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财经

|

国际财经

|
发布: 5:33pm 26/03/2024

红海危机

红海危机

面对红海危机 全球贸易展现韧性

也门胡塞反抗军开始攻击行经红海的货轮迄今已超过三个月之久,这是否会成为常态仍言之过早,但可以确定的是并没有明显迹象显示攻击将会停止。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者贝尔迪指出,航运业虽受到严重干扰,却未使全球经济成长出轨,也未阻止全球通胀下降的势头。

目前茶、咖啡及可可豆很难运到欧洲,但受到重大的影响的是生产者,而非消费者。货运费率已经从最近的顶峰开始回降,而且这次的顶峰也比疫情期间的顶峰低出甚多。货柜轮被迫绕道好望角,虽使成本增加,运输时间拉长,但总货运量并未大减。

ADVERTISEMENT

纽约联邦准备银行的指标显示,全球供应链压力仍位于温和水位;基尔研究所的贸易指标显示,2月运往欧洲的货物运费,以及北海各大港口的到货量维持稳定。至少全球产品业的运作正在疗愈之中。

贝尔迪认为,长期的贸易与生产形态也未发生重大转变。目前全球化的大事之一,在于中国电动车出口极具竞争优势,第一波出口冲击已经降临欧洲。比亚迪公司的出海舰队1号汽车船虽多花10天运送期,但仍在两周前安抵德国不莱梅港,船上5000辆电动车全都安好。

转移供应链

如果持续,供应链的确会做某种程度的调整。一些生产活动,尤其是大量或低科技类产品,供应链可能从亚洲转向土耳其,或是中欧与东欧,以支持欧盟市场。但许多基本性的成本与生产力优势则仍将持续;即使苏伊士运河无限期关闭,欧洲汽车制造业也很难与中国竞争。

跨国企业的存亡,端赖于他们的风险评估能力。当2021年长荣海运“长赐轮”搁浅,使苏伊士运河通航受阻一周时,企业已尝试调整,因此这次航运业与国际贸易商已经学会如何吸收震撼,从而使全球贸易与通胀并未受到明显的冲击。

然而仍有一些未知的危险存在,例如海底数据电缆,电力连结设施,天然气与电力管路,空中运输走廊与主要机场,GPS太空卫星等设施,一旦受到损伤,可能使全球化所依赖的各种连结功能备受重创。发生这类伤害的几率并不清楚,因此全球的处境是充满不确定,而非面临重大风险。

贝尔迪表示,只要没有气候变迁及重大地缘冲突,全球经济虽面临震撼,但仍展现出有力的韧性。胡塞反抗运如果打算借由攻击红海船只,来绑架全球化,显然并未达到目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