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文化空间

|

古晋笔记

发布: 7:00am 03/02/2025

古晋笔记

蔡羽

古晋

汉阳街

邱汉阳

古晋笔记

蔡羽

古晋

汉阳街

邱汉阳

蔡羽/汉阳街上遗留的邱家足迹

作者:蔡羽

是来自槟城的望族,其父邱天德(1826-1891)是“建德堂”的第二任大哥,乃19世纪槟城闽帮的第一秘密会党,除了经营贸易和蔗、椰种植,并携手海山会的甲必丹郑景贵,垄断马来亚各地烟酒赌当饷码专利,建立了庞大的生意帝国。身为邱家四公子,邱汉阳也长袖善舞,继承父业。

蔡羽/汉阳街上遗留的邱家足迹
邱汉阳是槟城的望族。(图:网络)

1917年6月30日上午,一辆汽车驰骋在印尼棉兰的公路上,车里3人都是关系密切的商业伙伴,也是棉兰和北马地区的闻人。预料不到的是,车子突然失控撞上了一辆马车,其中一人当场伤重不治,他正是赫赫有名的邱汉阳,享年57岁。

ADVERTISEMENT

邱汉阳是来自槟城的望族,其父邱天德(1826-1891)是“建德堂”的第二任大哥,乃19世纪槟城闽帮的第一秘密会党,1867年8月3日槟城发生大暴动,建德堂正是械斗的一方。邱天德除了经营贸易和蔗、椰种植,他也是当年猪仔贸易的最大头目,并携手海山会的甲必丹郑景贵,垄断马来亚各地烟酒赌当饷码专利,建立了庞大的生意帝国。

身为邱家四公子,邱汉阳也长袖善舞,继承父业。透过零散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年,是邱汉阳在事业上大展拳脚的时期。除了继承家族在槟城的生意,邱汉阳也在“南进”的商业策略下,跟柔佛著名的港主黄亚福联手标得新柔两地的鸦片烟酒经营权,并在新加坡淡滨尼购置土地,开发大型农场种植橡胶,这个园区曾经被称为汉阳村。

蔡羽/汉阳街上遗留的邱家足迹
20世纪初新建成的汉阳街店屋,前方为填埋中的牙达河。(图:Kuching in Pictures 1841-1991 by Ho Ah Chon)
踏足,涉足烟酒饷码业务

同个时期,邱汉阳踏足古晋,1902年在砂拉越河的支流——牙达河(Gartak Street)一旁,斥资建造了32栋店屋,店前道路命名为邱汉阳街(Khoo Hun Yeang Street)。作为当代鸦片贸易大亨,邱汉阳在20世纪初也标得砂拉越的烟酒饷码经营权。

饷码制度是盛行于19世纪的税收承包制度,由荷兰、英国等殖民地政府发出烟(鸦片)、酒、赌、当、娼等领域的专利经营执照,再由华人头家参与竞标。一轮操作下来,殖民地政府迅速解决初期财务窘迫的问题,善于经营的头家也从中迅速累积财富,但也制造了诸多社会问题,使得当代东南亚许多主要城市成为罪恶的温床。

眼见饷码制度是一个敛财的有效管道,砂拉越白人拉者政府也自1867年推出饷码制度,第一个得标者据知就是潮州大老刘建发和沈亚尧的义顺公司。尽管手上没有相关的名单,透过不完整的文献资料还是可以得知,除了刘沈两老,历史上的得标者还有张祥求、王友海、刘义祥、陈文秀、杨源抄、邱汉阳等。1910年以后,眼见鸦片贸易收获丰厚,拉者政府索性设立砂拉越鸦片联营企业(Sarawak Opium Farm Syndicate),邀约一批华人头家与政府一起联营。到了1920年代,各地意识到鸦片危害之深,纷纷掀起反吸食鸦片运动,这个荼毒几代人的邪恶买卖才逐步终结。

蔡羽/汉阳街上遗留的邱家足迹
今日汉阳街一景。(图:蔡羽)
生日宴报道揭示重要讯息

有关邱汉阳及其家人在古晋的活动,记录不多,不过从1907年的几份剪报,可以找到一些重要的记录。

1907年4月5日出版的The Straits Echo(槟城)报道,邱汉阳的长子邱守仁趁着父亲的生日,在该年3月20日(农历二月初七)宴请古晋的乡绅和商人,地点位在邱家的鸦片公司二楼。配合寿庆,邱家连续7天在场安排粤剧和潮剧演出,夜晚张灯结彩的汉阳街亮如白昼,人潮涌动。报道还指出,如此大规模的街道装饰,在砂拉越相当罕见。

这篇报道透露了两个讯息。首先,它确认了邱汉阳获得在砂拉越从事鸦片贸易的权利,而且商号就设在汉阳街。我们看到两年后,也就是1909年3月3日的The Straits Echo也有关于邱氏在新加坡庆祝50岁生日的新闻,文末指邱汉阳不只多年来是柔佛和槟城(鸦片)经营者,如今在砂拉越也获得经营权。可见至少在1907至1909年,邱汉阳都是砂拉越鸦片贸易商。

第二个讯息是,以邱家的做寿规格来看,显然当时在古晋建立了一定的人脉和影响力。除了在一些记录上,得知邱汉阳和当代古晋著名闽商万福公司的杨源抄有一段交情(后来因竞争饷码而交恶),他和古晋其他头家与拉者的关系则不得而知。然而,我们还是在官方的《砂拉越公报》(Sarawak Gazette)上,发现了邱汉阳的儿子的“足迹”。

蔡羽/汉阳街上遗留的邱家足迹
汉阳街29和30号店铺,曾经是1907年成立的华人学院院址。 (图:蔡羽)
古晋生意,交儿子打理

1907年,砂拉越传统的官方赛船盛会和赛马活动,邱守仁的名字与一众欧籍官员和古晋华人头家并列,作为当年的筹备委员一分子,相信也是活动的赞助人之一。隔年,在赛船盛会的活动上,则由其兄弟邱守义代表。

同样在1907年的记录,华人学院(The Chinese Institute)成立,租用汉阳街29和30号店屋,是个兼具俱乐部性质的教育机构,会长由英国人大主教担任,邱守仁获推举为副会长,是华人理事中职位最高的一位。由此可知,邱汉阳将事业版图延伸到古晋后,或许交由他的两位公子打理这边的业务和社会关系。

回到本文开头提及的那场车祸,车上另两位邱汉阳的好友,一位是黄瑞武,曾经是棉兰中华商业有限公司的大股东和董事,车祸发生后送往新加坡抢救,最终依然不治身亡;另一位是在棉兰地区地位非常显赫的玛腰(Major)张鸿南,是那场车祸唯一的幸存者。玛腰是荷兰殖民地社会领袖的最高职位,高于甲必丹。值得一提的是,张鸿南与其兄长张煜南是棉兰显赫一时的人物,是张弼士大力提拔的企业家,也是其重要的商业伙伴,与邱汉阳家族有许多业务上的合作。

邱汉阳在旺盛之年突然离世后,邱家在古晋的活动就未见有后续,仅留下一条汉阳街,勾勒这段古晋和槟城之间的联结。

延伸阅读:
蔡羽/巴都林当的沧海桑田
蔡羽/消失中的墓柱文化
蔡羽/应势而生的侨批汇兑生意
蔡羽/居高临下的王家故居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