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王/《老练律师》颠复老年职场的正义与尊严



如果你的亲人死于一场精心掩盖的阴谋,唯一能接近真相的方式,是潜入敌营,你会怎么做?
ADVERTISEMENT
作为1986年经典律政剧《虎父虎女》(Matlock)的性转重启戏剧,《老练律师》(Matlock)跳脱了传统翻拍剧的怀旧框架,转而以“老年女性卧底复仇”为核心,构建了一个融合悬疑、律政与社会议题的多层叙事。75岁的Madeline Matlock(进律所后化名Matty)以职场新人身分潜伏于顶级律所,表面是处理案件的普通律师,实则是追查女儿被害真相的复仇者。这种双重身分设定,既保留了原版主角Ben Matlock的智慧与狡黠,又通过性别的颠覆,赋予角色更复杂的时代隐喻。
剧集采用单元案件与主线交织的结构,每一桩案件不仅是Matty展现法律才能的舞台,更是她接近真相的阶梯。例如,在第一集中,她以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家形象,打听到了精英律师都得不到的情报,进而成功混入律师所;而第三集的职场性骚扰案,则通过受害者与Matty的冲突,揭示了新旧女性生存法则的碰撞,同时向观众透露了女儿死亡的隐情。这种“案中案”的设计,既保持了传统律政剧的快节奏,又为主线的悬疑感埋下伏笔。
对立中觉醒
Matty的角色魅力,恰恰在于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正义化身。她精于算计,甚至不惜利用他人情感达成目的(如故意向同事示弱以获取关键证据)。她对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充满质疑,却又在碰撞中被迫反思自己的局限。例如,在性骚扰案件中,她起初以过来人姿态批评受害者“不够自爱”,却在调查中发现,原告即便遭遇骚扰仍坚持参加公司活动,并非出于轻浮,而是为了证明女性无需因他人恶行放弃自己的事业。这种态度与Matty年轻时“隐忍避让”的生存哲学形成对比。
导演通过这一冲突,巧妙探讨了女性权益话语的变迁。老一辈将“安全”置于“正义”之上,新一代则试图重新定义受害者的边界,她们拒绝为施害者的行为承担代价,无论是改变穿着、辞职,还是沉默。这种代际差异不仅推动剧情发展,更让Matty的成长线充满张力。当她最终在法庭上说出自己年轻时被上司性骚扰,选择了避让甚至放弃了成为诉讼律师的梦想时,观众看到的不仅是“过来人”的自我剖白,更是两个时代的女性对话。
剧集并未将Matty塑造成无私的英雄。主线剧情中一场看似普通的案件,意外地与她追寻的制药公司阴谋产生隐秘关联。Matty被迫在职业伦理与私人复仇之间选择。最终,她以精湛的法律技巧赢得诉讼,却也因此让本应被保护的受害者坠入深渊。这种“为复仇牺牲个体”的选择,引发了对正义本质的拷问。她赢了,但一个真正的受害者被牺牲了。这真的值得吗?
正义的真相
导演并未回避这种道德困境的残酷。镜头多次捕捉Matty对于这个案子的挣扎,如表面上她开心地与同事谈论诉讼的胜利,但内疚感迫使她不停地转动手上的串珠手链。在回家后独自回忆起这起案件时,眼神变得复杂而愤怒,似乎在对案件的结果懊悔,又像是在责备自己。这种对人性灰度的刻画,让每一场法庭交锋都成为拷问观众价值观的利器。
Matty的坚韧与智慧,让人看到了年长女性的力量与魅力。她并非是百分百的大好人,她也有自私的一面,会为了自己的利益选择牺牲其他无辜的受害者,而这也是真实的人性。剧中的每一个案件都充满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让人在追剧的同时,也不禁反思现实中的种种问题。
更多文章: 王晋恒/《塞纳》那道划破赛道的光,及其阴影背面 黄爱玲/《Adolescence》父权暴力下的受害者,也有男性 李欣霓/《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聚焦镁光灯下的人性纠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