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认定以艺术为生,杨思卿坚定走自己的路



我们身边不乏为了生活而从事不感兴趣工作的例子,进而产生职业倦怠。艺术工作者能够将兴趣与职业结合,无疑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然而,我国义务教育体系较注重理、工、商科,艺术真的能作为一项维持生活的专业技能吗?杨思卿、张睿柔和孙庆尧从小时候对美术的热爱,到大学选修艺术课程,如今在艺术设计领域稳步发展,他们是如何一路走来,克服现实挑战,并始终坚守初心,保持对艺术的热忱?

报道:本刊 辜嘉荣
作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ADVERTISEMENT
杨思卿在业界拥有超过10年的丰富经验,擅长多种艺术职位,包括美术设定师、视觉化设计师、背景绘师。她目前任职于我国游戏公司Metronomik,曾在该公司首个音乐游戏《革命曲途》(或译《曲途》,No Straight Road)中担任概念设计师(Concept Artist)。
“概念设计师就是负责前期透过插图构建故事背景和人物特色的角色,之后交由3D建模师把人物变成‘会动的人’。”杨思卿解释。此外,她同时也是自由插画师,在各大网络及艺术平台以“SillyJellie”之名分享艺术作品,内容从小型插图卡片和书皮设计、桌游“羽蛇神COATL”插图设计,到大型壁画都能见到她的作品。

在绘画班里连续画6小时
杨思卿的艺术之途是从父母送她参与绘画兴趣班开始。她在课上展现出潜能,老师甚至安排比同龄人难度更高的任务来完成。“我还记得我在绘画班可以连续画6个小时,即便绘画班两三个小时就结束了,所以妈妈就要在外面等我。”杨思卿笑着聊起小时候的经历。
杨思卿早早认定要以艺术为生,对于往艺术界发展的决定,父母不仅没有反对,也以实际行动提供支持。例如,当初参与“马来西亚十大杰出美术青少年大赛”(MT10)期间,父母也陪着她在家练习参赛作品,最后还赢得了2万令吉奖学金。不过高中时期因为会计与美术作为商文科的“配套科系”,对会计没兴趣的杨思卿决定选择理科当作体验新领域,毕业后就到The One Academy的插画专业文凭课程就读。

建立起懂得欣赏自己风格的受众
无论是上学期间或毕业后,杨思卿都在各个网络平台更新艺术作品。作为自由业者,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客户,建立起懂得欣赏自己风格的受众是杨思卿的应对方式。“喜欢自己艺术风格的人,他们不会因作品优美、卡通画风,却要我画写实风格。”杨思卿也补充,“我会有自己的底线,比如AI画图我就不会接。”
说起AI对艺术创作的冲击以及现况的艺术职业发展,杨思卿说:“现在确实AI作品很多、经济也不稳定,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她说:“不过我很幸福,老板很珍惜原创价值,不支持AI,而我做的传统艺术因为有‘实体作品’所以还算有市场。”
然而,个人和团队创作终究有别,如果对比杨思卿的个人、公司作品,会发现杨思卿的个人创作偏向优雅唯美画风,而《革命曲途》偏向卡通风格,挑战新风格对杨思卿来说会感到不适吗?“那只是不同面向的我,多一种新体验也不错。”
不过,若是真的有想坚持的设计,杨思卿说:“我会把老板要求的版本和我喜欢的版本一起呈现,再尝试说服他,如果真的没办法就算了。毕竟整个计划不只是我的baby,是每个人的baby。”美感无对错,学会妥协和珍惜每一位成员的创意也是值得学习的心态。

不要害怕探索
曾短暂在中学担任美术老师的杨思卿认为,我国文科底下的美术课大致有两大问题。第一,需要灵活学习的美术反而课程设计上相对死板。第二,以她的经验来说,美术班学生都对美术没有兴趣,在课堂上也难以教学,但也并非无路可走。
从学习资源来说,对比以前只能从课堂上学习,近年来有很多免费或付费的管道都能让接触艺术门槛降低。不仅因为网络技术逐渐普及,也因更多艺术家开拓线上教学领域,让艺术课程的供需链更成熟。
至于就业机会,杨思卿认为,如今社媒揭露了许多幕后工作内容,间接让整体行业更透明。“中学时候我自己也不知道有概念艺术这个职业,以为就是一个人负责设计全部故事。”艺术行业曝光度增加是杨思卿认为的环境利好因素,家长也不用太害怕让孩子在艺术领域发展。
不害怕探索,是杨思卿提供给未来学子的建议。“我觉得没有一个能根本解决问题的方式,如果家人真的反对读艺术,那也可以先尝试不同领域。现在随时都可以自己作画、上传、分享嘛。”杨思卿相信,艺术,是自由的。

相关文章:学艺术的我们过得如何?
更多【教育导航】: 心脏专科里的“电工” 解读心跳的密码 柔佛偏乡学校培民华小,创意与科技相结合 摆脱微小困境 关于建筑这一行,听他们怎么说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