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中一位女生问道: 学长,我们念文的又该如何呢?我当下给她的回答是: 从今开始,回去多读一些如《十万个为什么》(一种生活常识小百科全书式之科普读物)的书籍,房间灯管坏了自己去换,别老依赖念理工的男朋友……
ADVERTISEMENT
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经之路,无人可幸免,只是生到死这阶段所经历之时间长与短而已。

有道是
年轻时,万水千山总不累
老来时,蜗居斗室懒出门
年轻时,手疾眼快,身强力壮
老来时,呆手笨脚,体瘦肌弱
年轻时,确实是一个人的手疾眼快、生龙活虎之年,不论是长途跋涉、工作千锤百炼总不觉得累。然而,一旦到了老年,生理状况每况愈下体瘦肌弱之时,做起事来处处呆手笨脚,总觉得工作与生活之挑战日益增加,成果大不如既往。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认清与接受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辉煌日子已过,再也无法拾回往日的光芒,蜡炬成灰的日子离咱们已不远矣。此时此际,我们需要做的,是生活或工作方式进行适度的调整,可渐渐从动态转型至静态,着重在工作量的减少,效率之提升,以臻四两拨千斤之效。
因此我们要注意,人若要活得快乐,则需接受精神、体力衰退的事实。进而在另一厢因智慧、经验的增长,我们当认知,是啥样年龄,当选择做啥样的事情,这是无法逞强的。年轻时的我们可以依体力精力充沛而“蛮干”,年长后则唯有希望能靠智商及丰富历练“慢干”,以智取胜,绝对无法强干了。年轻时,人们可以威武的过五关斩六将靠拼以取得胜利。唯人一旦老了,生理状况与条件的不允许之下,则只能想法子以经验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可是血淋淋的硬道理。
打高尔夫的朋友都清楚,年轻的球友总要使劲挥杆,开球特远,好不威风。然而,高尔夫球路讲求的就是稳定,球开虽远却因打偏了,还得费劲将球从障碍区打回“正道”,平白浪费了极其重要的挥杆数而影响成绩。反观年长或有经验的高尔夫球友,其开球不愠不火,不在乎人们面前开球有多远,只求将球打到下一个挥杆有利进攻果岭之良好据点,交出好成绩来。

球艺是这样,而我们的人生,何尝不也是如此?
人的生活规划,最怕的就是“草率行错途,白走冤枉路”。这就像打猎一般,不好好瞄准目标就胡乱开枪没法准确中的,徒然浪费了宝贵的子弹。人生可用于对抗生活挑战的子弹并不多,不该肆意浪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益发能了解其个中道理。
生活爱好兴趣全面发展最好
十多年前,我受母校生活辅导组之邀请,回校为工学院学弟妹们讲解,随着年龄增长,如何多样化的去调节个人生活与工作之间的正确观念,座谈主题是“工程师也可有柔性的一面”。

我当时与学弟妹们分享的理念主要是:
成长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把自己想像成一位受过严格训练的运动员。
一般上,学理工科的同学们,就好比一位举重运动员:平日严格单一方式的磨练,造就成体格壮硕、力大无比的大力士(极富专业知识),但动作却不会灵活(生活单调、缺乏人文气息),行动缓慢。
但如果像体操运动员一样,日常多做全方位的体格磨练(除了钻研本科专业外,还尽量多涉猎参与其他的人文资讯与活动),最终将训练出灵活身段,生活将变得多姿多彩、左右逢源。
体操运动员讲求的是敏捷、柔韧、速度以及精神集中,动作灵活多变。而举重运动员则着重于身体机能、核心力量、强化肌肉等特殊训练,动作单一标准,与体操运动训练恰好相反。前者活动灵敏、机巧,后者则动作单一但孔武有力,爆发力惊人,两者各有千秋。
所以身为一名工程师,思维须单一、认真谨慎,工作程序犹如举重运动般相当标准化。然而他也当额外注入许多软性生活性质概念,培养“举重”以外的柔软“体操”动作,这才不至于老来退休之际,无法如年轻时充满动力,频问自己到底还能做些什么。这软性生活概念说白了不外是除了工程以外,宜培养个人对艺文、音乐、文学等领域知识的摄入,以及兴趣的提升。

座谈会中有一位来自文学院的女生直接问道: 学长,那请问我们念文的,又该如何呢? 我当下给她的回答是: 从今开始,回去多读一些如《十万个为什么》(一种生活常识小百科全书式之科普读物)的书籍,房间灯管坏了自己去换,别老依赖念理工的男朋友为你干这事儿。
人生虽短,但在有生之年我们却很应该对身边任何精彩之事,都要关注及发生兴趣,认知在什么年龄,该干些什么样的事。这样,我们此生才能不虚此行。
相关文章: 曾昭智/中国传统纪年法 林家豪/真实历史中的哪吒 牛忠/杂聊电影 李系德/豪华火劫 老鼠玩转宝石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