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优活

|
发布: 7:08am 24/05/2024

老人院

李健聪

照顾者

马来西亚照护专业协会

被照顾者

介护课程

长照醒觉意识

邱泽仁

蔡育豪

专业看护

介護課程/雙向關心照顧者和被照顧者,從中學習最舒適的照顧方法

报道:本刊 张露华、摄影:本报 何正圣

儘管馬來西亞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但顯然政府在應對老齡化趨勢上仍處於瞎子摸象的階段,反之私人機構更有前瞻,扮演著推動長者照顧醒覺意識的角色,如馬來西亞照護專業協會就是其中一個積極推動長者照顧的非盈利組織……

ADVERTISEMENT

無論是束縛於傳統孝道觀念,還是基於經濟層面限制,長者照顧已經成為一個家庭課題,父母應該由誰來照顧?送去會被人指責為不孝子女嗎?為什麼老人越老越固執?我這麼用心照顧他,為什麼他還是不滿意?

儘管馬來西亞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但顯然政府在應對老齡化趨勢上仍處於瞎子摸象的階段,反之私人機構更有前瞻,扮演著推動長者照顧醒覺意識的角色,如馬來西亞照護專業協會就是其中一個積極推動長者照顧的非盈利組織。

馬來西亞照護專業協會與李健聰致力推動長者照顧醒覺活動,為民眾提供長者照顧的正確概念與方法。前排左起為李健聰及蔡育豪。後排右二及右三為邱澤仁及馬來西亞照護專業協會項目經理林慧嫻。

馬來西亞照護專業協會長者介護培訓導師邱澤仁

學習正確護理,從照顧長者的錯誤開始

馬來西亞照護專業協會的長者介護培訓導師邱澤仁第一句話就說:“很多人都有照顧長者的經驗,但是否真的照顧得當,首先就要從自己照顧長者的錯誤開始!”

他解釋,孝道,是華人傳統美德,但孝道並不意味著幫長者代勞所有事情,讓長者習慣被完全照顧的生活,這是“廢物式的養老”,會使到長者出現更多問題,其中一個就是肌少症。

他強調,好的照顧方式應該是鼓勵長者做他們能力可做的事,不只是健康的長者,一些有健康問題的長者也應該鼓勵他們有適量的活動,否則長期下去原本正常的肌肉也會萎縮。

“好比是中風後半邊不遂的長者,可以讓他們運用另一邊正常的肢體活動,如穿衣、吃飯、步行,儘量做他們能力可及的事情,不要完全由他人代勞。”

邱澤仁表示,該協會開辦的介護課程,是一種來自日本的長者照顧方式,最主要的理念就是把獨立自主、尊嚴還給長者。這項課程的對象可以是家庭照顧者,也可以是專業照顧者,還有的就是未雨綢繆為未來裝備好自己。

他認為,長者照顧最重要的就是教育,不只是保護受保護的對象,還有照顧者的健康,以免照顧者在不當的照顧方法、過勞及家庭矛盾中承受傷害。

“坦白說,在推展課程時,大家對課程沒有概念,所以我們辦了很多醒覺活動,如一日短期課程、講座會等等,直至現在民眾接受度越來越高,每次活動過後都有人主動來電要報名上課。”

馬來西亞照護專業協會是在2019年成立,3年前開辦介護課程,至今已經有三百多名學員畢業。

邱澤仁表示,介護課程的需求性是存在的,無論是對個人或事業都有得益。以個人來說,在協會主辦的活動或課程中,不難發現馬來西亞照顧者在照顧長者時,在技術上都有很大的誤區。如餵食、遞柺杖給長者使用,往往因姿勢不對而令長者受苦。

他表示,介護課程是雙向的,不只是關心照顧者,還有被照顧者及身邊的人,從中學習最舒適的照顧方法。

他也曾經走訪過雪州八打靈再也的長者看護所,發現中心管理層都非常謹慎,其一是擔心中心曝光之後會有人把老人丟棄在中心,或者沒有合法執照,害怕會受對付,所以即使該協會提供免費的培訓課程,也被拒於門外。

