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佚/你知道端午节歌曲曾遭到禁唱吗?



在中文流行音乐中,以“端午节”为题的歌曲相当罕见,但我还是应景的找了几首歌推荐给读者听一听。
ADVERTISEMENT
先说〈烧肉粽〉。这首歌原来歌名是〈卖肉粽〉,发表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经济大萧条,百业凋敝,失业率上升,民不聊生。由于这首歌讲的是一名青年因环境所逼,不得不暂时沿街卖肉粽来维生,反映当时民众生活困苦的窘境,呈现台湾社会悲惨、荒废、贫困、动荡不安的景象,具有高度社会写实的色彩,因此广受好评。然而,这首歌却被国民党政府认为“歌词有伤风化”,因此在1948年下令禁唱此歌。
〈烧肉粽〉由张邱东松填词、作曲。据我查到的资料,张邱东松在大半夜批阅完学生的试卷后,忽然听到一阵阵“买烧肉粽”的叫卖声,于是他的夫人动了恻隐之心,心想究竟谁会体会小贩的辛苦?建议张邱东松为这小贩写一首歌。后来郭金发重新翻唱这首歌时,将第一句歌词“自悲自叹歹命人”改成“想起细汉真活动”,并将旋律改为轻快节奏,才得以扭转这首歌的曲折命运。
另一首是陈明章的〈庆端阳〉,收录于“黑名单工作室”台语摇滚专辑《抓狂歌》。这首歌的编曲师法披头四在60年代的音乐实验,把木吉他倒过来放再叠上正弹的吉他,创造出一种“天外飞来”的奇特音场,却又十分好听,搭配陈主惠的大提琴简直荡气回肠,好听极了。这首歌有3个不同的版本,另外两个版本分别收录在陈明章首张专辑《现场作品I》(1990)和同年12月发行的《下午的一出戏》。坦白讲,我没听过这两个版本,但建议有兴趣的读者听一听。
其余借题发挥的作品还包括周杰伦〈疗伤烧肉粽〉、蔡琴〈屈原〉、戴爱玲〈离骚〉(屈原诗词)等,但大多跟端午节没有直接的关系。近期网络创作者郑斌彦发表的新作〈五月五是端午〉褒贬不一,最主要的原因是整篇歌词看下来,感觉作者在应付这题材时似乎没有太大的发挥余地,应有的更多刻画却流于片面直白,制作方向也明显运用作者前作的“创作公式”来刷一波流量,看不出任何新意,有娱乐性却没思想高度,实在没必要“为了写而写”。唯一的可取之处就是洗脑、朗朗上口。
再说,谈到端午节,必然先想到屈原,但也不只是跟他有关系而已。对于屈原的故事,要牺牲生命报效国家这种愚忠的态度,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是一种陋习,启发性也不大,最好有天将之废除。
更多文章: 林佚/浅析2025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入围名单 Kinkiyen/凤小岳眼中的马来西亚,多元音乐的现场与边界 林佚/从情歌探究偷情的心理学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