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焦点

|
发布: 7:00am 02/02/2023

诈骗

焦点

配套

美容

美容配套

配套销售

美容诈骗

【美容配套/01】别让配套绑住你的脸!

报道:本刊 梁馨元 摄影:本报 黄玲玲

在这个年代,已逐渐形成“生活必需品”的一部分,它涉及范围甚广,包括美容美发、瘦身、除毛等护理。在国外如日本,少年男女上美容院也算家常事,本地亦有注重自身外貌的年轻男女在中学时期受父母影响,到美容院进行皮肤清洁的护理。

ADVERTISEMENT

即使美容业已普及,然而初次光临的消费者是否曾望而却步或颇感压力?美容服务与销售似乎早已难以分割;美容院相关的负面新闻,如强压推销、配套亦不绝于耳。除了新闻曾报道过大型美容诈骗事件,上载到各个社交媒体的截图中亦不难看出消费者对美容院行销手法或服务态度的不满。

究竟怎样的推销方式将构成不良销售手法?消费者要选择“配套”签购?又要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

报道:本刊 梁馨元
摄影:本报 黄玲玲

美容作为具有服务性质的行业,美容师凭其专业技能主导护理过程,最终消费者能从中看见效果──过程中“人”的涉入程度极高。美容师与消费者的互动,包括沟通、手法、态度、专业知识等等,都将影响消费者对美容院的感官知觉。

然而,美容师在护理过程中,往往难以避开销售配套这一行为──“配套”,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它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与其探讨对错,我们不妨从消费者以及美容业者的角度看其存在的功能。

●消费者:曾源伊(28岁,市场行销)
人经历一次,就会开始警惕

曾源伊中学时期受母亲影响开始到美容院进行脸部护理,至今已有十余年经验。大学时期在异乡求学的她,曾在连锁理发院签购500新币的配套,她坦言当时店里员工多是中国移民,迫切需要配套来达到销售业绩,利用同是外国人欠缺归属感的情感连结来销售。

签了配套后,她才发现自己并不需要类似的服务,还会锁死现金流。“人可能都会经历一次,就开始警惕。”

在推销过程中,美容师话术不佳且一而再逼近容易让消费者感到压力或不满,“我不会因为对方的推销而签配套,而是因为自己的需要。”若她对该护理感兴趣,会看一整年的预算分配,并计算是否比单次消费来得划算。至于选择配套的原因,她表示,“单次消费好像没有固定、持续地照顾自己的脸,签了配套会有人提醒与跟进皮肤状况。”

遇上态度不佳的美容师时,消费者要学会一些技巧,以防被不合理对待──“我会在对话间透露线索,让对方知道自己是有自主意识并知道求助管道的消费者,如懂得在谷歌评论,或探问所使用的产品若出现问题是否可以联系经理?再问‘你们有没有遇过一些难缠的客户?’等问题给对方提示。”

【消费者行为剖析】为何消费者容易落入“配套”的窠臼?

消费者行为是一种对人类日常行为的检视,也是营销者制定行销策略的根基。通过充分理解人内在的心理活动,能准确预测继而掌握消费者的思考与决策模式,在这样的基础上展开销售攻势往往事半功倍。

从谷歌评论上可见许多消费者对美容师销售行为的不满。在互动的过程中,美容师的专业知识、沟通技巧、技能等都将影响消费者对美容院的感官知觉。

往往消费者签购了配套,踏出美容院后才回过神来,甚至不晓得自己决定购买的理由,这些其实都是业者针对消费者行为的营销手段──理解基本人类需求,并且知道这些需求例如生理、自我实现、审美等都可以被激发。在推销活动中,不可忽视的是人性与人际关系,销售人员在适当的时候使用能满足顾客生理及安全需求的词语,以产生彼此的信任;而顾客往往最希望被满足的,即是包容、认同与重视,这3点最终迈向的,都将是得到“关心”。

