI軟件上輸入文本,選取想要的聲音和語氣,就能生成語氣自然的聲音了。如果聲音演員想在商場存活,就必須建立個人品牌和口碑。

在這一波AI浪潮中,臺灣金曲歌手陳珊妮便率先嚐鮮,發佈一首由“AI陳珊妮”所演唱的單曲〈教我如何做你的愛人〉。同時,她借這首歌表達了一個訊息──如果AI的時代必將到來,身為創作人該在意的或許不是“我們是否會被取代”,而是“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

詹雪琳舉例,如果有1000首AI創作的保護海洋歌曲,然後校園、企業、非政府組織都在運用這些歌曲宣揚保育的概念,你覺得會有人執著這些歌曲是不是原創嗎?

未來只會有更多人用AI生產靈感和生成歌曲,所謂原創不再是呈現方式,而是背後的思維和創作動機。她補充,用AI創作不代表對方沒有想法、沒有原創,因為始終還是由人去指揮和要求AI“創作”。倘若AI生成的成品不理想,操作者會不斷訓練和要求改進。

回顧歷史,每當有劃時代的科技產品或浪潮出現,整個社會便開始跨入新世界,而我們是無法回到過去。譬如當年出現電腦編曲技術,在專輯裡面所聽到的鼓聲,未必是真人演奏,有可能是編曲軟件裡面的音源。

當年輕一輩成為AI時代的原住民,他們的音樂創作肯定亦會涉及AI,對方可能會告訴你,那個就是原創音樂。

延伸閱讀:
【AIVs原創/02】用AI創作音樂 AI跟你搶版權?
相關稿件:
【AI詐騙/01】AI技術突飛猛進 網絡詐騙如虎添翼
【碳減賽黃金/01】大馬遍地黃金 太陽能,能!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