他強調,介護課程不但可以造福長者,更可以給學員帶來就業機會,只要在瞭解這個行業的必要性後,他們就會自行推動,長者照顧醒覺運動就會持續下去。

馬來西亞照護專業協會顧問

引進日本介乎理念,提高大眾對長照問題的醒覺

馬來西亞照護專業協會顧問蔡育豪提到,在大馬社會,常見的照顧長者選擇有3種,分別是:

家人照顧:93%的家庭照顧者都沒有受過專業培訓,因而在照顧上變得事倍功半,甚至導致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受傷,當中三分一的照顧者是女性;

幫傭:大馬市場嚴缺專業看護,唯有聘請幫傭照顧長者。然而不同的背景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摩擦,需要花更大精力與體力去照顧雙方的感受;

老人院或看護中心:受傳統孝道精神約束,孩子送父母去老人院就有非議,再加上大馬老人院的設備與環境普遍不好,裡面的老人都是“三等公民”,即等吃、等睡及等死;

他表示,若看護中心能有專業的看護,設備齊全,為長者安排適當的活動,相信大家都會對看護中心改觀。然而現實層面上,本地看護中心都面對缺乏專業看護,加上人們的醒覺意識不強,形成長者完善照顧的一道牆。

“因為看到當中的缺失,所以我們成立這個協會,與日本機構合作把日本介護課程理念與教材引進來,通過有素質與高端技術,為國內養老工業提供持續發展,同時也提高家庭照顧者的水平,以及民眾對照顧者面對的問題的醒覺。”

他表示,日本在長者照護上已經有40年經驗,具有很好的理念與方式,以自立理念取代廢物式養老方式,通過三部曲的方法來推動當地養老工業,也就是醒覺、教育及學習,兼顧到長者及照顧者。

八打靈再也區國會議員李健聰

努力推動長照培訓,以應對國家進入老齡化的需求

八打靈再也區國會議員李健聰表示,大馬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影響國家的經濟結構與發展方向,但政府對長者照顧資源仍處於起步階段。

他直言,政府目前的做法都是先處理無所依的老人,不過他相信在昌明政府計劃下,長者層面會逐漸擴展,而民間的積極也能促使政府推進長者福利計劃。

他提到,前任副首相拿督斯里旺阿芝莎推動的樂齡人士活動中心(PAWE)雖然還在延續,但只照顧到正常老人,對於生病老人照護還是空白的,而有關長者照顧志工的培訓與成效都是差強人意,因此政府真的有必要在這方面急起直追。

他表示,在全國13州里面,霹靂的人口老齡化最嚴重,而雪蘭莪也是人口老齡化州屬,一些社區如開埠已經70年的八打靈再也,已經出現人口老化現象,必須提早做好規劃。

因此,他與馬來西亞照護專業協會配合,在靈市推動各種長者照顧活動,包括該協會推動的介護專業課程,以提高選區居民的長者照護意識。

“以八打靈再也的人口結構分佈來劃分,美丹花園社區就是一個老社區,我們要正視越來越嚴重的人口老化現象。而要達到匹配老化人口需求,必須要有年輕人加入,所以提供專業課程,讓他們把長者照護當作第二職業,不但能提供就業機會,同時也能兼顧到社區老人的需求。”

他直言,無論是鄉區或城市,對於介護的意識都很低,所以政府需要培訓更多社工與專業看護,宣導工作更是任重道遠。

他認為,無論是政府或私人界推動的看護體系,最終都會走在一起,但無可否認的是,現在的確是私人界走在前頭。

“如今病與老的界限已經漸漸模糊,提早做好應對老齡化的對策是大家共同的責任。”

為了讓長者照護醒覺意識持續下去,李健聰推動的PJ UP(職業培訓技能培訓)提供兩個赴日本修讀介護專業課程的學額給靈市居民,鼓勵更多年輕人加入這個新興行業。

他希望通過這個課程,刷新人們對長者照顧的看法,以身傳人的這項訊息帶出來。為此,他將會長期推動有關長者照護這方面的培訓,以應對國家進入老齡化的需求。

相關文章:
張曼娟致照顧者:不要埋怨自己照顧得不夠好,要活在當下,做自己
韓行衍:媽,孩子都長大了,你關心就好,不要擔心
第三屆(2023年)不惑樂齡精神獎10位得獎人側寫(上篇)
第三屆(2023年)不惑樂齡精神獎10位得獎人側寫(下篇)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