罗伯特.德格鲁特在《销售心理学》写到,“情感总会影响购买行为,把情感激发起来,一个人会打破以往的购买习惯购买某一些产品。”消费者曾源伊所提及的例子,亦可对应以上说法。

另外,推销者也有可能利用“恐惧诉求”的方式,试着引起消费者的负面情绪,如恐惧、焦虑、罪恶感,最终导向的是“通过使用所推销的产品服务,能排除这些不良后果”。反面来看,深入掌握消费者行为,容易造成行销人员拥有不平等的相对优势,从而进行不道德的行销活动,即构成所谓不良销售手法。

更进一步理解消费者行为以及销售心理学,消费者更能警惕,并在理智的情况下作出正确的决定。

●美容业者:冯金玉(马来西亚美容协会主席)
“实战实卖”年代,美容院更注重建立品牌形象

据马来西亚美容协会主席冯金玉的观察,本地经济刚刚回温,强销配套的现象并不会像以往那么严重。千禧年代没有网络情况更为严峻,消费者难以掌握该店背景与销售手法,亲临方能知一二。早前,国外美容集团进军本地市场,运用心理战术促使顾客签购──“一个顾客面对3名美容顾问的推销,很难不买单。”但这些情况在智能手机及网络仍未普及的年代较常发生。

“所谓心理战术是看准顾客弱点,有些人比较柔弱容易下手,若意志力较强就要花费更长时间。以前没有智能手机,更严重的情况是把人锁起来,不买单就不能走出去,这些情况在以前也确实发生。现在若用回相同手法,5分钟就会上直播或写在脸书。”

在网络流行的年代,求救管道已相对增加,她坦言现在若把顾客关起来长时间推销,他们感到不舒服随时可报警,因此这种情况不太允许发生。美容业已来到“实战实卖”的年代,顾客要在护理上看到效果,美容院也应建立品牌形象,只有树立口碑才是长远之计。

若顾客在护理后看到效果,冯金玉建议不妨考虑签个5至10次可负担的配套,如此一来有人能持续地照顾脸部问题。

美容行业生态环境是否影响其销售手法?

提升销售额以及加强顾客的满意度,都是美容业者用以增加企业利润的方式之一。然而这两者之间存在强烈矛盾──美容师若持续积极地销售配套,容易使顾客感到压迫,并降低其满意度。不过,这些问题都环环相扣,强销配套的发生是否能指涉回美容行业生态环境的不健康?如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美容师薪资不合理,才衍生他们积极销售配套以赚取佣金的现象?

问及冯金玉的看法,她表示目前看来美容市场的竞争并不会太大,附近也较少新的竞争者,同行间不会有价格战(Price War),偏向良性竞争。“我们这间店超过13年,没有试过丢价,但不同区的消费能力不一样,另一区可能更贵,租金成本都更高,因此营运的价钱不一样。”

美容师除了1500~2500令吉的基本薪资,另外每次护理都会有一次象征性的手工费。“原本薪水里已经包括洗脸的费用,可是每次带顾客做护理都会有比如10令吉的手工费,是为了确保顾客得到妥善的照顾,这和专业操守有关,要让顾客得到她付费后相应的服务。”

另外,美容师会否强压销售,她表示这牵涉到个人能力的问题。美容师的收入除了基本薪资、手工费,还有销售佣金。“顾客如果3个月没来皮肤恶化,就要给出改善肤质的建议,具备这样的能力就能得到佣金。”在她看来,一些经验较浅、年轻的美容师可能会比较努力推销,但她希望美容师能以职业操守为出发点。

“我们要以美容师的专业去建议顾客添加护理来解决问题,不是为了卖配套而强硬推销。”

冯金玉说,每次护理之后,美容师都会把顾客脸部问题记录在本子,而后续跟进中美容师都会以其作为参考。
延伸阅读:
【美容配套/02】上美容,消费者真的需要签“配套”?
【美容配套/03】不退费不取消政策 让商家有恃无恐扣押余额?
相关稿件:
【产品保质期/01】Best Before和Expiry Date原来大不同
【交友软件/01】用APP交友很危险?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