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焦点

|
发布: 2:25pm 28/08/2020

【浅谈七夕习俗/04】唤醒传统习俗的记忆:三籍贯七夕节比一比

作者: 李永球(民俗田野工作者)

ADVERTISEMENT

马来西亚的七夕节风俗是从中国传播过来,可是彼此之间出现同中有异,只能说风俗是会因地而异,随着环境、时间的转变而产生衍化,或吸取当地一些元素而逐渐在地化,形成另外一种本土新民俗。

●文:李永球
●图:本报资料室

马来西亚的七夕节风俗虽然是从中国传播过来,可是彼此之间出现同中有异,只能说风俗是会因地而异,随着环境、时间的转变而产生衍化,或吸取当地一些元素而逐渐在地化,形成另外一种本土新民俗。

综观马来西亚福建、广府和潮州的七夕节民俗,发现福建与潮州之间比较相似,均是孩童与神明的结契,到了十五六岁解除结契。而广府则自成一家,是膜拜七姐的习俗。而福建与广府较为接近之处,则是都有祭祀七仙女(七娘妈、七姐),这是潮州所没有的。总结起来,下表可以看出3大方言族群在七夕节的异同:

上表6项中,福建占了5项,广府及潮州各有3项,显示福建的七夕节习俗兼有了广府及潮州两帮的内容,既有祭祀婴孩保护神(结契或解契),也有祭祀织女的成分。福建闽南和潮州在地理上比邻,风俗当然比较接近,因此做十六岁与出花园属于同类民俗。而广府的七姐会与福建的拜七娘妈虽然都是在拜织女,不过性质有点不同,前者是纯粹祭祀织女,后者则是在祭祀婴孩保护神的织女,待到16岁过后就不再祭祀了,这一点是不一样的。由于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籍贯聚居之地,各籍贯之间多多少少会互相影响且吸取对方的一些习俗,这一点在祭品方面最明显。

福建与潮州七夕节民俗注重婴孩保护神,直到十五六岁才解契不再祭拜,这一点与中国原乡风俗是一致的。崇拜婴孩保护神的主要因素是小孩子抵抗力不强,容易受到病菌的侵犯,身体寿命可能会受到伤害,尤其是6岁之前的小儿麻痹症。因此就寻求神明的保护,希望渡过一切灾难病关,平安健康长大成人。广府派的民俗本是未婚的姐妹集体祭拜织女,流传到了马来西亚太平则演变成为妇女结社包括已婚者,甚至招徕非广府籍贯妇女参与,成为新式的妇女结社联谊组织,其性质囊括祭祀及联谊性质。

目前,以福建的七夕节民俗面对最严重的式微问题,仅剩少数庙宇在膜拜,家庭式的已经十分少见。潮州也同样面对严重失传问题,幸亏近年获得全马潮州会馆的鼎力推动,使集体出花园枯木逢春。而广府七夕节也好不到哪里去,全国仅有少数几个地方尚有一些七姐会或神庙在延续着这个习俗。

延伸阅读:

【浅谈七夕习俗/01】大马福建人的七夕:“做十六岁”
【浅谈七夕习俗/02】大马广府人的七夕:太平有个“七姐会”
【浅谈七夕习俗/03】大马潮州人的七夕:七月初七“出花园”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