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文艺春秋

|
发布: 9:00am 24/05/2024

散文

水灾

溺水

油棕

加拉巴沙威

童年回忆

臭港

黄荟如

小镇记忆

黄荟如/臭港翻身

作者:黄荟如

我趁着人潮散去时,在清冷夜色中缓缓走进了那闪着七彩霓虹灯的沙威河畔街。

二十几年前,母亲带着我和妹妹从新山坐车走1号公路北上投奔外婆,一直走到了古来大街和巴士总站,我以为来到了世界的末端,再向前是丛丛的林和小路,荒无人烟。实际上,镰刀般的大转弯将古来的尾巴斩去,构成一道险境,许多人因此不敢继续往前,而母亲带着我们继续走向日后安居之处——大转弯后隔绝出的一个聚集客家人的新村,沙威。沙威其实就是(Kelapa Sawit),老一辈称26哩或26碑。与我同辈的朋友大多都习惯称26,省去“哩”,若用客家话说“26碑”则有一种触动心灵的乡土亲切感。

ADVERTISEMENT

26哩与世隔绝,如果家里没有车,要到古来新山只能搭需要等到天荒地老的2号巴士或霸王车,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也几乎没人会想进来。或许这也是让我和妹妹来到此地直到成年才离开的原因。大概10年前,26老街改造成了壁画街,擂茶、酿豆腐和菜粄打造成了特色美食,26哩摇身一变成了旅游胜地,人进来了,我们也出去了。

今年农历新年回26哩,最可怕的镰刀般大转弯已拉得笔直,少了与死神角力的回家之路,进入两排油棕林似恍入陌路,看到村尾时,像是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来的老熟人,似曾相识又突兀窘迫。路当然是直的好,回忆却是越蜿蜒越缠绵。

回家前,26哩已在网络掀起讨论,大家争相分享一组美丽的河畔夜景照。夜晚的河畔装饰璀璨的灯光,一旁是康庄平坦的柏油步行街,入口处竖起一道挂满红灯笼的牌坊“沙威河畔街”,左右两旁是对联“精耕细作丰收岁,勤俭持家有余年”。26哩哪里来那么美丽的河?大家议论纷纷。

其实26人一看就知,那是

从外婆家走路到小学,必定经过臭港。我不确定臭港究竟是一条小河或是大垄沟,不知流向何方,甚至在谷歌地图上也没有踪影。臭港横断隔开大街和新村,臭港桥是主要连接通道。早市的小贩或附近人家习惯将垃圾直接倒进臭港,可见生肉蔬菜水果垃圾袋,更有难以处理的大型家具。日头炎炎照在污水垃圾堆,苍蝇蚊子蟑螂老鼠横生,臭港日夜散发着腐烂腥臊的恶臭,故名为“臭”港。我猜想命名者必定是将“臭”港与“香”港相对,十分抓马。

我将散发恶臭看作是臭港的一种复仇,报复村民对它日以继夜的糟蹋,而它的复仇不止于此。

每逢雨季,臭港必定泛滥,垃圾堵塞住河水的流动,河水暴涨往往淹没桥面和周围的土地直达大街的末端,垃圾随之飘荡。臭港泛滥,切断了大街和新村的主要通道,大水的两边挤满人。大街上的人想回新村,新村这边的人想到大街,大家撑着伞围观臭气熏天的洪水,伺机等待穿越过去的机会。有些汽车和摩托骑士冒险涉水而过,有的人心急也博运气冲下水,一些学生贪玩也乘机随伙伴下水。当年我还是个小学生,遇到臭港淹水,心中总是兴奋多于恐惧。不顾大人劝阻,也不管水臭不臭,挽着同学细小的手臂一起冲过臭港是超刺激的大冒险。

臭港一年泛滥好几次,夺命的新闻也经常听说,但我还是觉得兴奋刺激,直到我亲眼看见小女孩在面前被大水冲走。

我和住在花园的同学常结伴一起从小学走路回家,若是遇到下雨,在学校附近就能听闻臭港“浸水”,村民会劝告大家留在学校,等水位退去再回家。那天我们也贪玩淋着雨走到臭港,果然滚滚的黄泥水像一片大黄布盖住整个桥面。水位看起来不高,底下却暗流汹涌,几个行人冲进水里走了两步又退了回来,我们也在水边伺机行动。左边一个穿着小学制服的女孩,抓着铁栏杆沿着桥边走,大人在对面大声呵斥,她似听不见般缓缓移动向前。雨势突然变大,大水声像在耳边急促喘息,让我们有些着急想赶快过河。我和同学挽着彼此准备向前,栏杆旁的女孩突然没顶,她惨白纤细的手臂像薄弱的纸巾系在栏杆上,头已经完全栽进水里,剩下无力的发丝在水面挣扎。对面几个大人惊呼着冲来,一个大人勉强抓住她因惊慌而松开栏杆的手,像抓住了在水中狂舞的细绳,再抓一下想把她拉回来,却被水流冲倒也栽进了水里。小女孩的身体只稍稍上升了一下,又以极快的速度往下沉,随后几个大人不断冲向前,却怎么拉也拉不住。我看见她的背影随着大人的嘶吼卷进了黄泥水中,恐惧让我和同学拼命往回跑向高处。臭港卷走女孩后就平息了,仿佛我们一回头水位就下降了。我们湿透的身体,在湿透的臭港踏着大水遗下的烂泥和垃圾,闻着大水后的腥臭味。

女孩死了吗?我们不知道,只知道身体里某些追求刺激的神经或许跟着女孩一起消失了。此后每每下雨,我们都等雨停后再慢慢走过那满是泥泞和垃圾的臭港。

后来,臭港经过多次加深和扩大,中学后不再听见臭港泛滥的消息,也较少有机会经过臭港。偶尔坐摩托路过,虽然知道臭港不臭了,身体记忆还是会下意识屏住呼吸。

多年后,我嫁到了臭港后面的新村。新年回夫家,屡屡经过那灯火璀璨的臭港,垃圾烂泥甚至杂草已不复见。众人穿上最好看的新年衣,偕老带幼在河畔散步,拍照打卡其乐融融。我趁着人潮散去时,在清冷夜色中缓缓走进了那闪着七彩霓虹灯的沙威河畔街。深呼吸,是空山新雨后;侧耳倾听,是桥下清澈的潺潺流水。

臭港正式翻身,成为了沙威河畔街。

那腐烂腥臭、泛滥危险的臭港,像那女孩一样拉也拉不住,在记忆里浮出一个背影,然后卷进时间里,消失不见。

相关文章:
黄荟如/过敏
黄荟如/寻大水淹没的路
黄荟如/流沙静逝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